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赢得支持【求收藏求数据支持】


小说: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作者:赞美诗2号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40886.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王铭山看完整个报道,他很感震惊:这个名叫王浩然的年轻人竟如此了得吗?
  居然能自学成才,而且还能研制出折弯机这种比较复杂的机械产品?
  实在很难得。
  一机部主管的是民用机械这方面的发展。
  现在虽然还没改开,但是,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方向。
  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
  像折弯机这种设备,正是国家大力发展的。
  王铭山思来想去的,他决定要下午到马坊机械厂去看看。
  若是王浩然这年轻人真的很优秀,那就必须得给予大力栽培支持。
  调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也是应该的。
  王铭山就让秘书给下面打电话,安排他下午到马坊机械厂参观一下。
  电话一层层打下去。
  很快的,就打到了戴洪涛这里。
  通知戴洪涛的是公社主管工业的一名副主任。
  戴洪涛接到通知,他很振奋。
  京城青年报的影响力真的挺大。
  没想到竟然连一机部的负责人都被惊动了。
  戴洪涛马上就亲自去找王浩然。
  这个时候,王浩然正在车间里带领工人改进折弯机。
  人力点种机这种小机械已经理顺了生产流程,正在车间里开始投入生产,已经不需要王浩然去操心。
  戴洪涛匆匆走进了车间。
  “浩然,你跟我来一趟。”戴洪涛招呼道。
  王浩然就跟戴洪涛从车间里出来。
  “怎么了?戴厂长。”王浩然问道。
  戴洪涛笑眯眯地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机部的负责人王铭山同志要过来咱们这里参观,点名要见你。”
  王浩然自然知道一机部是负责民用机械的部委。
  看来,京城青年报的那篇报道惊动的层次不低。
  他说:“哦,那戴厂长我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戴洪涛说:“也不需要特别准备吧?”
  “王铭山主要是想看看咱们搞出来的折弯机,你到时候负责讲解就好。”
  “另外呀,你说的要搞铸造机械,也可以顺道跟王铭山同志提一嘴。”
  “他要是感兴趣的话,没准部里也会给你提供支持的!”
  “那样子的话,咱们就能有充足的资源去投入了,不是吗?”
  八十、九十年代,有一个词叫做“跑部钱进”,就是基层缺乏资金,往往会派人到各部委去活动经费。
  能得到部委的资金支持,那对地方的发展将起到很大作用。
  现在,王铭山都要来视察了,那不趁机要点资源,岂不是傻吗?
  王浩然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一整个上午,王浩然都在带着几个人改进折弯机的制造流程。
  争取能生产出更好的折弯机。
  到了中午时分,他总算是改进了折弯机的几个小瑕疵,车间生产的流程也理顺了。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投入生产了。
  下午两点三十多,两辆小车驶进了马坊机械厂。
  王铭山从车上下来的时候,马坊公社的主任马韬以及戴洪涛等人就迎了上来。
  当然,王浩然也在其中。
  马坊公社是京郊偏远地区,很少能有大员过来。
  马韬担任马坊公社主任好几年了,这还是第一次遇见接待部里下来的大员。
  他还有那么一点紧张。
  王浩然也有那么一点紧张。
  不过,他很快就让自己平静了下来。
  作为穿越重生者,他对这个时代有着一种旁观者的感觉。这也让他心态更加超然。
  王铭山跟众人寒暄了一番,他笑着对王浩然说道:“浩然同志,看了京城青年报上关于你的报道,我很感动啊!”
  “你扎根基层,在繁忙的劳动之余,还能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能力,令人敬佩。”
  王浩然说:“谢谢您的赞赏,我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希望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王铭山点点头说:“很谦虚的小伙子。”
  “走吧,带我去看看你们搞出来的折弯机。”
  王浩然就陪同着王铭山走进了生产车间。
  他给王铭山讲述自己带头研发出来的折弯机的性能以及重要的创新点。
  当然,他也会讲自己为何突然就想到要去研制一台折弯机来。
  王铭山一边听一边点头,他说:“浩然同志,你不是科班出身,能靠自学研制出这样一台设备,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其实,现在国内是有不少各种型号性能的折弯机设备的。
  但王浩然搞出来的这台折弯机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制造工艺简便,性能方面还相当精良。
  参观完毕,王铭山就到马坊机械厂的会议室去座谈。
  在座谈的过程中,王铭山问王浩然,可有什么困难,部里愿意为其提供帮助。
  王浩然就等着领导询问呢。
  他便说道:“铭山同志,我们马坊机械厂想要自行研制一套铸造设备,升级我们的产品线。”
  “现在需要资源支持一下。”
  王铭山吃了一惊:“你们要自己研制铸造设备生产线?”
  王浩然点头:“是的,我们想要生产一种全新的农用车……”
  王浩然就把自己设计的农用机动三轮的设计图拿给王铭山看。
  王铭山看完设计图,说道:“这种小型机动三轮倒是挺适合农村的。”
  “浩然同志,你这脑瓜子,很聪明啊!”
  农用机动三轮,采用单缸发动机,非常的省油,在农村用来运输,拉粪、运送庄稼,甚至是犁地啥的都是能做的。
  王浩然说:“农村劳动太辛苦了,我只是希望能够帮助社员减轻劳动强度,让他们的工作生活更轻松方便一些。”
  王铭山沉吟了一下,说道:“农村的机械化程度真的太低了。”
  “不说别的,就算是咱们京郊农村地区,如今每个生产大队能有一辆拖拉机就算是不错的了。”
  “浩然同志,你搞的这个农用三轮车,生产成本应该是更低一些吧?”
  王浩然说:“比拖拉机生产要简单得多。”
  “它的生产成本也比拖拉机低很多。”
  “它的优点是:驾驶方便,跑得更快,运输速度也快。”
  王铭山点点头说:“我认为,这个产品市场前景应该还是不错的。”
  “农民需求度也高!”
  “浩然同志,我问你,部里要是大力度支持你,你这个产品多久能生产出来?”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40886.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