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神亦·层城》/第十五章 猫与茶


小说:神亦星编  作者:鸿岩草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神亦星编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16145.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十五章/猫与茶
  ——————————————
  在石桥之南,曾经有一片用泥坯砖瓦建筑的屋子,是火族的老屋场。如今它们大都已经拆掉了,只剩下曾经位于老屋场中心的祠堂。有着几百年历史并历经战火的祠堂在十来年前的风雨中倾塌了一角。于是族人集资重修了这座曾经古风古貌的祠堂。曾经,这座三进三间的祠堂里有着徽派的壁画,还悬挂着张之洞的手书匾额。只可惜,由于资金问题,祠堂的修复工程无法采用仿古的材料和技艺,只能用现代的建材建设成现代式建筑,能够保留的只有原来的地基、整体外观,和从战火中遗留下来的石墩与外表已经炭化的木柱框架。
  祠堂是火族最重要的祭祀场所。每年的年三十早上,各家各户的男丁都会带着祭品、香纸和爆竹,来到祠堂里供祖。这一天,祠堂里除了摆放平常的祖先牌位,还会挂上在平日里被收起来精心保藏的祖先画像。那些画像上画的一般都是有名望的祖先。
  祠堂的门口有块大空场。年三十的早上,早到的年轻人会站在祠堂门口,接过前来祭祖的族人手里的爆竹,拿到空场上燃放。其中,鞭炮会被摊开摆在祠堂门口的石阶上燃放,冲天炮和烟花会被拿到空场上用砖头或者石块夹住再燃放,以确保安全。没到年龄的孩子们是不允许燃放爆竹的。
  祭祀用的香纸不一样,按惯例需要带进祠堂里燃化。香需要在祠堂的第三进也就是祭祀厅堂里点燃后晃灭明火,插在最高的供台上的香炉内,而纸一般就在位于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的天井两侧的化供池里焚化。
  祭品一般由家中主妇起个大早精心准备。传统的祭品是同一只猪的煮熟的猪头和猪尾,一条不去鳞炸熟的整鱼,一只熟鸡或是一块豆腐,还有就是三杯白酒。祭品大都用干净的搪瓷盆和木质托盘盛放,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整齐地摆放在较低的供案上。为了图个吉利的彩头,大家有抢头名的习俗。所以,一般各家供祖都起得很早。但即使如此,想要早到也并不容易,因为时值腊月,天寒地冻,连水龙头都可能结了冰,要想在一大早就将祭品准备齐全,对家中主妇来说也是非常辛苦的。
  摆好祭品,放完爆竹,化过香纸,等族人到得差不多齐了,就轮到族中辈分最高的老者击磬了。击完磬,紧接着就是磕头仪式。每个族众都要对着祖宗牌位磕三个头。本来,这个磕头仪式是要按着辈分来的,但是族众较多,祭厅太小,大家一般顾不了许多,都纷纷抢着磕完了。有人说这是乱了辈分,有人则说这是人丁兴旺的好兆头。
  磕完头,年三十的供祖就算结束了。不过这时候,按照惯例,大家还会留下来凑一些炮子钱,用于购买初一子时出天方时在祠堂门口的空场上燃放的烟花爆竹。这个钱一般是自愿出多少,并非强制,而且也并非越多越好,只是图个吉利。
  筹完爆竹钱,大家就会纷纷洒掉杯中的祭酒,端起祭品,返回家中,在自家门口再将祭品摆好,重新斟三杯酒,燃香烧纸放鞭炮,祭祀天地。
  祠堂还是族中男子结婚时举行部分仪式的地点。在迎亲的车队扎着花彩将新娘接回来后,新郎和新娘要先进入祠堂里,跪在大红的毯子上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和睦子孙绵长,然后才能回到家中,继续接下来的仪式。
  同时,祠堂还是族中治办丧事的场所。族中家人,无论男女,凡有去世者,都会设灵堂于祠堂之中,接待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总体上,祠堂在族人的眼中是一个庄重的仪式场所。因此平常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大家是不会轻易进入的。当然,也有一个例外者,那就是隐少。他时常进入祠堂里。
  祠堂的第二进没有前后墙,恰如一个开放的庭院。庭院里摆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和一套木制靠椅。隐少经常独自坐在略显幽森的祠堂庭院中,饮茶,遐思,翻阅古旧的族谱,应该是试图寻找什么隐藏的信息。
  隐少并非一个没有情感的超脱者。一个明显的证明就是他养了一只宠物猫,做为自己最亲密的陪伴者。这只宠物猫总是和隐少形影不离,每次隐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这只宠物猫平日里所享受的待遇也是很好的。除了它和隐少睡一间屋子,吃一样的饭菜外,隐少还时常亲自到小河里钓取新鲜的河鱼给它吃。可以说,这只猫一定是上辈子和隐少有着很大的渊源,所以到了这辈子,才如此受隐少宠爱。
  据隐少自己和村人介绍,这只猫是他上大学时在校园里捡到的一只流浪猫。当时,隐少和同学们正在听课,这只流浪猫从没有关严的门缝里钻了进来,跳到隐少面前的课桌上,一声不响地趴下,仿佛也在听课一般。老师微微一笑,容忍了这只猫的加入。下课后,隐少将它抱到了教室外面放掉。可是,隐少一转身,那只猫又跑了回来,纵身一跃,跳到了隐少的课桌上。同学们都开玩笑,说这只猫看上了隐少。于是,隐少在同学们的怂恿下拿出了一些小零食给这只猫吃。从此以后,隐少就和这只猫结下了缘分。这只猫很机敏地打探到了隐少所住的宿舍楼,经常在楼下的矮树丛里等候他。每次看到隐少出了楼门,那只猫就会喵喵地叫起来。然后,隐少就会过去,在矮树丛里找到它,给它一些小零食。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毕业。隐少毕业后决定回乡隐居。当他带着行李走到校门口的时候,这只猫一溜烟地边叫着边跑到了隐少的身边。看着那只猫依依不舍的眼神,听着它的声音,回想起一直以来的愉快记忆,隐少决定将这只猫带回村中。
  隐少的猫来到这个山谷后,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它总是会陪着隐少去屋后菜园里摘菜,去街口商店里买东西。隐少去竹林里长坐的时候,它也会跟去,在竹林边纵跃玩耍,跑到溪涧或是灌渠边逗弄水里的小鱼小虾,跟挥舞着钳子的螃蟹打架。当然,在隐少去祠堂里独坐饮茶的时候,它自然也会跟着去,在安静的祠堂里蹿来蹿去,一会儿顺着木柱爬上屋梁,一会儿跳上垛墙,然后又跳到祠堂外的菜园地里,在绕着祠堂溜了一圈后,再不声不响地从大门口回到祠堂的庭院里,朝着隐少发出几声亲昵的喵呜声。
  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依然有些燥热的阳光照射到祠堂的天井中,金桂的馨香随风从墙外飘来,隐少正坐在祠堂庭院的桌边,品尝着今年制作的茶叶。隐少所居的山中,春雨润泽,又多雾气,正是出产好茶的地方。眼前这些茶叶是谷雨时节,隐少自己前往山中,从野生的茶叶树上采摘来最新鲜的芽尖,精心炒揉,慢慢烘焙制作而成的。这茶叶闻起来带着春之芳香,饮时取少许即可,多了反而不好,泡出来的茶汤如同明亮的琥珀色,味道清雅而甘远,回味无穷,而且清凉镇神,饮一杯让人不觉间思出天外。因此,隐少给这茶取了个极好听的名字,叫做——“云中君”。今日,为了配上这么美的茶,隐少特意用上了祖传的茶具——“犀屯”。
  隐少一边饮用着犀屯中的好茶,一边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一本十分古旧的明朝家谱。这本家谱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纸张已经十分脆弱了,所以隐少翻动的时候极其小心。隐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尽可能地厘清家族的源流和历史。那么家谱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参考。所以隐少总是会细心考证每一本有幸遗留下来的家谱。
  忽然,隐少有一个发现,这本家谱的一段是前后两页粘连的,明显厚于其它页。隐少意识到这其中必有蹊跷。家谱是合族共有的宝贵财产,遗存的本就极少,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因此隐少不敢也不忍心破坏。然而,巨大的好奇心一点点地侵蚀了隐少的自制力。终于,他用小刀片轻轻地割开了那些粘连在一起的纸页的边缘。就这样,隐少得到了一份年代久远字迹不甚工整的草稿。
  细心研读之下,隐少发现这居然是一份暗藏的皇宫密档抄件,应该是当时的某人冒着极大危险从皇宫中的藏书中抄录出来的。同时,在家谱中暗藏这样的抄件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唯有如同火族这样居住于深山之中的族裔才敢冒险一为。
  按照这份密档抄件的介绍,它与一个隐藏了许久的秘密有关。而这个秘密就记录在这份抄件中那张让人起疑的折叠空页上。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原本应该是白色的空页已经陈化为褐色了。
  隐少仔细端详了那张已经展开的褐色空页许久,却一点端倪都看不出来。于是,隐少又小心翼翼地拿起这张已经十分脆弱的老纸,在祠堂的庭院和天井间踱来踱去。当隐少举起那张褐色空页的时候,阳光照射到上面,隐少惊奇地发现纸张上四周隐绘剑尺各一把、笛子一支及鱼形玉琮一对,纸张中央则是一块方形图案,其细密的纹路已经无法辨认。
  隐少缓缓坐回庭院里的八仙桌边,将手里的那张褐色空页铺放在桌面上,仔细地回想着刚才看到的图案,思索着那些图案的寓意。隐少想起了很小的时候,自己从族中老者口中听说的那些传说,于是一点点地回忆着,比对着。
  正当隐少苦苦思索却毫无结果时,他的宠物猫忽然喵地一声跃上桌子,一爪子打翻了隐少的茶杯——犀屯。
  隐少急忙一把护住翻滚的犀屯,生气地呵斥道:“坏猫!你居然又一次打翻了我的云中君!晚上别想跟我睡!除了上床捶肩外!还有!这个月别指望吃鱼!”
  那猫却有恃无恐,不予理睬,轻轻地落在地上,卧到了一个石墩边的阳光中。
  然而,被隐少的那只宠物猫打翻的茶水浸泡到了那张铺放在桌面上的褐色空页上。只见那张褐色老纸奇迹般地显出了字迹。
  惊喜之下,隐少仔细阅读着那张老纸上的文字,从而再次揭开了一个几千年来数度尘封的秘密——相传为大禹所铸造的九鼎在商朝取代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失落了。
  纸上记载,商朝的汤王将九鼎借给了自己的祖先——玄鸟,而九头玄鸟带着九鼎去往了大荒海。后来,周武王攻灭殷商时发现了这个秘密。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周武王收集金戈铜质在露台冒铸九鼎,并且以帝辛自焚露台之说掩人耳目。这个最高机密只是在周王室之间模模糊糊地口耳相传。以至于后来,当楚庄王在周王室的京郊操演军队,并向前来慰劳的周王室代表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时,王孙满以为楚庄王意图揭穿周王室迁鼎的谎言,只能言德而搪塞。楚庄王戏称,楚国折断勾上的喙,就足以铸造九只鼎,以此影射周武王自铸九只鼎的故事。周代殷商,楚国不服,因为有熊氏对九鼎之秘也有所了解。有熊氏的后人隐约得知,九鼎失落与隐藏其间的秘密有关,至于这秘密究竟是什么,却早已失落了。殷人祭祀鬼神,是因为他们也听到了回荡在九鼎之间的十氏遗喃,而这也是九鼎被借走的原因,因为有一些来自大荒海的力量忌惮遗喃的腐蚀,比如已经隐没到传说的幕后的想犸。
  后来,直到周朝所铸的九只鼎传到周显王时沉没到泗水之下,人们就以为九鼎就此失落了。随着楚国灭亡,楚国王室间流传的关于九鼎的传言也渐渐沉寂了。后世的王朝一直在寻找九鼎,却从未找到过。
  那张褐色老纸上还显示,到了明朝,永乐皇帝从武当山得到了张天师所藏的密宗经书一卷,遂命郑和下西洋寻找三样宝物——等分尺、端平剑、双鱼玉琮,希望借此破解九鼎的失落之迷。
  看到这里,隐少想起了刚才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张褐色老纸所隐约显出的那些图案:剑尺各一把、笛子一支、鱼形玉琮一对、方形图案一块。
  隐少猜测,那剑和尺应该就是永乐皇帝想要让郑和寻找的等分尺和端平剑,而那对鱼形玉琮应该就是永乐皇帝要找的双鱼玉琮。至于那支笛子和那块方形图案的含义,隐少一时还猜不到。
  隐少觉得,要想知道更多,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找族中年岁最大的六太。因为只有他知晓最多的传说故事。而且六太是老辈中难得的读过很多书的人,尤其熟知历史。既然这张褐色老纸是从火族的家谱中发现的,说明火族与这些秘密有着一些关系。或许,火族正是这些秘密的守护者。
  于是,隐少收起自己的茶具和那本明朝家谱,带上那张珍贵的褐色纸页,对偎在石墩处的那只宠物猫说道:“坏猫,这次就饶过你了。下次再敢无缘无故打翻我的好茶,我绝饶不了你。现在,跟我去见六太。”
  那猫好像真能听懂隐少的话一般,起了身,喵呜一声,跟着隐少出了祠堂门,朝着六太家走去。
  来到六太家门口,隐少立即就闻到一股浓重的烟味。这是隐少最讨厌的一种气味。不用说,六太又在家里抽黄烟。隐少站到六太家门口外面一看,只见六太坐在堂屋中,手里拿着烟斗和艾索,桌上放着烟丝盒,地上吹了一地的烟丝渣,有那么两三个还在冒着烟。六太家之所以不铺瓷地砖或是大理石地面,就是为了方便六太抽黄烟。
  六太看到隐少站在门口,知道找他说话的忘年交又来了,笑了笑,问道:“少,找我有什么事啊?”
  隐少说道:“六太,你家里烟味太重。我们还是到大木子树的树荫下去聊天吧。到了那里,你可以尽情地抽,尽情地聊。我也免受烟熏之苦。”
  六太虽然年纪很大了,却很健朗。只见他从容地合上烟丝盒,带好打火机、艾索、茶杯,就跟着隐少去了河边的大木子树底下,坐到树荫下的石块上,和隐少聊了起来。
  当然,六太先是点了一口黄烟,等着隐少挑起话题。
  隐少直接说道:“六太,你一定知道楚庄王问鼎的故事吧。”
  六太很不高兴地反问道:“大学生,你小瞧我老头子是不是?”
  隐少赔笑道:“没有。六太,我这不是找个话头吗。”
  六太说道:“好吧。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隐少略一迟疑,直接问道:“六太,你有没有想过,楚庄王所问之鼎是假鼎?”
  冷不防听了这么一句,搞得六太被一口烟呛住了。
  干咳了几声后,六太反问道:“如此荒诞不经的话,从何说起?你倒是真敢说啊。”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神亦星编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16145.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