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的深圳户口很好拿,只要有个长期定居的地方就能报户。
在深圳待了几天,带着几单修补模具的生意,梁永丰返回了东莞。
叫黄卫把那几套模具给刘宣德送过去。
回到办公室,梁永丰问了一下这几天的情况。
梁永丰他们刚好碰到一群人抬着龙舟,正向西而去。
大院西边就是东莞运河,不少队伍正在这里训练。
这个时代的东莞还很穷,众人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训练。
梁永丰找到了自己的龙舟队伍,打开系统,正准备看一下训练成果,忽然发现自己的等级提升到了4。
原来这个等级提升不光跟钱数、人数有关,还跟开启的产业数量有关。
第二天,梁永丰听说县里为了修路的事,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不过这些都不关他的事,他用了两天的时间,一路从莞城往北,沿着通往石龙的公路两侧,购买了大量土地。
这些土地几乎都在附城公社内。
半个月后,梁永丰就收到了家里寄来的户口本。
东莞没有传真设备,他专门去了趟深圳,将准备好的资料,传真给了香港的方律师。
几天之内,方律师又陆续传真过来了一些东西,两家公司就注册成功了。
梁永丰打开系统,自己名下果然多了两家公司。
成功注册后,梁永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给《香港商报》,他要登报招人。
永丰精密机械公司和广东商业地产公司各招聘总经理一名。
广东商业地产公司的总经理要有房地产相关经验。
永丰精密机械公司总经理要有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主要负责机床、原料的采购等。
能够接受经常到大陆出差,要会说普通话。
1979年,香港人均GDP是30238港币,月收入中位数大约是2000港币。
1980年肯定会高一些,但是也高不了多少。
结合这些信息,梁永丰准备给这两个总经理开出的月薪是5000港币,如果干的好还有年终奖。
学历方面,梁永丰就不限制了。
回归之前,香港的大学录取比例非常低。
梁永丰的目标很简单,找两个老实听话,忠诚度高的就行!
这一次的广告只是一个小豆腐块,不需要像上次一样占据一整个版面,第二天就登了出来,连登两天。
第四天正好是周末,梁永丰就在深圳面试应聘者。
面试时间定在上午10点,地点就选在口岸对面那家饭店。
梁永丰在饭店了要了一个包间,订了一整天的饭,准备一整天都待在这里。
早餐非常丰盛,有糯米鸡、叉烧包、烧麦、流沙包、及弟粥……
单是看这些食物,基本就可以确定这家店的老板不简单。
这个时候,在广东想吃鱼不难,但是想拿到猪肉、鸡肉、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正吃着,就传来一阵敲门声。
梁永丰以为是服务员又来上菜,便冲黄卫点点头。
黄卫放下筷子,上前打开门。
进来的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几岁的中年人。
他穿着一件旧西装,衣服似乎还有点湿,看起来不像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