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


小说: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唐朝好地主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47975.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四更送上!
张对于房玄龄半夜来访,有些意外八 一w w w.81zくw .くcくom
面对着房玄龄问起的关于朝廷要裁掉四个行台,将大唐划分十五道,并派御史任观察使巡视地方一事,他是一脸茫然
“我虽然起复,但到现在还没有去过东宫呢房叔你半夜就跑来问我这个?”
张打量了房玄龄一会,看出了点究竟很明显,房玄龄冒着风险来见面接头,却只谈这个,估计是李世民对他起了疑心
真是躺着也中枪
幸好自己曾经跟李世民那般表白,还说出了那些大逆不道的预言不然,张估计李世民真会认定太子那奏章,是出自他的主意了哎,自己当初都跟李世民如此表忠心,甚至还说出那番危险的话,就是给李世民把柄啊,投名状都给李世民了,可他居然还总是疑神疑鬼的
“秦王没有不信你的意思,只是这事情对秦王确实影响极大一旦陕东道大行台被撤,那殿下可就连块根基之地都没有了”唐朝此时,不论是亲王还是郡王,都没有分封这方面,李渊估计是受了隋朝时的影响
隋朝时,杨坚只有五个儿子,还都是皇后所出一母同胞杨坚虽没有直接封太子以外四王封国,但却都授了大总管之职,每人统辖着数十州之地,几个亲王都是长期镇守一地,不是封国却经营的更胜封国
后来汉王杨谅还起兵造杨广的反,半个关东都反了
李渊称帝也有数年了,虽然大封诸王,但却一个的封国都没封过,仅有食邑而已也正因此,一旦朝廷把陕东道大行台撤了,那李世民就只能呆在京城当他的天策上将了
天策上将虽然位高权重,总领对外征伐,但若没有了地盘,那其实跟个兵部尚书有什么区别
张点了点头,换个身份考虑下,若他是李世民,估计也会急的跳脚,甚至失去理智李世民现在是有争夺太子之意的,甚至就是以洛阳为根基,在积聚实力可现在太子一道奏折,就要撤掉大行台,那李世民可就等于龙困浅滩了
历史上,他记得陕东道大行台是一直到了李世民当上皇帝,才撤掉的那是因为这个大行台尚书令是他当过的,因此才罢撤,改置洛州都督府
唐朝现在的行政区划是州县两级
但在战时,还会设置行台,甚至大行台,管辖十几州甚至是数十州之地的军事民政,权柄相当的大
而除了行台之外,还有都督府和总管府,都是带着军事性质的,多在边关之地,都督府一般比较总管府级别高,类似于隋的大总管府或者中总管府,管辖十余州或者几州总管府,则一般管辖数州或者一州
但以李世民的身份,他不可能去当个大都督、都督或者总管一但行台撤消,就算都督府和总管府暂时不撤消,那李世民也不可能再呆在地方了
“太子奏请裁撤四个行台”
“是的”
张想了想,道,“这其实还可以抢救一下,四个行台中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可是吴王李伏威,这人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归附了大唐,但手里地盘大,兵马多,那是割据一方的枭雄若是此时朝廷突然下旨要撤掉东南道行台,相信李伏威可不会高兴”
李伏威本叫杜伏威,十几岁开始造反,在江淮纵横十几年,到如今打下了很大一片地盘,整个江淮地区名义是属于大唐,但实际上这里是杜伏威控制的地盘,从军队到地方官,都是他的人
朝廷给杜伏威封王,甚至赐姓,可关系还是很微妙的
朝廷去年灭了夏和郑、梁,又击败了刘黑闼和徐圆朗,还收服了岭南
李伏威的形势可不太好,他基本上已经处于大唐的包围圈之中了
“殿下可以找个人,向陛下上书,请求召李伏威入朝”
房玄龄一下子猜到了张的用意,朝廷在这个微妙的时候,突然下诏撤消东南道行台,又要召原东南道行台李伏威入朝,稍敏感点的人,估计都会担心朝廷这是要对江淮动手了
若是杜伏威不入朝,那这就是场叛乱,战争必然开打说不到朝廷也早就在等这么一个借口了,朝廷不可能真的允许天下一统后,大唐还有一个国中之中
而一旦打仗,到时李世民就可以找人上奏,称裁撤行台不合理了,甚至可以以平叛的理由,让行台继续保持着这可能会有些操作难度,但毕竟是个机会
要不然,四个行台真可能要撤掉了
“李伏威会拒绝入朝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若真的撤掉东南行台,紧接召李伏威入朝,估计到时江淮军上下就会人心慌慌了李伏威也许愿意入朝,但他的那些手下呢,他们乱世里征战了十几年,才打下了如今这么一片地盘,你觉得他们愿意就这样放弃吗若杜伏威割据一方,甚至当了皇帝,那他们这些人可就是开国功臣,从龙元佐若杜伏威入了朝,江淮被朝廷接管,那些人绝不会比以前权位更高”
历史上杜伏威也是在武德四年入朝的,但他的部下马上伪造了杜伏威的书信,声称杜伏威让他们起兵反唐
结果叛乱被平定,朝廷搜到了那伪造的杜伏威书信,可朝廷并没有给杜伏威清白,反而以此将杜伏威免职,并籍没其家眷,杜伏威随后暴死长安
大唐,就此彻底把江淮势力清除
“这也算是一个办法了,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更好的办法张又不是诸葛亮,哪来这么多办法
“那就只能这样了”房玄龄起身,告辞离开
张一人独坐在书房,叹气连连老子对李世民都掏心掏肺了,他居然还不信任我要不是张觉得李世民能当皇帝并不是什么偶然,他还真想一气之下跟李建成混了
不过想想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能让李建成当上皇帝,还是罢了
当臣子做属下的,受委屈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能被猜忌,还得感到自豪呢,这说明你非常有本事
房玄龄刚走,管家来报,魏征又来了
张只得打起笑脸,去迎接魏征了
“整点二锅头,再来点卤鸭掌鸭脖”
魏征一进来,就嚷着要吃要喝,完全把张家当成一家小吃店了
张无奈的招来下人,让他去厨房准备好在张也是个吃货,家里人也多,平时家里都备有不少的熟食
很快仆人端来熟食
一盘凉抖猪耳朵,一盘鸭掌、一盘鸭脖,还有一盘五香豆腐干
两瓶二锅头
“三郎啊,你家那个什么烧刀子,不够良心啊”魏征上来就自己倒酒,还不忘记找碴
“我这可是正宗的二锅头”
“不是说这个,是现在市面上卖的,灞上烧春,名字挺有意境的,喝起来跟二锅头差太远了,酒下腹,肚里跟有刀子似的,如今大家都叫烧刀子,不叫烧春”
张笑笑,二锅头一斗三千,烧春一斗才三百三十文钱一瓶的酒如何跟三百钱一瓶的酒比
二锅头应当处原浆酒了,烧春只是勾兑酒,还是用锅头勾的,当然口感味道不一样那酒,喝多了会上头,头痛而二锅头多喝点,虽然也醉人,但就会让有那种头痛的感觉
“酒坊每月送你二斗二锅头,难道你还不够喝”
二斗差不多就是二十斤了,张不相信魏征一天喝个七八两,那他什么也不用干了,整天在家睡觉就好了
“我家那四个小子也都挺好喝两口的”
魏征四个儿子,叔玉叔瑜叔琬叔璘,都是年轻小伙,没想到居然还都是酒鬼
“文远啊,你这也都官复原职了,太子还对你委以重任,你如今既是崇文馆学士,又是崇文馆副馆主,小学也从秘书省搬到东宫了,马上就要重新开学了,你这个副馆长怎么还天天呆在家呢”
“刚搬来长安,事忙事忙”
“再忙,也不能耽误了正事啊太原王可还盼着你这个傅过去呢!”
“再等几天,我忙完了就去”
“这可不行啊,太子今天说了,让你明天就去东宫赴任,可不能老是这样懒散崇文馆主李尚书八十多岁了,又还担任礼部尚书之职,崇文馆这边没多少精力的,得由你来主持着”
“好吧,我明天就去”
魏征满意的点头,然后夹起块鸭脖啃的很有味道
“你这鸭脖不错,又麻又辣,还香,越啃越有味道从没有想过,这鸭脖居然也是如此美味啊文远你真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吃货爱吃而已”张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抿而尽,这酒有点苦涩啊
“三郎啊,今天呢,我还有个事情想找你帮个忙”
“玄成兄何况说这样的客套话,有事直说”
“是这样的,我家老大叔玉也不小了,这不琢磨着给他说门亲嘛”
张差点想笑,魏叔宝老大不小,哈哈,这才是个十来岁的小屁孩好不,今年应当是十二还是十一魏征早年当道士,也是晃当多年,后来娶妻裴氏时,年纪已经不老小了因此他现在四十多岁,有了四个儿子,可长子才十来岁而已
“找点说亲也是好事,不知道玄成兄看上了哪家”
“清河崔家!”
噗,这下张真没忍住找谁说清不好,居然找清河崔家
“五姓七家太傲气啊,不好说亲,唯有清河崔家倒算是好说话点的”
张笑笑,那是,只有清河崔最不要脸,能够把女儿婚事当成买卖来做
“你给叔玉相中清河崔哪家的女儿了?”
“就你丈人家的十六娘”
张看着魏征,现他好像挺一本正经的,不像是在开玩笑,这他就有些搞不懂了崔善福夫妇名声都那么臭了,魏征居然还想跟他家联姻
难道给儿子娶个五姓女真的有这么重要
今天看了一下,现在历史分类月票榜第十四名,一号的时候好像是二十多名,稳定上升中那咱们就以现在十四名为限,每上升一名,木就就加更两章,大家看清楚了,是两章上个月我们最好成绩是分类第六,最终是第七,没有拿到月票奖
没拿到奖没关系,我们要的就是拼劲闯劲!兄弟们,每上升一名,就加更两章!万赏照例加更一章,飘红我加更两章,盟主我加三章!(未完待续)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 手机登陆wap.qiuxiaoshuo.com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47975.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