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献俘


小说:大明嫡长子  作者:皇家雇佣猫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嫡长子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29456.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元宵以后,靖虏侯周尚文受命率军凯旋归南京,海军部队则继续巡弋江防,缉捕盗贼,以稳地方。正德十二年元月二十六日,臣下来报,周尚文已将宁王等一众逆犯带回,只待吉日献俘于圣上。皇帝回了一个‘可’字。而后他着天子冕服,加金色翼善冠,立于午门之上。献俘仪式上,皇帝会在午门楼上设座,周围悬挂帐幄,文武百官则按照品阶排列在楼下。等到吉时一到,正式开始。周尚文将宁王等人押到午门前,这些人被白练捆绑,象征着他们的屈服和被征服。成王败寇在这一刻体现的非常明显。铛!钟鼓司的官员奏响钟声,周尚文持宝剑上前,高声曰:“臣靖虏侯周尚文,奉皇帝命,率军平叛,靖安地方,上托皇上洪福,下赖将士用命,出征以来,收九江、克南昌、败叛军,今贼首已擒,特来复命!请皇上降旨赐其死罪,以树朝廷之威,震慑宵小,永保大明江山永固!”“靖虏侯不愧为我大明骁将,此战,你辛苦了。”这句话朱厚照也用上了几分丹田之力。“愿为皇上效劳!”“俘虏何在?”周尚文侧过身子,“为首之人,正是宁逆!”朱厚照仔细的瞧了瞧下面被绑起来跪下的中年人,距离略微远了些,只看到他模样颓败,看不清脸上细节。“宁逆,你可认罪?”这也是朱宸濠第一次听到正德皇帝讲话,早年间他倒是想过要去京师拜见天子,但朱厚照还能不知道他的尿性。这家伙来一趟京师,哪里是为了看他,且不知要结交什么人,闹出什么乱子呢,所以一直按着他不让他出南昌。说起来,虽然相互恨了好些年,但的确算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周尚文晃了晃手中的宝剑,“大胆逆贼,皇上问话,你敢不回?!”“哈哈哈哈。我已不久于世,又何必在意世俗规矩!朕没错,这是你们欠我们家的!”众多臣子听后面色大变,于是纷纷开始指摘怒骂,“狂悖!无礼!”“死到临头,竟还如此跋扈!”“大胆叛贼!”朱厚照却只是勾起嘴角。他从来不讨厌他的敌人在他面前说这种话,因为那代表胜利,毕竟除了骂上两句,对方大概是什么也做不了了。“宣旨。”皇帝站了起来,先前还在下面骂骂咧咧的臣子们全都低头面向他,包括周尚文也是如此。朱厚照威严十足,像是俯视众生,“朕,惟天命不易,绍承大统,守成继志,务在安民靖乱。然则,逆王朱宸濠,大逆不道,数典忘祖,竟欲起兵谋反,残害朱氏本家,其气焰嚣张,行动猖獗,且不知悔改,有如疯魔。朕钦点六军,奋勇征讨,赖祖宗在天之灵庇佑,将士用命,终得荡平叛乱,恢复安宁。兹者,大军凯旋,俘虏盈庭,皆逆贼渠魁。昭示皇威,慰藉民心,并祭告祖宗天地,朕以薄德,蒙受天眷,得率群臣,平定叛乱,此非朕一人之力,实乃祖宗积德累仁,福泽绵延。愿祖宗在天之灵,保佑我大明社稷长安,永享祭祀!朕当上承天意,下顺民心,诛此逆贼,以正己德!凡我臣民,当知逆贼之败,实乃天道昭彰也!”这是仪式的一部分,大义是我继承祖宗的意志很不容易,一直在抚民安民,结果有个不知好歹的家伙要造反,只能派兵把他灭了。现在已经收拾了他了,不是我的功劳,是祖宗保佑,是天道如此,你们都给老子小心点,天道在我这儿呢。之后,因为这家伙姓朱。朱厚照只得又把他带到太庙去,让他在太庙之前磕头认错,同时朱厚照在神神叨叨的和自己的祖宗交流一下,然后走正儿八经的仪式,进行正儿八经的‘清理门户’!大概就是这样。最后呢,定下宁王的斩头之期。这个日子没有那么急的,要足够的发酵,让所有人都知晓,到时候全城的百姓围观,就是要告诉老百姓:好好的给我过安生日子,如果想造反,那就看看今天这些人的下场!…………“哈哈哈。”献俘之后,皇帝的心情不错,他领着周尚文这个最大的功臣入殿,在群臣的面前也不掩饰对他的器重,“朕得靖虏侯,如秦皇之蒙恬,汉武之卫青,此次叛贼声势不小,却不知有朕的周大将军在,眨眼间便叫叛军灰飞烟灭!好,好啊!靖虏侯,朕已经命礼部起拟公文了,此番,可是要重重的赏你啊!”周尚文还是很注重君臣之礼,他跪下说:“臣本西安后卫一寻常军户,幸得陛下数十年如一日信重于臣,屡屡提拔及至今日,臣不甚惶恐,又岂敢再受新封。况且,此战惟陛下运筹帷幄,妙算无遗,臣之微功,不值一提。”“诶,话可不能这么讲。”朱厚照双手将他扶起,“赏罚分明,是为君之道。你立功,就要赏,难道你要人说朕糊涂,不赏凯旋之将?”“微臣不敢。”“那便是了。”张璁也适时插话,“皇上之为君,有尧舜之姿,从来都是不偏不倚,靖虏侯有大功,自然该赏。只需记得皇恩浩荡,将来再为陛下勇立新功也就是了。”“你瞧,都这么说。”“是,那微臣便谢过皇上隆恩,士为知己者死,臣一身荣华皆为陛下所赐,今后当继续为陛下全心效命,万死不辞!”似这样的对话,朱厚照这些年已经重复过不知道多少遍了。他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不过还是要表演出一副,啊,你说这话我很满意的样子出来。当然,周尚文该赏还是赏。上次,周尚文攻灭吐鲁番国,当时朱厚照一激动,就要将他收入名将录,不过后来被王华所劝。实际上是稍稍压了一点。但这一次,就不能再‘没有诚意’了。“说起来,大明朝也有许多年未曾封过国公了。这并非什么好事,本朝爵位以军功论,没有国公,就是只有文治,没有武功。反过来说,正德一朝广阔疆域,连战连捷,又如何能少的了一个国公呢?”周尚文心中颤动,微微的有些不相信。实际上,朱厚照已经想过了。老一派的国公,大多不堪用了。勋贵和文臣还的确是不一样,他们真的是匡扶皇室的,土木堡一战后,勋贵元气大伤,实际上也是后来文臣逐渐失控的原因之一。作为皇帝,有时候有些人,他没用,你也得用。没办法,那是一种象征。而且这些人背后是一个群体。像成国公朱辅,明明没什么大才,还得抬他出来当门面。之前的英国公张懋就更是如此,说来说去,就是一个还算忠厚老实,就是正常人,没干什么奇葩事。南京的魏国公更加老迈,那个徐鹏举也不像个样子,但以后还得封他在南京。勋贵,已式微矣。再有,这几年大明明显好武之风在增长,一个国公封出来,也能起到进一步激励的作用。当然,这都是其他的考虑。实际上就是人周尚文立了战功。“不在京师,正式的诰书、金印等需要回京以后再赐予你。不过朕今日开心,便趁着这气氛提前宣了这道旨意。周尚文,你戎马半身,为大明立下了不朽战功,从甘肃到新疆,从大同到南昌,可以说东西南北,都有你的胜利,既有如此军功,朕又何惜一个国公之爵?今日,朕便做主,钦赐你为我大明越国公!并加旨可世袭一代!”这话真的从皇帝嘴里说出来,周尚文已然是有些难抑激动,他这一生竟还能混出个顶尖爵位出来!不过,该客气还是要客气一下,“皇上,本朝受封国公,要么是跟随太祖立下开国的大功劳,要么是随同太宗进行奉天靖难的的功臣,臣何德何能,实在不敢受领这样的殊荣!”其实,他灭一个吐鲁番国,就该封国公了。而且后来也有人封国公,比如夺门之变中,石亨因助英宗复辟,所以进封忠国公。宪宗年间,朱永承袭其父亲抚宁伯的爵位,之后他因讨伐流民有功,升为抚宁侯,之后又因征讨女真部落有功,进封为保国公。有明一朝在后来还有一个宁国公,这是天启年间的事了,但主要因为他是魏忠贤的侄子,所以不必多说。不过国公与国公之间也有分别。比如保国公,他的爵位是流爵,也就是无法传给后代的,后来他在大同抵御蒙古有功,特赐世袭一代。所以他的儿子朱晖仍为保国公。当然,这家伙不太‘懂事’,叫朱厚照降为抚宁侯了。实际上,史书上他虽安稳过下去,但保国公这个爵位也一样降了。有这样的先例,朱厚照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爱卿不必多说,若谁不服,也可以依你一样打上这许多的胜仗。朕同样可以封他为国公,绝不吝啬!”“臣等要恭贺皇上了,既有国公,必有军功,这一切皆因我大明,中兴之势已成!”周尚文不好再三推辞,最后还是受下来,当然要再说上几句表忠心的话。朱厚照心情很好,他恨不能多封赏一些爵位呢。还有王守仁也不能忘记,此番他在大漠也立下了战功,那么原本属于他的新建伯,也不能不赐。“这事就这么定。周尚文,这阵子你辛苦了,便是连过年都没赶上。你的两个儿子也在军中,赶紧回去团聚团聚吧。对了,回头赐宴之时将他们也一并带进宫,叫朕仔细瞧瞧。”“是,臣谢皇上恩典!”他走以后,朱厚照心思又起,跟张璁与张子麟说,“你们准备一下,咱们去会会那宁逆如何?”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嫡长子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29456.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