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又省下上千亿


小说:星火  作者:九月酱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星火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059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几天之后,川崎集团的水谷隼作为碳纤维联合体的代表到达了华夏。
  随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双方便就引进事宜达成了协议。
  当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是华夏主动出让的印度高铁的订单。
  毕竟,在华夏退出之后,川崎重工拥有了更高的议价权,也可以免于恶意竞争的风险。
  这其中获得的潜在利益,要远比“三亿订单”的利益高得多。
  当天晚上,无论是华夏方面,还是岛国方面,都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只不过,在这欢乐氛围下掩盖的,一面是巨大的危机,另一面,却是史无前例的机会......
  西工大的办公室里,陈念满意地看着手里的合同副本,开口说道:
  “陈教授,你们这次运作的真漂亮!”
  “6条千吨级生产线,其中还有4条大丝束线,未来十年之内,我们的碳纤维材料都不用愁了。”
  陈念这话并非没有依据,在他的印象里,华夏在上一世是知道2017年左右,才建成了第一条48k大丝束千吨级生产线,在那之前,大部分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都是依靠进口。
  而现在,有了初始的“启动母机”,后续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必将持续加速。
  这可不是一个小市场。
  不提快速发展的航空、高铁事业,光是民用产品,涉及到碳纤维的就不胜枚举。
  汽车、自行车、建筑、各类体育器材......包括钓鱼佬最爱的碳纤维鱼竿,其实都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持。
  在2006年以前,国内的碳纤维材料进口率达到80%以上,少的可怜的20%也几乎全都是低端产品。
  大量利润流出海外,带来的都是不必要的、纯粹因为“技术代差”而导致的损失......
  听到陈念的话,对面的陈果坦然地笑了笑,回答道:
  “我们也没想到会那么顺利,小日子确实是被印度的订单冲昏头脑了,搞的我们都有点犹豫,觉得印度那边的项目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
  “不过,反正事情已经定下,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这次的引进不仅可以解决h-20项目的燃眉之急,在后续,还可以盘活整个产业。”
  “初步估算,我们这次引进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应该在百亿人民币以上,省下的外汇就更多了。”
  “以10年为基础,总共节省的金额应该会超千亿。”
  “这些钱,以后就可以投入到更有用的技术部门里去了。”
  陈念点了点头,从陈果的话里,他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东西。
  也许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民众之间,甚至在某些上层决策者看来,搞一些大项目、搞一些决定性的装备,才是推动国家迅速发展的动力。
  但实际上,有个老人说的那句话无比正确:
  治大国如烹小鲜。
  每一勺的调料、每一下翻炒,都有可能决定整道菜的滋味和火候。
  锱铢必较、小心翼翼地去拿到那一分一毫的利益,并且将其积攒起来,才能真正地通过量变引发质变。
  芯片项目是如此,移山项目也是如此,现在的碳纤维项目也是如此。
  一步一步往前,不知不觉间,我们其实已经走得很远了。
  也许未来有一天再回头看时,才会发现此时眼前的寻常小事,其实都是垒成大厦的坚固砖石......
  想到这里,陈念继续开口问道:
  “材料问题能解决的话,h-20打算什么时候试飞?”
  “唐总那边预计是在明年3月初,还有五个月的时间。”
  “基本上也差不多吧,变循环发动机的‘南岭’项目也进行到尾声了,预计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次测试。”
  “不过,这台发动机要上h-20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调试,这个时间差算起来刚刚好。”
  说到这里,陈果思索片刻,像是想起了什么,继续开口道:
  “杨总想要把变循环发动机先用到J-20b上,现在金银岛的机场基本上已经完成建设了,未来肯定要在那边部署各类战斗机。”
  “如果能让J-20b提前形成战斗力,我们想做的很多事情,都会轻松得多。”
  “嗯.....我觉得也没问题。”
  陈念点头回答道。
  在上次事件平息之后,海外邻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来搞事情了。
  但有备无患,维持住基本的军事存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而最好的军事存在方式,就是军舰和战斗机。
  “不过说起来,米国那边好像也把他们的环太平洋战略暂停了啊?”
  “之前不是还说要在南边部署中程导弹吗?现在没消息了?”
  “没消息。”
  陈果摇头回答道。
  “不只是中程导弹计划----就是他们的导弹墙计划,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被搁置,连岛国那边的thAAd部署,也已经被取消了。”
  “而且,这两个项目都不是他们主动撤出的,反而是当地官方拒绝的。”
  “这种情况对我们很有利啊......可以说,他们的影响力第一次出现了被动的下降。”
  “看来,我们前期的几次行动,确实是成功地打出去了。”
  “按照这个趋势,只要深蓝16项目完成,01号航母一下水,整个第一、第二岛链不说尽在掌握,至少也能势均力敌了。”
  “很不错。”
  陈念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通复盘下来,让他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整整三年过去了。
  三年之前,整个国家还处在一片恐惧和焦虑的氛围之中。
  一个军事实力与我们相差无几的中东强国被吊起来打,每个人都在问,下一个会不会是我们?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悄悄地消失无踪了。
  大家普遍在想的问题只有一个:
  还需要多少年,我们才能真正与他们抗衡?
  暂时,还没有答案。
  毕竟,现在的我们只是在努力的补上那些缺少的东西、堵上那些最紧急的漏洞。
  想要走到引领者的位置,还需要时间。
  但陈念相信,很快就会有的。
  .......
  离开陈果的办公室之后,陈念按照之前定好的计划前往王建成的实验室。
  这时候,乔麦已经正式加入了他的团伙,开始帮他做外骨骼机电液一体化改造了。
  自己过去,就是想看看他们的进展怎么样,需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帮助。
  在路上,陈念打开系统,开始审视自己当前的源点情况。
  由于此前京石段铁路的“引流”宣传,他的源点增长数量远远超过预期,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24点源点,日均源点增长数量也达到了0.5的峰值。
  不过,最近几天,源点增长的数量显着下降。
  很显然,是因为“重型机械”这个分类的技术裂变潜力已经快要被榨干了。
  下一步,应该要让李想他们那边再去沟通,输出更多的科普类节目,从而引发新的裂变。
  做什么好呢?
  歼二十二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或者,燃气轮机?
  总之让他们去操心好了......
  几分钟的时间,陈念已经到了实验室的门口,还没走进敞开的大门,他就已经听到了里面王建成和乔麦的讨论声。
  “.......这个电机完全不行,反应速度太慢了,再加上液压系统的延迟,操作会有严重的顿挫感。”
  “这玩意儿真上身了,别说跑步了,连走都很难走起来。”
  “延迟至少要控制在300毫秒以内吧,超过这个数字,敏捷性就没办法保证了......”
  说话的是王建成,他似乎对现阶段的成果很不满意。
  “那没办法,现在的电机极限响应速度也要到500毫秒了,要达到你的标准,起码要等下一代直流伺服电机出现才行。”
  乔麦有些无奈地回答道。
  “但不是说电机的响应速度都在10毫秒内吗?快的甚至可以达到0.1毫秒。”
  “.......你说的那是启动响应速度!要达到工作转速,0.1毫秒够吗?我们现在能做到500毫秒已经很不错了.......”
  “实在不行就不要追求敏捷性了吧,先把负重的问题搞定。”
  “那跟我设计这套外骨骼的意图就违背了啊!”
  “哪有什么设备是能一开始就完全达到设计目标的啊?都得一代一代地去迭代.......”
  里面的两人还在争论不休,陈念拨开防尘的帘子走了进去,插嘴问道:
  “你们俩吵啥呢?”
  听到陈念的话,两人下意识地转过头来,看清陈念的脸后,王建成赶紧说道:
  “学长,你来的正好。”
  “我们现在遇到问题了,直流伺服电机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外骨骼反应很慢,穿上去简直是一步一摔.......”
  陈念看了眼王建成,又看了眼乔麦,后者的脸上写满了愤愤不平的神情。
  那模样,就好像是家里的姐姐好心帮老弟做作业,最后还被嫌弃了一样......
  这让陈念不由得有些想笑,他轻轻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我刚才也听到你们吵了。”
  “其实乔麦说的是对的----我之前不就已经说过了吗?想要真正达到机械外骨骼的敏捷化,你唯一的方法就是实现bcI脑机直连。”
  “现在这种技术条件,就算解决了直流伺服电机的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外骨骼‘如臂指使’。”
  “你不如真的换个思路,就按伱乔麦姐说的那样,先解决负重的问题,再去考虑敏捷性......”
  “但负重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也没有用啊!军队作战的时候,没有敏捷性,难道敌人会等你慢悠悠地挪上去吗?”
  听到王建成的话,陈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懂个锤子的军队啊!”
  “你不会真的觉得,机械外骨骼造出来,是为了培养像士官长那样的超级士兵的吧?”
  “可别开玩笑了......机械外骨骼的真正出路,是为了解决疏散化作战的问题。”
  “啥叫疏散化作战?”
  王建成一脸懵逼地问道。
  “.......所谓的疏散化作战,就是指将大规模集团作战拆解成多模块、分散化、超视距的复杂战役,通过独立的作战单元来组成整个作战和指挥体系。”
  “这种作战方式,实际上是空军、海军现代化作战的延续。”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传统作战方式中天然劣势,尽可能发挥出单个作战单元的最大战斗力。”
  “这么说吧,它是一种宏观上的三三制体系......”
  “哦.....明白了。”
  王建成点点头,但随即又问道:
  “但这跟我外骨骼的设计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这样的作战方式,要求每一个作战单元都拥有极高的火力投送能力,否则作战单元一旦分散,就很容易被围歼。”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么去搞武器小型化,要么搞无人体系人机配合,要么就是提高载重----也就是现在的机械外骨骼。”
  “所以,机械外骨骼的意义,并不在于敏捷作战。”
  “因为在大多数战场上,并不存在需要战士频繁机动、高速移动的场景。”
  “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一条战壕里一蹲蹲一天,在漫长的行军路线上一走走几百里,或者是守在大炮后面搬运弹药,一搬就搬几百上千发。”
  “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他们真的需要多敏捷吗?”
  “毕竟,我们培养的不是士官长,是普遍的、能够紧密配合的战士啊......”
  听到陈念的话,王建成一时沉默下来。
  而一旁的乔麦,则满脸都是“对对对就是这样”的神情。
  趁着王建成没有回答的当口,她开口说道:
  “我的思路也是这样的,解决了负重问题,就能提高持续作战能力,至于进一步的应用,我们可以慢慢来嘛。”
  “也不是说敏捷化的外骨骼完全没用,比如特种作战啊、民用的机械操控啊等等,都还是有用的。”
  “但产品总是要一步一步迭代的嘛。”
  “就像我们的歼二十二、J-20b,别看它们现在表现那么完美,但在背后,肯定也是经过了一版又一版的改进的,不信你问你学长,他不是也参与了一部分工作嘛。”
  “没错吧,陈念?”
  听到她的问题,陈念一时愣住了。
  一版又一版的改进?
  还真不是.......
  不过,现在的状况,这种话肯定是不方便说的......
  于是,他只好开口道:
  “嗯,是的,确实是要改很多次的......”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星火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059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