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我刘笑嫣要去宣府


小说: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1404.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又过了半个月。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一清晨。
  锦安侯府。
  侯爵夫人刘笑嫣昨夜做了一个噩梦。
  她梦到一群鞑靼人骑着战马,手持弓箭追赶着她的好大孙常青云。
  常青云没有马,在草地上跑啊跑。两只脚哪里跑得过四个蹄子?何况鞑靼人有数十骑?
  上帝视角说句题外话,那感觉就像你手里只有一个平底锅,在空地上遇到了一辆满编火力车。
  “嗖嗖嗖”,鞑靼人放箭。不多时常青云便被射成了刺猬。
  “啊!”刘笑嫣一声惊呼,从噩梦中惊醒。
  十二天前,常风让人给她带了一封信。说他们祖孙二人陪皇上留在了宣府那兵家险恶之地。
  刘笑嫣这些日子一直很担心。有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噩梦也就不奇怪了。
  刘笑嫣一股脑从床上爬了起来,穿好了衣服。她大步走向卧房外。
  九夫人走了过来:“姐姐起来了。吃早饭吧。”
  刘笑嫣道:“九妹,我决定了,去宣府把青云薅回来。皇上要是不同意,我直接抢人!”
  九夫人惊讶:“姐姐你要去宣府?那可是個刀兵险地啊!我看不如这样,让巴沙带一百土家老弟兄,陪你一起去!”
  湘西巷出来的一百土家老弟兄普遍都四五十岁了。老的像巴沙已经六十多岁。但这帮老家伙个个老当益壮,且对常家足够忠心。若遇危险他们肯拼了命保护常家人。
  刘笑嫣点头:“成!”
  二人的对话被碧云听到了。
  碧云走了过来:“二位姐姐。让青云待在宣府随驾是皇上的旨意啊。”
  刘笑嫣瞪了碧云一眼:“那又如何?朱厚照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他皇姨的!”
  京城中敢直呼正德帝名讳的人不超过三个。刘笑嫣算一个。
  半个时辰后,一百土家老弟兄骑着马披甲带刀在常家门口聚齐。
  巴沙朝着刘笑嫣一拱手:“夫人。老弟兄们都来了!”
  这帮老兄弟跟刘笑嫣一样,皆青春不在,一脸皱纹。
  刘笑嫣颇为豪气的朝着他们一拱手:“诸位老弟兄。这一回你们是帮我办私事。我谢你们了!”
  巴沙道:“若没有常家抬举我们,我们此时恐怕在顺天府大牢里啃窝头,要么陈尸城南乱葬岗。哪有今日的官袍在身?”
  “夫人说一个谢字,我们当不起。”
  刘笑嫣点点头:“好,客套话不说了。这回咱们去宣府就一件事,把青云接回京。”
  “侯爷是大明的勋贵。陪在皇上身边尽忠无可厚非。但青云才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这些老弟兄的马鞍上都挂着镔铁长枪。巴沙下马,将一柄镔铁长枪挂在了刘笑嫣的马鞍上:“夫人,若遭遇鞑靼人打起来短家伙不占便宜。”
  刘笑嫣颔首。她自己也带了一张老黄弓,一壶箭。
  刘笑嫣上马扬鞭,高呼一声:“出发!”
  一行人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直奔城门而去。
  且说十二团营那边。张永、魏彬按照军令锦囊,集合团营主力准备开拔!
  张永高居点将台,高声道:“诸位袍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近十年来,皇上将海量的国帑给了咱们十二团营!”
  “这一回勤王护驾,若真遇到战事,咱们要打出大明团营的威风来!”
  “开拔!”
  且说宣府那边。
  常风站在宣府的城墙上眺望着南方。他盼团营主力到来如大旱之盼云霓!
  就在此时,阁员毛纪踉踉跄跄的冲到了常风面前:“侯爷,不,不好啦!可出大事啦!皇上又跑啦!”
  常风色变:“什么?又跑了?这回跑去哪儿了?”
  毛纪答:“皇上去了大同境内的阳和卫城!”
  常风疑惑:“毛学士,你怎么知道皇上去了阳和?”
  以正德帝那野驴性子,出走之前绝对不可能将目的地告诉大臣们。
  毛纪苦笑一声:“这消息是镇国公府那边传出来的。整个宣府城的人如今都知道皇上去了阳和!”
  常风大骇:“什么?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城?那小王子岂不也会知晓?皇上带了多少兵马去阳和?”
  毛纪答:“只带了尤敬武的奋武、显武二营。”
  常风大骇:“糟糕!”
  正德帝是故意将自己的行踪泄露了出去,要的就是小王子知晓!他依旧在钓鱼!
  长城以北,鞑靼人的临时营帐。
  小王子正坐在汗帐中看着地图。他刚刚收到确切消息,明国的正德皇帝已经离开宣府,向西去了大同境内的阳和卫城。
  小王子其实一点都不小,已经四十四岁了。
  他真正的名字是巴图蒙克,乃是蒙古鞑靼部达延汗。
  因他在成化年间继承汗位时只有七岁,故而明人称他为“小王子”。
  巴图蒙克是一位草原枭雄。
  他刚继承汗位时,娶的是他叔曾祖的遗孀满都鲁哈屯。
  也就是说,小王子的第一位妻子是他的曾祖母。
  满都鲁哈屯是个巾帼女英雄。幼年时小王子一直跟随大自己四十岁的妻子与瓦剌交战。
  鞑靼与瓦剌的战争持续了十年。待小王子成年,鞑靼已经彻底征服了瓦剌,迫使其西迁。
  别看鞑靼取代了瓦剌成了草原之主。但其实鞑靼内部却是一盘散沙。各部落各自为政,争伐不断。
  在满都鲁哈屯死后,小王子开始了统一鞑靼各部的战争。先杀了本部中的异姓权臣亦思马因。又花了十年统一漠南、漠北。
  小王子手下的大将奈日指着地图:“现在已经能够确定,明国皇帝去了阳和卫城。阳和卫城内的兵马不多。”
  小王子下定了决心:“本汗先率五万轻骑,赶往阳和。此战需兵贵神速。否则等明国保护皇帝的各路军队聚集在阳和,仗就不好打了!”
  奈日道:“是,大汗。”
  半个时辰后,五万鞑靼轻骑转向,朝着阳和卫城而去。
  数日后,阳和卫城内。
  大同总兵王勋急火火的进了城,请求觐见正德帝。
  正德帝在行辕内见了这位猛将兄。
  王勋给正德帝行了礼,忙不迭的给正德禀报军情:“皇上!小王子此番南侵动用了二十万大军。斥候来报,其中五六万已先行南下,直扑阳和卫。不久阳和卫便会发生一场大战。请皇上速速回京!”
  正德帝却道:“朕不走。”
  王勋苦劝道:“皇上,大同驻军不足!朝廷调拨援兵已是来不及了!您若留在阳和卫,恐身陷不测之地!”
  正德帝道:“劝朕回京者,以动摇军心论处。杀无赦!”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王勋也没办法了。
  正德帝问了王勋一个问题:“王勋,你怕死嘛?”
  王勋脱口而出:“回禀皇上,边军镇帅,刀头舔血。臣早就是死过不知多少回的人了。臣不怕死,死怕臣!”
  正德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好!朕问你,除去固守山西各镇的兵马,伱还能拿出多少可用于机动的兵力来?”
  王勋想了想,答道:“此番鞑靼倾巢而出。若想固守山西各镇.臣至多能拿出一万五千多余的兵马。”
  正德帝道:“朕带来了奋武、扬武两个营。但这两个营朕不能给你。他们需固守阳和保驾。”
  正德帝顿了顿,凝视着王勋,给了他一道近乎自杀的命令:“朕命你率一万五千名大同边军,前往应州,迎击鞑靼主力!”
  此言一出,一旁待刀侍立的尤敬武脱口而出:“皇上,万万不可啊!”
  正德帝看了尤敬武一眼。
  尤敬武跪倒,苦劝正德帝:“皇上,鞑靼主力倾巢而出。王总兵带着一万五千人迎击鞑靼人,与之野战恐如飞蛾扑火!”
  “臣建议让这一万五千人留在阳和城内,固守待援!”
  正德帝摆了摆手,没有搭理尤敬武。他看向王勋,说:“尤敬武说的很对。朕就是让你飞蛾扑火,不知你有没有飞蛾扑火的勇气?”
  王勋正色道:“皇上,臣是粗人,不懂得文词儿。臣就一句话,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干就完了”
  王勋这种老将心知肚明。这种打法,他和手下一万五千名弟兄十死无生。但他丝毫没有畏惧。
  正德帝赞叹:“果然是条好汉子!朕再给你一道军令。你率一万五千人到达应州城后,不准守城待援。只准与鞑靼人在城外野战!”
  王勋一愣。他心中疑惑:我没得罪过皇上啊!皇上这是不给我留活路了!
  正德帝伸出了五根手指:“五天!我要你拖住鞑靼人五天!只要你能拖五天,战后朕封你为伯爵,世袭罔替!”
  王勋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
  他道:“臣和袍泽们一去,十有八九会全军覆没。若能拖住五天,臣不要什么伯爵爵位。”
  “但求皇上给在应州阵亡的袍泽,每家抚恤一百两银子!”
  正德帝走到了王勋面前:“好,朕答应你!”
  王勋朝着正德帝一拱手:“此番出征,恐是君臣永别。请恕臣今后不能再为皇上尽忠守卫大同。臣告退!”
  说完王勋大步离开了行辕。
  正德帝望着王勋离去的背影,跟一旁侍立的江彬、尤敬武、常青云感慨:“王勋真是忠勇之人啊!”
  话分四头。
  常风领着宣府驻军马不停蹄的赶往阳和勤王护驾。常风还好说,可怜梁储、毛纪、蒋冕三个老家伙屁股都快被马颠烂了。
  刘笑嫣领着巴沙和一百土家弟兄赶到了宣府却扑了个空。得知大孙跟着皇上去了阳和。她立即赶往阳和。
  而张永、魏彬带领的团营主力赶到宣府城下。魏彬打开了第二个锦囊:“立即赶往阳和卫城。三日后打开第三个锦囊。”
  这三路人全部赶往阳和。
  张永那一路,因有十一万人,行动自然比另外两路缓慢。
  张永骑在战马上问魏彬:“皇上的意图,是不是在阳和与小王子主力决战?”
  魏彬实话实说:“我不晓得。”
  张永撺掇他:“把第三个锦囊给我看看。”
  魏彬下意识的捂住了腰间锦囊:“绝对不成!皇上说了,三日后打开就是三日后打开!”
  张永叹了声:“皇上是在赌!”
  魏彬感慨:“张公公不愧是伺候了皇上二十多年的人。晓得皇上的心意。”
  “皇上说了,此番他的确在赌,若赢了,大明边境将赢得至少二十年的太平!”
  张永却道:“若输了呢?”
  魏彬语塞。
  张永道:“若输了。你跟我趁早拿刀抹了脖子以谢天下。史书上会说咱俩是王振第二、第三。”
  正德十二年十月初一。送死将军王勋赶到了应州城。
  三日之后,小王子的五万鞑军亦到达了应州城外。
  王勋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鞑靼军阵,命令手下的游击将军时春:“全军集结,出城与鞑靼野战!”
  时春目瞪口呆:“王帅爷,咱们以一敌三。且没有援军。鞑靼这五万人恐怕只是先锋。他们身后还有十五万大军。”
  “出城野战无异于送死啊!”
  王勋斩钉截铁的说:“皇上让我送死。我就得遵从军令!别废话了!出城!”
  一万五千明军出得城来,排好军阵。
  鞑军那边,小王子却迟迟没有出击。
  小王子凝视着明军军阵,心生疑惑。他对身边的大将奈日说道:“明军只有一万五千人,却敢与我军出城对峙。恐有诈。”
  奈日的观点跟小王子相同:“大汗,可能附近藏有明军的伏兵!”
  小王子道:“立即派出轻骑斥候,探查方圆百里!”
  小王子的谨慎,注定了应州之战的失败。
  一万五千明军和五万鞑军先锋在应州城外对峙了整整一天!
  直到傍晚时分,小王子才通过各路斥候的禀报判断出明军根本没有伏兵。
  此时天色已晚。小王子认为己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夜战对优势方不利,对弱势方有利。
  于是小王子下令,全军明日拂晓再对明军发起进攻。
  明军那边。时春惊讶:“王帅爷,鞑军竟跟咱们耗了一整日?”
  王勋道:“他们是在怀疑咱们有伏兵。呵,小王子怎么会想到,咱们是来送死的。”
  时春建议:“帅爷,给我一千人马。我去夜袭劫营,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王勋却道:“没有必要。小王子不是傻子,一定做了防备。”
  时春惆怅:“皇上让咱们拖住鞑靼人五天。恐怕.最多能拖两天。明日日暮时分,想必末将已经死了。”
  王勋放了狠话:“为将者马革裹尸,死得其所!”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1404.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