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谁的制度更优?(求月票)


小说: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1134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咕咚”李氏拿起桌上朱高煦喝的茶杯,一口喝了下去。
  她面不改色站在朱高煦面前:“事情就是这样的。”
  朱赞仪死后,王妃张氏没有留下儿子,只有两个侧妃,耿氏和李氏各有一个儿子。
  耿氏的儿子叫朱佐敬,原历史就是他继承的靖江王位。
  李氏的儿子叫朱佐敏,原历史只是为奉国将军。
  因为耿氏和张氏关系比较好,在朱赞仪死后,两女联手打压李氏,诬陷李氏偷盗王府重物,以此来打击朱佐敏。
  李氏是这么说的,事情真假朱高煦当然不敢判断,但看李氏当年要桂林的行为,和这次随藩王进京找自己来看,此女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所以朱高煦也没敢乱来,因为不想留她在宫中。
  他不由抬头看了看自己刚刚用过的杯子,特娘的,心中暗骂,这杯子要扔掉了。
  “朕知道了。”朱高煦这时缓缓道:“其实你们也不用争来争去,朕要重重的削藩,这样吧。”
  “你选一个。”
  “一个是继藩,会有田五百亩,每年俸粮两千石。”
  “一个不继藩,会有田三千亩,无俸粮。”
  啊,李氏没想到朱高煦这么狠,藩王的待遇一下子降低这么多。
  以前藩王可是有一万石年俸的,现在直接降到两千,而且不继藩的都没有了,只有田。
  她心里顿时纠结起来,不知选哪一种,思来想去,还是第一种比较好,每年旱涝保收,还有藩王之称。
  但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若是佐敏将来儿子继藩呢?”
  她考虑到孙子这辈。
  果然,皇帝道:“佐敏有长子继藩的,还是田五百亩,俸粮两千石。”
  “其余儿子女儿,啥也没有,靠佐敏自己分给他们。”
  “不过是暂时的,朕还在想,可能沿用宋制。”
  什么以前奉国将军什么郡主什么玩意的称号,通通将取消。
  简单来说,以后这些藩王儿女孙子们的财富,靠他们自己这代积累再分配,朝廷和皇帝是不会再给一毛钱,一亩田了。
  但宋制如何,朱高煦也不清楚,他还在等宋礼来汇报。
  李氏无奈,最后还是咬牙选了继藩。
  选完后,她呆呆站在皇帝面前,其实很想皇帝开口让她留下。
  但皇帝没犹豫,挥手叫道:“钟显--”
  “妾身告退,多谢陛下。”李氏失望的看了眼皇帝,依依不舍的离开。
  ——
  晚饭过后,礼部尚书宋礼求见。
  通常没有急事或重要事,六部尚书也不会晚上入宫。
  但朱高煦知道他为什么入宫,马上派人接进东暖阁。
  宋礼这是真做足了功课,朱高煦上午问的事,他忙了一下午,最后进宫时,还抱着一堆书籍资料以为证明。
  南北两宋,自建隆元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周立国开始,至祥兴二年末帝赵昺蹈海自尽结束,共计国祚三百一十九年,历经十八代皇帝。
  其中宋太祖及其后裔一脉皇帝九人,宋太宗及其后裔一脉皇帝九人。而除了太祖太宗两帝系之外,魏王赵廷美的后裔也被归为宗室。
  注意,两宋只有这三个皇帝后裔被明确归为宗室。
  三系皇室成员繁衍生息,历经三百年的时间,形成了人数庞大的宗室团体,宋朝也由此制定了一整套成熟的、有别于之前以及之后包括现在明朝的宗室封爵制度。
  宋制:皇子、皇兄弟封亲王;亲王嗣子封郡王、余子视情况而定各自封国公、郡公或者直接授官;郡王嗣子封国公、余子或者封侯、或者授官。
  但封亲王者并非直接封王,这里和大明区别极大,也是朱高煦想学习的重点。
  大宋宗室封爵,是先授外官、节度使、府尹;然后再赐封郡公、国公、郡王、直至亲王,也就是一步步晋升上来。
  亲王封号也先以小国为名,逐渐加封大国,或者死后逐步加封,直至顶级封号。
  宋代宗室封爵制度非常严谨、甚至有些苛刻,许多皇子、皇兄弟至去世时也没有能够成为顶级亲王,至于他们的继承者,更加没有多少能够按照制度承袭封爵,成为郡王、国公,而是授为外臣官阶,领取一定俸禄,和普通臣子待遇没有什么两样。
  太祖初年,除了后周禅位的皇帝郭宗训被封为郑王外,即使是皇弟赵光义、赵光美、皇子赵德昭、赵德芳都还没有来得及封王,可见宋代宗室封爵制度之严格。
  太祖几个儿子里,赵德昭后裔最惨。
  传到九世孙赵希瓐时,赵希瓐只是一个九品县尉,生活清苦,和普通百姓没区别。
  赵希瓐死后,儿子赵与莒跟着母亲全氏投奔舅舅,彻底变成了普通百姓,生活从清苦变成艰苦。
  要不是后来权臣史弥远为改立皇子,意外找到赵与莒,超德昭这支就一辈子完蛋,变成普通百姓。
  所以朱高煦知道,历朝以来,大宋的宗室最惨,并且没有一定可以世袭的规定。
  所以史书中对此也做过中肯的评价:两宋宗室封爵,徒为烦文、无益治体。就是说基本上没有用处。
  相比之下,老朱这个加封宗室,简直丧心病狂,为以后的大明,养了一大堆蛆虫。
  再对比下宋朝官员的高工资,和大明官员的低收入。
  老朱家刻薄寡恩,自私自利,可见一斑。
  朱高煦不是明黑,但肯定不会是明粉。
  穿越前他也是个普通百姓,若以百姓的视角,成祖数次北伐的功绩,在他眼里的,肯定不如宋仁宗数年进贡称臣,换大宋百年太平。
  “陛下,臣下午好好恶补了两宋的宗室资料,两宋和我大明还是有些区别的。”
  “宋部堂你坐下慢慢讲,朕听着呢。”
  宋礼便打开书籍,摘取重要的简洁的向皇帝汇报。
  “宋朝宗室除了高等级的亲王、郡王、国公可以享受较高的物质和官禄待遇之外,其他中低级成员并没有什么优裕待遇和社会特权,只是一个宗室身份、录入宗籍而已。”
  “他们一样可以参加科举从而出仕为官、还可以经营工商业赚钱,可以从事农业、获取利益。”
  “终两宋宗室,没有一定可以世袭的规定。”
  “两宋宗室爵位也是级级上升,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弟弟赵光义、赵光美,次子赵德昭、四子赵德芳,都没有封王。”
  宋朝宗室是一级级封上去的,赵匡胤在位十二年,没给赵德昭封上王。
  当时他长子早逝,次子赵德昭可为太子人选,换在大明,早就被立为太子了。
  可在宋朝,他居然连王都没有封上。
  朱高煦听的美滋滋,便问:“两宋如何给宗室进爵和袭爵?”
  宋礼道,宋朝宗室无论是皇帝的弟弟哥哥还是儿子,先给个小官干干。
  最普通的就是‘环卫官’。
  宗室们先封个环卫官,然后按着年资、任期、功劳等等要求,达到一定资格后才能在皇帝特旨之下步步晋升。
  通常要升到亲王,都是好多年后的事。
  所以才会发生,老赵在位十二年,弟弟儿子们,一个亲王都没有封。
  很多宗室熬到死,都没有封王。
  宋礼又道:“两宋制,封授王爵后,其父、祖当年所授亲王爵位不予继承,再远一层宗室子弟,连担任环卫官的资格也没有。”
  比如太祖儿子,原太子人选赵德昭皇位被太宗夺去后,太宗封了他为魏王。
  但赵德昭去逝后,赵德昭的儿子没有一个可以世袭。
  因为宋朝没规定可以世袭。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赵德昭九世孙赵希瓐变成九品县尉和普通百姓差不多生活的原因。
  朱高煦很认真的听完宋礼的述说,最后便问:“以宋部堂事实求是的讲,我大明宗室制度和两宋两比,孰优孰劣?”
  宋礼抬头看了朱高煦一会,咬了咬牙:“当然是两宋。”
  朱高煦点点头,并没有生气。
  “马上春节,百官放假。等过完后年,伱上朝时,奏报两宋宗室制度优势。”
  “可否?”
  宋礼大喜,当即跪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你要说的越详细越好。”
  “说明两宋的优越,举证大明的失败。”
  “朕,到时侯会很生气,但是宋部堂你是知道的,朕的心里,是支持你的。”
  “。。”宋礼,陛下这是,要我背黑锅?
  不过他当然不敢说什么,硬着头皮道:“请陛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
  这件事与宋礼议毕后,原以为他会走,不料宋礼还事情请奏。
  临近过年,大明又换了皇帝,海外藩国相继派人来到大明。
  “东本国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因病于五月离世,东本国迁使向大明奏报,同时向大明新皇帝恭贺新年。”宋礼道:“今天下午,使者刚到京师。”
  “哦”朱高煦意味深长的哦了声,小东本来了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1134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