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你说啥?


小说: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作者:眀智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3877.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灯光明亮,墙壁被照的发白,窗帘拉的严严实实。
  顾春风不动声色,像是踱步,背着手走到窗边,又轻轻的撩了一下窗帘。
  有窗户,也有玻璃,但外面格外的黑,看不到一丝光亮。
  窗户是假的。
  看看四周,头顶、屋角、舞台……摄像头四处可见。
  再想想来这里之前又是审查,又是学习,保密条例整整学了一周。
  然后才开始挑人,但顾春风从业四十多年,第一次见这么严格的鉴定委员会的两个老专家,只因装有心脏起博器,直接被取消资格。
  既便如此,依旧集中了五十多号专家,可想而知,这次的案子有多大?
  转念间,他又回忆了一下来这里的时候坐的是大巴,窗帘也拉的严严实实,但远没有这么安静。
  隐约间,他好像听到过汽笛的声音?
  不是轮船,就是火车。
  空气有点潮,夹杂着淡淡的鱼腥味,所以,这里十有**是码头。
  二、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此次协助的重要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话音落下,掌声如雷。
  “那朱所长肯定知道。”
  顾春风暗暗猜忖,四周却议论纷纷。
  但总感觉有点不对劲语气过于严肃了点,关键的是,第一次见领导开会,开场就警告的?
  正胡思乱想,轮到关局长讲话。
  那这次的任务,规格得有多高?
  国博和故宫的人更惊诧最后一位,就跟在成司长后面的,难道不是李老师?
  正嘀嘀咕咕,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所有人下意识的看过去。
  他也确实讲了,但怪异的是,他不但讲的少,还带着点开玩笑的意味“又不是第一次合作,都知道怎么做吧?”
  “各位,我真不知道……”
  所以,已经不仅仅是案子有多大的问题,而是涉案文物肯定非常非常的多,案值绝对超乎想像。
  国博一帮研究员的声音更大“明白!”
  但这么多,级别和资历还这么高,几乎将文旅部下属各单位最顶尖、最专业的专家全部集中了到了这里?
  猜疑间,陆续坐定,书记敲了敲话筒
  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学研究处的刘处长为首,都乐呵呵的笑,声音特整齐“知道!”
  “不知道哇?”
  “我看也没差哪,案子肯定很大。”
  这里面的所有人,顶多也就参加过本单位内,兼任副部的本单位领导主持的会议,而且大都是全体大会的那种。
  “国博、故宫、文物局、首博……这是把京城最顶尖的专家一网打尽了吧?”
  这真是第一次参加书记主持的会议,而且还这么多领导除部长外,部里排名靠前的领导全来了?
  问题是,我们还什么都没干呀?
  “首先,感谢各单位的支持,其次,我代表部里,向在座的各位表示欢迎……”
  三、作风务实,责任到人,要有成效,还要有担当……”
  再之后,又是童院长,语气相对温和了一点。讲到最后,他应该像关局长米局长一样,再单独给故宫的专家们讲两句。
  讲话很短,前后也就两分钟,会议室里再次响起掌声。
  书记、林馆长、关局长、童院长、米局长、成司长……好家伙?
  “问题是鉴定什么?”
  之后是米局长,措辞同样严历,语气同样严肃。
  最后才是林馆长,这位更绝,就说了三个字“配合好!”
  “顾主任知不知道?”
  顾春风笑了笑,“老郑,你不看我都退休多少年了?”
  因为关局长说的更直白少摆资历和架子,老老实实配合好!
  “你怎么不说为什么不派几个院士过来?”
  “谁说的,你看社科院、中考所就没来人。”
  专家们面露微笑,使劲的鼓着掌,心里却在犯嘀咕他们确实是第一次参加书记主持的会议,所以不知道书记的风格是不是本来就这样。
  “你以为是研究导弹?”
  朱所长是知道一点,但基本都是他自个猜的,不是很确定,所以依旧摇了摇头。
  “废话不是协助鉴定而已,搞的跟地下党接头似的?”
  而场内的这些人,都是文物专家,所以,办的只可能是文物走私案。
  “那刘处长肯定知道?”
  随后,文物局下属的监委会的专家们就知道了领导们就是意有所指……哦不,是连警告带敲打。
  “案子很复杂,案值也很高,影响超乎想像……为节省时间,在这里我不对案情再做复述,只强调几点一,加强意识,提高服从性,协助办案期间,坚决不允许倚老卖老,论资排辈的现象发生……
  其他专家们面面相觑国博和故宫吃兴奋剂了吗?
  随后,书记公布专家组名单,他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组长李定安。
  副组长成杰。
  副组长朱南山
  副组长杨丽川
  副组长刘新民
  副组长顾春风
  ……
  底下顿时哗然。
  成杰,他们当然认识。
  而李定安,名字已经在耳朵里磨出了茧,但除了国博,以及故宫的部分研究员,其它专家全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只知道很年轻,还是学生,正在京大读书。
  这时候再看这何止是年轻,脸嫩的能掐出水来,说他是高中生都有人信。
  所以,此时再想起书记,以及关局长、米局长的讲话,这些专家的感受就格外的深不许倚老卖老,不许论资排辈,更不许摆架子、论年龄,老老实实配合好……
  但这也太夸张了要五位部领导齐齐为他站台,为他背书,这得专业到什么程度,能力得有多高?
  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又是业内成名已久的顶尖专家,是不是服气先不提,心里多少都有那么点儿不舒服。
  反观国博和故宫这边,却截然相反又不是没跟李老师合作过?
  不说以前,就说现在马献明、姚川、卫自立、程铭、肖建之,带着各自手下的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在青龙山,在浑善古城,真就是课题多到研究不完,论文发到手软。
  这次是协助办案,性质不太一样,但道理是相同的只要上级部委安排的任务,领导越重视,就说明好处就越多。
  关键是还跟着李定安按以往的经验,你压根不用担心能不能完成,能不能干好……老实听话就行,然后等着分好处就可以了。
  所以,一個个都笑的呲出了牙。
  李定安却叹了一口气重症就得下猛药,就凭这些老专家们的尿性,你要温吞水似的跟他讲,十有**会给你磨洋工。
  所以,领导才连警告带敲打。
  但估计力度还不太够,还得再加把火,给他们提提神……
  正转着念头,成杰在桌子底下踢了踢他的脚,意思是该他讲话了。
  李定安没啰嗦,甚至连“资历浅”、“请多指教”之类的场面话都没讲,直接分组。
  然后,直奔现场。
  ……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啥意思?”
  “年少有为啊!”
  “这么年轻,他行不行?”
  “鉴赏能力肯定是有的,水平肯定很高,不然只是短短两年,不会博出这么大的名声,更不会被这么多领导赏识……但要说经验,我觉得悬!”
  众人纷纷点头。
  他们所说的经验,指的是管理与协调。说句学术界经常讲的一句话水平高,不一定就代表能力强。
  别说管和调,就现场这几十位老专家,他能把名字记全了,怕是都得好几天……
  国博和故宫的几位却默然不语几十个人算什么?
  通辽青龙山、锡林浑善古城,哪个项目部不是十多个组,上百号人,李定安不照样管理的井井有条?
  至于老专家?
  吕本之资历老不老,马献明、姚川、卫自立水平高不高,能力强不强?
  比场内这些所谓的老专家高出了不止一筹,不照样唯李定安马首是瞻?
  如果再比较什么名望、知名度,他们连程永权都比不了。
  至少老程上过电视,是家喻户晓的文物鉴定专家。
  所以,听到这些老专家替李定安担心,他们就觉得格外的好笑。
  还行不行?
  把李定安弄毛了,他让你们全站着干看,再让伱们见识见识,什么叫鉴定,什么叫专家,什么叫速度……
  ……
  过道很宽很高,也很长,回声响亮,格外的空旷。
  依旧没有窗户,但头顶上筒灯密布,很是明亮。
  一直走,走了差不多上百米,才走到一座大型仓库门前。
  门异常大,每扇都有五六米宽,近三层楼高。
  带路的便衣同志输了密码,随着一阵“轧轧轧”的轻响,大门向两边滑开。
  “书记,我怎么感觉,像军事基地?”
  成杰没吱声,因为他也是第一次来。
  另一位同志笑了笑“只是间仓库,不过之前存放的都是大型机械,所以空间很大。”
  “哦!”
  李定安下意识的点点头,走了进去,又愣了一下“这些呢?”
  便衣点点头“也是仓库!”
  你家仓库长这样?
  操作室一间接着一间,研究设备一套挨着一套,可谓是装备精良,一应俱全。
  其中的一些设备,甚至大部分的省博物馆和省考古所都没有。
  左右扫视,李定安眼睛瞪的越来越大“什么时候改造的?”
  便装笑了笑“我也不知道!”
  算了,就当你不知道。
  但李定安估计,至少也是两个月前。
  因为太完善了,甚至有恒温恒湿的全封闭式考古舱。
  可以比不上浑善古城那么高精尖,但架不住地方大,研究室多。
  两百多个平方的单品陈列室见过没有?
  再数一数,光是实验室就有十几座,陶瓷是陶瓷的,铜器是铜器的,丝绣是丝绣的,字画是字画的,甚至还有一间专门的古币实验室。
  这哪是清点,摆明就是就地研究。
  他转了转眼珠“为什么不拉回去,比如拉到国博,或是故宫?”
  便衣笑而不语,司长瞪了他一眼“别胡说,忘了这些东西是从哪运来的?”
  李定安秒懂这些东西现在归属不明,所以暂时还不能离开港口。
  他又开着玩笑“司长,我要是找出来个定位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上报呀?”
  上报?
  李定安直愣愣的,瞅了瞅成司长,又盯着便衣,
  那位笑了笑,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啥意思?
  意思是真有可能有……我了个去?
  李定安再不敢问了。
  不多时,专家们进了仓库。
  “你怎么安排?”
  “先清点,各组分类盘点就行!”李定安想了想,“不过我觉得,先让他们见识见识,下午再正式开工!”
  “对!”成杰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别说他们,就连我都想见识见识!”
  数千、上万件一级文物堆在一起,是什么概念?
  国博的文物够多,但什么时候这么摆过?
  暗暗感慨,成杰看了看手表“各组组长带队,分组参观,都是专业人员,不用我特意交待,但有一点都是一级文物,手上动作轻一点!”
  听到这一句,许多人都懵了一下讲话的要不是部委的成司长,要不是国博的成书记,他们非笑出声不可。
  一级文物又怎么了?
  只要是在这里的专家,谁没见过一级文物?
  见的都不爱见了……
  也只当是涉案文物,怕损坏证据,成司长才刻意提醒,所以都没人在意。
  故宫的研究员比较靠前,杨丽川带队,进了第一间储藏室。
  刚踏进门,丁立成一声惊呼“靖康通宝?”
  谁这么没见识,大惊小怪的?
  后面的人瞅了一眼,看到是丁立成,顿时又不吱声了。
  如果给全国字画类鉴定专家专家排个名次,丁立成至少排前十……谁敢说他没见识?
  “老丁你咋呼啥,靖康通宝而已,你又不是没见过?”
  “我当然见过!”
  丁立成咽了口唾沫,“但我从没见过,整箱整箱的靖康通宝!”
  后面的人愣了愣“你说啥?”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3877.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