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玩什么把戏


小说: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作者:眀智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3877.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薄云,轻风,细雨。碧塘,垂柳,蛙啼。莲叶铺满水面,荷梗亭亭玉立,娇粉的花苞随风摆动,摇曳生姿。蒲叶上坐着一只青蛙,姿势挺端正。时不时的冲李定安叫一声,好像在嘲笑他:你钱赚够了没有,大清早的就在这闲逛?能在城市里见到这东西,就挺稀奇。李定安饶有兴趣的蹲在旁边,打量了几眼,青蛙鼓着眼睛,叫的更欢了。等了一会儿,云淡了许多,看来是没雨了,他站了起来。已经走出去了两步,李定安想了想,又转过身,抬脚一踢。“嗤……”一颗石子落进了水池,青蛙被吓了一跳,“噗通”一声钻进了水里。“让你这么闲……”……云慢慢的就散了,天空更加明亮。刚到八点,正是早高峰,街上堵的跟肠梗阻似的。李定安瞅了瞅,直接下了地铁站。先坐四号线,再坐十四号,一个小时刚刚好。如果打车,这会儿估计也就刚到半路。雷明真说了好几天,让李定安帮他朋友看一件东西,东西就在潘家园。但李定安一直忙,就一拖再拖,拖到了周末。约好的十点,想着反正都得跑一趟,索性来早点,顺便逛逛。可惜,因为要办文博会,鬼市早就不开了,不然还能来得更早一点。腾出来的地方也没闲着,专门设了一个区,叫“藏友交流区。”什么意思?就是专门给玩家、宝友摆摊用的,不通过主办方的销售系统,买家和玩家在这里可以自由交易。当然,需要提前申请,更需要经过专家鉴定后东西才能入场,如果审批通过,卖家就只有两天时间。既便没卖掉,到时间也得腾地方。算是文博会的一大特色,申请摊位的人贼多,但来这儿逛的藏友很少,成交的更少。原因很简单:没售后。买了就是你的,没有退货的说法,而且十有八九,交完钱转个身的功夫,卖家就没影了。与一墙之隔的市场里的摊位、店铺对比,仍旧就像破天荒,诚信的不像样,因为至少真假有保障。但和楼上的展览会相比:我脑子有坑,放着有售后的不买,跑这上赶着上当?所以就显得很冷清,李定安却觉得挺不错,不吵,不闹,清静,更不用挤一身的汗。他今天特意冲这儿来的。会场刚刚开门,外面已排的人山人海。绕过人群,就是以前的鬼市:两边依旧是店铺,中间用彩钢封着顶,底下就是摆摊的地方。李定安不紧不慢的往前走,既将拐过墙角,听到几个人嘀嘀咕咕的声音:“周教授,昨天商量的好好的,今天你怎么又打退堂鼓了?”“你不愿意干,也行……看到没,六十万,周哥签的字,还摁了指印……你现在拿钱,我现在就走人。”“周叔,你总得为周主任考虑考虑吧?他这狂赌滥嫖的,被单位知道了,前途还要不要了?”“再说了,对您又没一丁点的损失?”“您放心,就这一次,不管赚了还是赔了,我们一笔勾销……”什么情况,被人下套了?狐疑着,他转过了墙角:不远处的柱子底下站着一位老人,年岁不小,怎么也有六十多,但满身的书卷气。这会儿瞪着眼睛咬着牙,恨铁不成钢的盯着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也长的文绉绉的,还戴副眼镜,但耷拉着头,没一点精神气。仔细一瞅,两人有七八分相似,一看就是爷俩。往两边看,五六个人围成一圈,其中有男有女,表情都差不多:虎视眈眈,满脸怒气。明白了,戴眼睛的那位是个烂赌鬼,十有八九是公务员,可能带点职级。那五六个是债主,逼着老人给他儿子擦屁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是这要债的方式有点看不懂,不知道他们要这老人做什么。再一看,手里都拿个本,写着不少字。多少有点好奇,路过的时候就多瞅了几眼。估计正在气头上,又没地儿撒,一个年轻点的男人登时瞪圆了眼睛:“你看个屁?”脑子有坑吧,这公共场合?人家东北爷们好歹先问一句“你瞅啥”,你这上来就带脏字?搁雷雷明真,两耳光就上去了……李定安没说话,先笑了笑,又点了一下头,然后径直走过。可能是看他态度不错,男人哼了一声,头都转过去了,旁边的女人伸手指了指:“白痴,他骂你!”就没张嘴啊,怎么骂了?不对,丫点头了……我不就成了个屁?“你给我站住?”“怎么,不要债了?”李定安还真就站住了,笑吟吟的,“不行就报警,人民警察为群众嘛!”“嘿,干嘛的你?”“正事要紧……”年长的一位拉住了捋袖子的小伙,又点了点李定安,“别给自己找事儿,赶紧走!”行,我走,社会主义五好青年,讲文明讲素质!但有没有事儿就不知道了……李定安瞅了瞅小伙手里的小本本:交流区7号摊,咸丰珐琅彩四花碗……16号摊,六方传香壶……41号摊,哥釉青花尊……交流区指的就是这儿,所以这本子上记着的应该就是他看中的东西。李定安飞快的瞄了几眼,路过的功夫就记了个七七八八:行,你们先商量,我过去先帮你们瞅瞅。临走,他又点了点头,那女在还在奇怪:这人脑子有毛病吧,怎么老点头?李定安同样奇怪:小本本上的东西不少,全是瓷器,不知道和还债有什么关系?……“老板,好东西,龙纹古玉要不要?”“哪年的?”“民国!”“太新!”“这话说的,我要有汉朝的,还能来这里?”“看看我的,《莱子侯封田刻石拓本》,2016年,香港拍了两千零七十万那件是初拓,我这虽然不是二拓三拓,至少也在十拓之内!”“哪年拓的?”“2001年。”“那你搁这儿蒙谁呢?”“看我这件:刻花银鞋,正儿八经清早时期的!”“谁穿过的?”“我哪知道?”“那你扯什么蛋?”类似的对话络绎不绝,也由此看出,这里的卖家比外面的摊主实诚好多,至少不胡吹,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他想吹也没办法吹:东西旁边就摆着展览会专家开具的鉴定证书,上面的物品、用途、年代、估价等等写的清清楚楚。相应的,要价也就不敢太离谱。比如专家估价八千的东西,卖家顶多也就要个一万多两万,翻个两倍左右的样子。别奇怪,这还是来交流区的人少,不敢要太高,会场里面售价比估价高十倍的物件比比皆是。李定安倒是装扮了一下:棒球帽,小墨镜。但一看他鼻子底下没几根毛,就知道贼年轻。再看穿的也不差,打招呼的真心不少。但他基本不停,径直走向七号摊。卖主三十出头,穿着时髦,坐着印有文博会字样的仿古小马扎。面前摆着一只木盒,顶上放着一只碗。除了碗,还有鉴定证书,写的挺清楚:咸丰官窑画珐琅四花碗,估价五十四万。说实话,这个价格还是比较中肯的,如果是藏友交流,上下浮动超不过一成,大致也就是五十万六十万之间。如果上拍卖会估计也就这么多,但只是估计,而非绝对。因为那地方动不动就“创造奇迹”,成交价比起拍价高十几几十倍的古玩不要太多。就像之前有人吆喝的《莱子侯封田刻石拓本》,刻的挺早,西汉王莽时期的,但史书中没有莱子侯的记载,换非言之:并非名人。原碑到晚清时期才出土,现在都还保存的好好的,等于想怎么拓就怎么拓,而且初拓同样默默无闻。不过在建国初期,康常委研究这份拓本的时候遇到了点难题,向郭大文学家请教了一下,两人把当时讨论的文字写到了拓片上,等于留下了题跋。然后,这东西就拍了两千万出头。关键的是,这两位的文学造诣都挺高,留下的墨宝不少……是不是挺神奇?思忖间,他又仔细看了一下,确定是真品。“怎么卖的?”“一百五十万!”“最低多少?”“最低就这个价!”看吧,比估价翻了近三倍,绝对属于谁买砸谁手里的那种。这就有点奇怪了:这样的东西,那些人为什么记在本本上?转着念头,眼神无意识的瞟了一下,看到之前说他“别找事”的那位也到了交易区。眼睛虽然在往四处瞅,时不时的也会停一下,但目的很明确,就是冲这来的。“那你留着吧!”李定安放下了碗,又转到了后面一排,随意的拿起一件漆刻,余光却往身后打量。他就是想看看,这些人玩什么把戏!牙疼了一整天,晚上才稍好了一些,所以这章有点短,说声抱歉。后面会补上!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3877.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