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丞相来信


小说:家师诸葛亮  作者:锋端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家师诸葛亮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9606.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二天,姜阳早早等在驿道上,想要一睹赵云的风采。
  赵云的样貌,小书童的记忆里自然是有的,只是那毕竟不是亲眼所见。
  不多时,一队汉军士兵缓缓行来,军容严整。
  领头战将骑着一匹浑身雪白的战马,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身穿白袍、手持银枪,威风凛凛。
  不是赵云是谁?
  他虽已年过半百,但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眼神依旧犀利如鹰。
  姜阳仿佛看到了银枪如龙,单骑救主,在敌阵中穿梭自如,无人能挡。
  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崇拜之情,快步上前,深深一礼:“晚辈姜阳,见过赵将军。”
  赵云哈哈一笑,翻身下马,快步扶起姜阳,然后双手抱拳:“末将赵云,见过军师。”
  姜阳顿时有些尴尬,立刻道:“将军折杀晚辈,还是贤侄听得更加亲切。”
  “哈哈哈…”
  这就不得不提赵云的官职,由于刘备喜欢搞原创,赵云此时还是虎威将军,听着唬人,实际上仍是杂号将军。
  在原来的历史上,明年刘备去世以后,赵云才先提拔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后来又升为镇东将军。
  如今,拜姜阳所赐,在荆州的各将,因为战功都得到提拔,基本都是常设将军,傅肜更是成了安东将军。
  寸功未立的赵云,军职确实是有些低了,见谁都得见礼。
  可这也没办法,刘备要提拔他也得有理由才行。
  姜阳一旬前得到军报,说赵云已在来夷陵的路上,便专门去找刘备,要把夷陵城留给赵云。
  刘备经过这一年多的煎熬和那晚的大火,对赵云也是心有愧疚,当即应允。
  黄权、赵融等将求战数次,姜阳皆不答应。
  很是任性了一回。
  两人寒暄一阵,赵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这是丞相给军师的信,昨日与军报一起,八百里加急送来,正好交于军师。”
  姜阳一时愣住。
  穿越过来一个多月,他还没来得及请安。
  老师诸葛亮的信竟然先到了。
  姜阳赶紧双手接住。
  那薄如蚕翼的帛书,此刻却重如千斤。
  原来,这就是“家书抵万金”的感觉。
  见其他将领纷纷上前与赵云寒暄,姜阳便拱拱手,独自走到江边。
  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
  “孤崖忠勇断后,夷水力战破营,涿乡阵斩敌将,夷陵巧计退敌。
  吾徒仲贤,智勇双全,力挽狂澜,师甚欣慰。
  《孙子兵法》曰:胜不妄喜,败不惶妥,胸中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
  何以为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攻城伐地,保民而王;民为贵,社稷次之。
  师劝农于汶山,羌人臣服,感激涕零;
  武陵蛮夷,宜教化,知人伦,晓礼仪,是为大德。
  静候佳音!”
  短短两百字,道出了诸葛亮对姜阳的认可,对姜阳的要求,对姜阳的期许,对姜阳的关心。
  甚至,诸葛丞相还拿出自己在汶山郡教化羌人的事例,教姜阳接下来该如何治理荆南四郡。
  徒行千里,师亦担忧。
  姜阳读了一遍又一遍。
  这就是诸葛丞相,这才是我的老师诸葛亮。
  千百年来。
  有人赞他“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
  有人赞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有人赞他“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有人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而流泪。
  有人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心碎。
  这些说得都很对。
  可在姜阳心里,老师最让人尊敬的,是他高尚的品格和对人民的爱护。
  姜阳前世,曾行程数千里,探访丞相足迹。
  在四川,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劝农商”,在都江堰设“堰官”,创专职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例。
  在汉中,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设施,一直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在云贵,诸葛亮帮助他们改变原始的狩猎生活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导他们走出山林,带去稻种,教民种稻。还尊重南中少数民族的习俗,因势利导革涂陋习,如用“馒头”代替他们杀人用人头祭神的恶习。
  而各族各地人民也知恩图报,以各种方式纪念他。
  屹立千年的武侯祠,至今是全国人民最热衷的游学地。
  除此之外,还有贵州榕江县城的诸葛城、孔明山,云南剑川县的“诸葛洗马池”,遍布西南的“诸葛菜”......
  其中蕴含的,是广大人民对丞相的思念和敬仰。
  想到这里,姜阳不由想起前世的一款游戏。
  为了博人眼球,居然设计了一个剧情:诸葛丞相救了难民,却被难民分食。
  还美其名曰写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揭示人心的险恶,歌颂诸葛亮的伟大,展现百姓的愚昧,宣扬最诚挚的爱情。
  无耻!
  下流!
  丧心病狂!
  毫无底线!
  有些人,既要从事服务型行业,又要建立标志性建筑!
  诸葛亮,早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
  “草船借箭”“初出茅庐”“临危受命”,与诸葛丞相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多达数十条,诗句名篇无数,这说明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我们这個民族的偶像。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偶像,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民族做人的理想。
  而那个游戏策划,妄想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抹黑、否定这个偶像。
  难以想象,玩着游戏长大的孩子,长大后提起诸葛亮,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吗?
  其心可诛!!!
  想到这,姜阳愤而拔出长剑。
  前世的事,自有前世人去料理!
  既然我到了这个时代,就要弥补一切缺憾!
  首先,就拿夷陵城开刀,从实现《隆中对》开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家师诸葛亮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9606.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