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拼音字母与怯薛歹


小说:我堂堂汉人竟成大元皇帝  作者:我是海陵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堂堂汉人竟成大元皇帝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42265.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兴圣宫。
  刘渊低着头,书写着八思巴文。
  若是正常写,不会太累。
  偏偏他写的很好,故意写的歪七扭八,那就是一件累人的工作了。
  写了大概一个时辰,他终于完成了今日的“作业”。
  一切全是燕贴木儿的锅。
  前三日,刚说完宣文阁之事。
  他立马找来了蒙文教师。
  刘渊无奈,只能服下此口“毒药”。
  把写好的八思巴文交予蒙文教师后,刘渊刚要起身,蒙文教师就小跑过来,呼哧呼哧道:“陛下,您写错了。”
  刘渊:“哪里写错了?”
  蒙文教师:“您好几个字母的勾画位置都勾错了。”
  八思巴所创制的“八思巴文”属拼音文字,脱胎于古藏文,字母初始有41个字母,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字母陆续有所增补,现总数达57个。
  字母形体多呈方形。
  而且都是横竖变换。
  按忽必烈的规定,八思巴文是用来“拼写一切语言“的。它的书写对象包括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
  有点创造世界语的意思。
  所以,很难学。
  刘渊拿过来一看,道:“奥,错就错吧,朕明日再改。”
  “还有,你的汉语好好练练。”
  “否则,怎么可能教好朕八思巴文。”
  蒙文教师:“......”
  他吸了一口气,降低语速道:“陛下,这三个字母已经写三天了,明天要不换一下?”
  “朕还没有学会,就先学这三个。”
  “才五十多个字母,一个月学两三个,学两年半就学会了。”
  蒙文教师眼角都开始泛泪花了。
  两年半!
  他都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刘渊拍拍他的肩膀,道:“这个文字太难了,而且你看,写出来也不美观。”
  “金甲天神托梦于我,让我学习蒙文。”
  “可是,我感觉你这个蒙文和我梦中不一样。”
  “我梦中看见的那些拼音好学,你教的这个正宗吗?”
  蒙文教师认真道:“陛下,此乃八思巴帝师亲自所创,岂能有假。”
  “好吧,先学着看,朕累了,走了。”
  蒙文教师不敢阻拦。
  刘渊走出几步,又扭过头道:“你也要多学习汉字,等哪天朕有时间,给你赐个汉字,你就知道啥叫文字之美。”
  蒙文教师无奈行礼道:“臣,多谢陛下。”
  ......
  三月一日。
  乃大元殿试。
  题目,自然是礼部负责。
  大元的殿试很简单。
  也是出一道题目,然后交由众人作答。
  刘渊只需露一面,而后就没他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大元的人才多,还是其他原因,刘渊就没有看见过出成绩如此之快的。
  上午考的,成绩是下午到刘渊手中的。
  刘渊手中盯着名单。
  他简单勾画一下,刘伯温的名次就进入到综合榜单前十名,左榜汉人、南人榜单第六名。
  其他一些进士的名次也有略微调整。
  都是按照提前查看史书记载,做好笔记的,对于一些想重用的人物,尽量将其笔试排名稍作调整。
  当然,刘渊也没有大幅度调整。
  毕竟礼部归中书省管。
  这个名单估计一定经过了燕贴木儿集团审核,若是名单大有出入,那就会引起燕贴木儿等人的重视,那就真害了他们。
  与会试名单一起审核的,还有另一份名单。
  怯薛歹名单。
  如今,现存怯薛歹,不算已经外放的省、府、台高官,几朝积攒下来,账面上的数据是一万七千人。
  刘渊派阿鲁等人摸排了一下。
  实际还干活的能有万人就是极限。
  大部分都是利用这个身份吃空饷,同时兼任着散官之类的。
  剩下的众人之中。
  有实际战斗力的人也不多。
  其中,宫中占据了千人左右。
  这部分人是精锐中的精锐。
  其余之人,大多干的是兼职。
  看守陵墓、放马、看护庄园等。
  千人之中,也有一些是伯颜的人。
  目前,刘渊能直接掌管的人数差不多在二百人左右。
  刚好能保护好居住的地方:大明殿。
  依据旧例,新皇登基,可以选择一批怯薛歹。
  这也是新皇唯一能直接掌控的兵力,其他人很难插手。
  燕贴木儿再是权臣,这方面也没有资格接触。
  大部分怯薛歹名额皆出自各地万户府、以及贵族子弟,其中一部分群体多少有点质子军的感觉。
  刘渊仔细审视着名单。
  此次怯薛歹招募人数为三千人,包括从扈卫的、到做饭的、乃至保管玉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是要由这三千人负责。
  名单却足足提供了将近四万人。
  这四万人所形成的资料,堆满了刘渊的长桌。
  当然,这也有刘渊自找的缘故。
  一般此事会有专门的人负责,最后皇帝的职能是画个圈即可。
  可是,这点兵力对于刘渊来说,珍贵的很,他也是惜命之人,加上也无常朝,现在玩女人也消耗精力,不如干点正经事。
  “唐兀人.....应该可以!”
  刘渊勾画一下。
  “宗仁卫的人,那更可以了。”
  宗仁卫,乃是由流民组建而成。
  实在是蒙古军户破产的太多,大部分都卖给当地豪门望族当牛做马。
  作为蒙古大汗,有几个皇帝看不下,命令各地政府进行赎买。
  可是,人太多,最后不了了之。
  赎买的人也不好安排,无奈之下,将其组建卫队,此卫队是纯蒙古卫队。
  在终元一朝,发挥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它也是少数几个侍卫亲军不在大都周边的,直接被扔到了辽阳东北之处。
  或许,后来大明征服东北时,他们跟着大明军队一起干过蒙古和东北其他部落。
  刘渊则决定要用一用,毕竟是蒙古人,而且这些人经历过苦日子,收买比较容易。
  继续往下看,一大溜色目群体。
  刘渊挑挑捡捡,和燕贴木儿、伯颜关系近的部落排除,其他人少的色目群体则放了进来。
  最终,刘渊停在了一个人名字上面。
  “赵河阳,汉族,中书省人。”
  他仔细看了看资料,后面有大宗正府的批注,大致意思是不宜选入怯薛歹。
  好嘛。
  郯王的意思,还是大宗正府其他人的意思?
  郯王喜欢汉学,却也警惕汉人成为怯薛歹?
  有意思!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堂堂汉人竟成大元皇帝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42265.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