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点将出征


小说:武锻大明  作者:酸汤折耳根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武锻大明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15961.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兵发朝鲜,这事儿其实朱文奎早就决定了,只不过事发突然,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小小朝鲜,也敢于大明抗衡。但是——朝鲜虽小,那也是一个流传前年的王国。作为朝鲜皇室,君臣,自然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家业,就这么拱手送人,然后自己去当一个闲散王爷。不过站在大明的立场,这个世界都已经征服完了,留一个小小的朝鲜干嘛?留下朝鲜,未来就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天下一统,大势所趋。......汉城。朝鲜皇宫。这几日,李思高总觉得自己的眼皮没事就跳,这事儿让他有些心慌,毕竟现在的朝鲜国,没有强大的靠山可以依靠。“陛下!”“何事忧心?”皇后金珍珠,给他倒了一杯茶,确切的问道。李思高轻抿一口茶水,叹息道:“这几日,我这眼皮总是没完没了的跳,我感觉会有大事发生。”闻言,金珍珠愣了一下,然后悠悠道:“陛下,您多虑了,这可能是您最近没有休息好。”“皇后!”李思高突然来了兴趣,问道:“你觉得,明朝会不会向我们朝鲜国用兵,如果用兵,会在什么时候?”金珍珠顿时愣住,她做皇后也有几年的时间,但是李思高从不会跟她谈论国事,这一点朝鲜也是效彷中原王朝的做法,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陛下,我只是一介女流!”“不敢妄谈国事。”说完,她却也是思索了片刻,然后道:“我们朝鲜,一直以来都是依附中原王朝,如今我们公开与他们剥离......这件事对于明朝,是不能容忍的。”“毕竟,此刻的大明王朝,已非昔日的中原王朝。”虽然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刚满二十不久的女人,但是眼前朝鲜面临的危局,其实她也是能够想得到的。大明经过建文帝这些年的励精图治,南征北战,其实力早就超出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帝王,毕竟现在这个世界,就剩下大明与朝鲜两个国家了,而且在此之前,朝鲜国还是大明的藩属。以前大明只有中原之地,朝鲜国还巴心巴肝的臣服于大明,如今大明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主宰,朝鲜这个藩属,居然公开与其对抗。大明君臣,岂能忍气吞声?这些事情,李思高自然也能想到。“不过陛下!”金珍珠又道:“大明虽然实力强盛,但是陛下是朝鲜国的皇帝,保护祖宗留下的基业,这是陛下的职责。”“不管将来会怎样,我会至死不渝的站在陛下身后。”“好!”李思高很感动,这些日子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些,他为了守住祖宗留下的基业,现在与强盛的大明王朝对抗,这要说是以卵击石,一点都不为过。但是,他又有别的选择吗?将祖宗基业拱手送人?不——他真的做不到。......翌日清晨。早朝。李思高比往日来得更早一些,他来到皇极殿时,朝廷的文武大臣其实都还没有到,他来得太早了。皇极殿,这是三个月前,他亲自改的名字。既然要与明朝对抗,那朕这个皇帝,就要顶天立地。看着偌大的宫殿。李思高陷入了沉思。他的脑子里,不断出现各种他熟悉的,还有他听说的各种关于朝鲜国的故事,关于祖先创立这个王国的艰辛历程。朝鲜国虽小,但是它也是一个国家。...也不知道呆坐了多久,直到一个大臣来到大殿,在惊讶中拜服他才收回心神。“大司宪!”李思高缓缓开口,这人名为崔元喜,是为朝鲜国司宪府大司宪,朝鲜国的官职体系,其实大体是照搬中原的官职体系,最多也就是名称有些不同。司宪府是监察谏议机构。朝鲜的监察谏议机构设为司宪府和司谏院,司宪府设大司宪一人,崔元喜就是现在朝鲜的大司宪。“陛下!”崔元喜道:“陛下乃是我大朝鲜的天子,需得保重龙体。”以前朝鲜因为依附于强大的大明王朝,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朝鲜君臣只需要处理好内部事务,外部威胁相对较少。当然,这只是针对日本灭亡之前。在日本还在扶桑诸岛时,朝鲜虽然背靠中原大树,但是时不时还是会受到倭寇侵扰。随着日本被大明攻灭,朝鲜国的外部威胁基本为零。也正是这个原因,此前十几二十年,朝鲜的国王是不用每天参加朝会的,那时候朝鲜国是三日一朝。那时候当国王,其实还是挺轻松的。但是——随着朝鲜国宣布脱离大明王朝,李思高就做出了决定,从此之后朝鲜的朝会由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不改不行啊。毕竟现在朝鲜身边有一个一门心思想要覆灭朝鲜的强大敌人。“大司宪不必担心!”李思高摆摆手说道:“朕昨晚睡得太早,今儿醒得也早,所以就提前到处。”闻言,崔元喜长舒一口气。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帝可不能出点什么事儿啊。随着崔元喜的到来,很快其他的大臣也陆续进入大殿,至从李思高决定一日一朝之后,朝廷大臣们,神经也都紧绷着。没办法,谁让咱的敌人太强大呢?一番礼节过后。内侍高喝一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这并非真的无事就要退朝,朝鲜虽然是小国,但要是召开朝会,别说一日一朝了,就算一日五朝十朝,这些官员也有各种事情。内侍的话音刚落,一个年逾六旬的老者,缓缓出列:“启奏陛下!”此老者姓李名铁臣,别看他已经年迈,但是他在朝鲜国的地位可一点都不低,他就是那个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前面也说了,朝鲜的官职体系,是借鉴了中原的官职体系。李铁臣,是为朝鲜议政府领议政。领议政是李铁臣的官职,相当于中原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或者向明朝以前的宰相丞相,是掌握实权的大老。此时李铁成出列,怕是有大事情。整个大殿顿时鸦雀无声,等着李铁成说话。李铁成躬身道:“陛下,近几日,明朝频繁调兵,其北海舰队更是增添了不少的武器弹药,京津冀方向,也有大批兵马集结。”“嘶——”李铁成的话音刚落,大殿上的文武一个个都是震惊不已。这还用说什么吗?现在明朝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用兵,唯独可以动武的地方,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眼下的朝鲜,因为朝鲜已经公开表示要与明王朝对抗。“陛下!”兵部判书也就是相对于明朝的兵部尚书崔仁贤,他也出列说道:“陛下,此前义州守将朴元浪枪杀明朝使臣陈远安,明朝方面就非常的愤怒。”“此番他们积极调兵,怕是要向我朝鲜用兵了。”“陛下!”崔仁贤道:“微臣请旨,立即通告全国,朝鲜进入战争状态。”其实从朝鲜第一次拒绝明朝使臣进入朝鲜,就已经宣告朝鲜与明朝由原来的藩属关系,改变成为了敌对关系。开战,只是时间问题。当然,对于朝鲜来说,他们希望这场战争越早越好。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眼下明朝在欧亚非地区的统治,还不是很稳固,也是朝鲜可以利用的机会。当然,大半年的时间,朝鲜也确实这么做了。将他们研制的武器制造工艺,免费提供给欧亚非的一些部族。这就叫着帮助敌人的敌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再说了,即使那些欧亚非的部族强盛起来,短时间他们还不能威胁到朝鲜国的安危,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大明。【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huanyuanapp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让欧亚非的部族,去牵制住大明。朝鲜或许还能与明朝一战。如果等到明朝彻底稳定欧亚非,那时候朝鲜国想要与大明抗衡,那就属于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还有就是,通过大明统一全世界这事儿来看。朝鲜人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不能统一。一旦统一,朝鲜将不复存在。最好还是保持多国鼎立的局面。只有这样,朝鲜国也才能够在夹缝中生存。接下来,又有不少官员站了出来,他们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不过大体上都是如何部署,如何应对有可能开始的战争。很奇妙的是,整个大殿上的官员,居然全部都是主战派。竟然没有一人提出比如议和或者投降的。他们所有人提出的意见,都是如何应对明朝。很团结——听完大臣们的议论,李思高这才微微点头,笑着道:“我们与明朝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注定无法避免,那就勇敢上前。”......三日后。北平,南城门。一大早,南城门外就不断有军队集结,约莫一个时辰,在南城门外就聚集了三万余兵将,他们整齐的站在南门城下。平日里,南城门也是最为繁忙的通道。但是今日,出城和入城的百姓,似乎全都不见了。其实并非是他们不见了,而是那些需要出城的百姓,他们进入选择了其他几道城门,那些需要入城的百姓,此刻却在南门外十余里外修整,昨天傍晚,官道驿站就已经发了通知,明日清晨,京师南城门禁止通行。眼下与朝鲜闹僵,百姓们多少能够猜到发生了什么。呜,呜,呜。冬,冬,冬。几声鼓号声响起,整个南城门顿时肃然起敬。不多时,在数万明军将士的注视之下,一队旌旗从城门洞跑了出来,为首的便是大明当今的皇太子,替父监国的朱文奎。城门外。一个临时搭建的点将台,数万大军就矗立在这里。朱文奎一行抵达后,数十员战将整齐的站在队伍的前列,他们就是今日要奉命出征的主要战将。不多时,朱文奎登上点将台。“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数万将士齐声高喝,声势震天。朱文奎微微摆手,待兵将们安静下来,他才高声说道:“将士们,朝鲜本是我大明的藩属,如今他们的国王,不思报效朝廷,反而要与我大明为敌,杀我朝廷使臣。”“为了大明,为了人类,为了整个世界。”“今日!”朱文奎朗声道:“本宫奉皇帝陛下旨意,许尔等奉旨讨贼。”“杀!”“杀!”“杀!”数万将士立时齐声高喝。“铁成、平靖、陈星、高彤......”朱文奎连唤四人出列,他们分别是铁成、盛靖、陈星和宋勇,他们都是将门之后,此前也在欧亚非战场建立过赫赫战功。其中,铁成是铁铉的长子。盛靖是盛庸的次子。陈星是陈瑄的儿子。宋勇是宋成的长子。四人当即闻声出列,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朱文奎看向四人高声道:“本宫今日封四位为平朝前后左右四将军,铁成为平朝左将军,盛靖为平朝右将军、陈星为平朝前将军、宋勇为平朝后将军。”“四位将军各领三万精锐!”闻言,四人当即躬身道:“末将领命!”四路将军共计十二万人。当然,这并非是此番平定朝鲜的全部兵马。待四人领命退下之后,朱文奎看向了一位年逾六旬的将军,此人非是他人,正是此前在靖难之役,征伐蒙古、平定安南、已经征服欧亚非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平安。“平安!”朱文奎高声唤道。“老臣在!”平安应声出列。“本宫奉将军为平朝大元帅,率军十八万,平定朝鲜!”“老臣领命!”平安征战一生,也是靖难之役仅存的几位老将之一了,此次征伐朝鲜的战争,朱文奎原本打算从后起之秀当中选择一位担当主帅。但是得知朝鲜人现在也拥有了先进的火枪火炮,朱文奎觉得不能太过于掉以轻心,这主帅还得是能征善战之人才更为妥当。平安、沐成、萧世孞等,都算是能征善战的老将。但是最终,朱文奎还是选择了平安。平安挂帅,四位名将之后辅左,还有百余位各族善战之将,总之此次大明出征朝鲜的将军团足够豪华。其中,铁成、盛靖、宋勇,是陆军部队,陈星则是率领海师北洋舰队,对付朝鲜,就得水陆并进。............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武锻大明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15961.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