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吐蕃的崛起!和亲?当扼杀之!


小说: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作者:海里寻珠的胖橘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438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徐风雷摇了摇头。“陛下,您这回就是井底之蛙了,小瞧了那吐蕃国。”他正色道,“吐蕃不是弹丸小国,相反,他是一个正在高原之上崛起的强盛国家!”“他们的首领松赞干布,更是数得着的英明君主,虽说跟您相比差点意思,但也就比您低一个档次吧,可以说是雄主!”这话倒也不是吹捧李二。毕竟李世民在政治、经济、民生、军事、外交、文化六个领域都做到了极好,可以说是一个六边形战士。松赞干布是藏地不世出的明君,但和李二比起来,的确还是有所欠缺的。“哦?”李世民讶然道,“雄主?真的假的……听明啊,你对吐蕃很有了解?”众大臣也都纷纷看向徐风雷。其实他们也都挺好奇的……为啥徐风雷能对周遭的邦国如此的了解?东瀛,大唐就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岛国的,他也熟悉,能打上交道,侃侃而谈。西域,还有天竺,他也略知一二。如今这个吐蕃,他好像也知道……怎么什么都懂啊?“知道一点。”徐风雷笑道,“吐蕃和吐谷浑是邻居,吐蕃在更西北部的高原地带,那里本是苦寒之地,资源甚少,自然也发展不出什么大的国家来。”“只不过,自隋以来,气候逐渐转暖,吐蕃的恶劣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自然而然的,族群的繁衍也就旺盛了,国家也稳步发展。”“陛下有没有感觉到,这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李世民点了点头。“这倒是,自贞观五年之后,就没有什么大的灾害了,算是风调雨顺,之前是真挺艰难的。”李二应声道,“其实国家发展,也是靠天吃饭。”“只要老天爷给面子,气候稍稍好上那么一点,国家就能趁势发展!一下子国力就上去了!”如今的大唐,可谓是蒸蒸日上,每天都在变的更强!从大唐,向巨唐进发!这自然也有君主圣明,政通人和的缘故,但大的环境和气候好,也是一大助力。要天天旱灾洪灾雪灾蝗灾的轮番的来,再牛逼的君主也没用啊!顶多只能是稳住民心苦哈哈的过日子,想谋求发展是不太可能的。“是这样,我大唐这几年的发展很好。”徐风雷笑道,“可同时,别的国家也在发展啊。”“特别是那种国君英明,国民团结的国度,必然能有长足的进步!”“就大唐周边来说,吐蕃,便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国力,也在上涨!特别是人口,因其民族特性,只要资源足够,人口会暴涨的比咱们还快!”李世民一惊。其余众臣也都收敛了神色,表情变得认真。听徐风雷这么一说……这吐蕃,很有潜力啊!“什么特性?”长孙无忌忍不住问道,“如今咱们大唐鼓励生育,生孩子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平均每一对夫妻就能生育四五个孩子,那些能生养的,七八个都是寻常!”“这……他们还能比咱们更能生?”大唐现在的生育速度已经很可观了,吐蕃还能更强?他们是牲口啊?“呵呵,咱们大唐的小夫妻是很努力了,可若是人家吐蕃都不带结婚的,随意播种随意生,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徐风雷摊手道,“游牧民族的习性,可比咱们开放多了,他们不在乎什么贞洁啊婚姻的,他们要的就是人!只要能生娃就行,不管繁文缛节!”“先前我带太子去突厥草原上玩耍,那边的牧民就很热情好客,你知道他们热情到什么程度?直接让自家女儿钻了太子的被窝!给咱太子殿下臊的哟!”“哈哈哈哈……”他说到李承乾的趣事,顿时惹得众臣大笑,政事堂内的气氛一片欢乐。当然,有一个人笑不出来。李世民脸上有点挂不住了,黑着脸敲了敲桌子,啐道,“安静,安静!笑个什么!”“说吐蕃就说吐蕃,扯到承乾身上做什么?”徐风雷这个大嘴巴真是……把这事儿都给爆了出来!这下承乾的身上,都带点桃色新闻了,估计都要成为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好,好,不扯远,举个例子,举个例子嘛……”徐风雷嘿然一笑,道,“我举这个例子,其实就是说,人家游牧族群没咱们这么讲究,他们是很随便的。”“有陌生客人来,热情的就直接献上妻子女儿,甚至是女性长辈的都有!”众臣:“……”“嘶……这也太丧伦了吧!”“是啊,你要说女儿我还能理解,妻子?长辈?这……这也太非人了吧!”“非人,非人哉!”众大臣一阵恶寒,神色皆是有些不适。李世民也是脸色有些难看。“他们怎么能这样?蛮夷,蛮夷真是未开化了!”他忍不住斥道,“相濡以沫的妻子,还有一手抚养长大的女儿,还有家中女性长辈……”“怎能如此龌龊!难道真就一点廉耻,一点孝心都不要了吗?”徐风雷耸了耸肩。“他们又没有学过儒,哪里知道礼义廉耻?”他应道。李世民摇了摇头。“那最起码……也得有良心吧!”他不悦道,“做这种事,简直丧天良了!”徐风雷却道:“陛下这是把自己代入其中了,自然觉得无法接受,用咱们农耕文明的思想去理解游牧文明,那肯定是理解不了。”“草原和高原,环境都十分的恶劣,孩子更容易夭折,若说咱们这边十个婴儿能活五六个,他们那就只能活两三个,差距极大。”“这要是不拼命的生,随便的生,族群的存续都有问题了,哪里还管的上什么礼义廉耻?唯一的要务,就是把人口提上去!无论是对个人还是部落来说,人都是越多越好!家里人多不遭欺负,部落人多便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人丁,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李世民默然不语,倒也点了点头。其实大唐也一样,种田的也为了耕地,为了水源打破头。靠什么抢?还不是得靠人嘛!无论什么朝代,什么国家。人,都是最宝贵的。“游牧族群不像咱们种地的稳定,居无定所,意外也多。”徐风雷又道,“所以,他们必须要补充有生力量!也正是因此,他们对两性之事,较为随意。”“换句话说,只要能生娃,生下来的娃能在家里做事,那就不管他是谁的种!”“这就跟当年田氏一样,田常不禁止宾客进入后院,反而让他们随意出入,他的姬妾只要怀孕,都被他当做自己的儿子。”“短短数十年,他就有了七十多个儿子!甭管是不是他的种,反正都姓田,都帮田家做事!这族群一下就繁荣了!”“游牧部落,用的就是差不多的法子……所以气候适宜的时候,他们肯定更能生!咱唐人生四五个,他们就生七八个!”众臣闻言,这才恍然。这么一说,不光是蛮夷这么干,老祖宗不也是这揍性?齐鲁之地,当年还是儒学的发源地呢!“还有一点,让家中女子陪陌生宾客睡觉,其实也有缘由。”徐风雷又道,“族群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大家几乎都有血缘关系了,这就跟咱们大唐的同姓村落一样。”“同族之内,近亲自然不能成婚,需要外人来播种,但草原之上,陌生外客是很难见到的,所以每次遇见,都跟当个宝似的,自然是想借种了。”长孙无忌闻言,不禁笑了起来。“听太师这么一说,我都有点想去草原上逛逛了。”他促狭道,“听上去,似乎还挺惬意的。”此言一出,众人皆笑。玩完了就走,还不用负责任,人家还得感谢你。这多是一件美事啊?“胡言乱语!”李世民皱眉啐道,“身为大唐宰辅,怎么能说如此轻佻无赖之语?”“殿中丞,给长孙无忌记录过失一次!”唰唰!长孙无忌的大名,被记上了小本本,这让他瞬间闭上了嘴巴,不敢再胡说八道了。“听你这么一说,倒是朕骂错了,他们有他们的风俗,有些奇葩的习惯,也是迫不得已。”李世民转而看向徐风雷,沉声道,“虽然还是不能理解,但朕得正视。”“按照你的推断,吐蕃人口的增长速度将比我大唐还要更快?他们的国力增长,也要比大唐快?”徐风雷点了点头。“陛下用‘奇葩’这个词儿,用的很好。”他正色道,“吐蕃是很奇葩,它有着游牧民族的特点,却也有着农耕民族的秉性。”“可以说,他们是农耕与游牧的结合,在当前的气候环境下,这显然是较为先进的,他们变得强大,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有可能是我大唐的威胁和对手。”历史上,吐蕃和大唐,仿佛是伴生的一般。大唐繁荣,吐蕃也跟着强大。大唐灭亡,吐蕃也随之衰弱,最终吐蕃瓦解。好像是上天看唐朝太强了,故意安排了一个对手一般。而事实上,没这么玄学,归根到底无非也还是两个字——气候。因温湿的气候而崛起,也因酷寒的气候而衰亡。李世民微微颔首。“朕知道了,朕不该有轻视之心啊……”他感慨道,“若不是你说,朕还不知道,在大唐的周边,已经悄然崛起了这样一个国度。”“那依爱卿之见,这吐蕃国主的求婚,该如何处置?”此刻的李二,已然是打起了精神,正视吐蕃了。这是一个有着战争潜力,且在徐风雷的描述之中,强于吐谷浑的国家!那他们国君的求婚,就不能无视了。起码,优先级在反骨仔慕容父子之上。“那要看陛下对未来的规划了。”徐风雷沉声道,“若要让大唐展开手脚,那么周遭小国必灭,我大唐若灭亡了吐谷浑,那么就和吐蕃接壤了。”“到时候,两国之间必然会有摩擦,即便是和亲,您当了那松赞干布的老丈人,也无法避免的。地缘冲突永远都是最为现实的冲突。”李世民点头。“若接壤,那势必会有一番争斗。”他应道,“朕的心中,的确有宏大的规划,最起码,要把周遭都收拾干净,让后人无忧。”这番话,让李靖和李绩皆是心中一震,互相看了一眼。看来……他们还有机会建功立业啊!“那你的意思是,拒绝求婚?”李世民问道。徐风雷略一迟疑。“假设大唐与吐蕃之间必将有战,那么别说是和亲了,咱们当下就应该想着如何削弱吐蕃才是。”他道,“臣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不太地道,可能会被人骂。”李世民眉头一挑。“你尽管说便是了,反正也不是一定要实施,听听无妨。”李二抬手。徐风雷沉吟了片刻,方才开口道:“是这样……臣以为,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君主是否贤明。”“隋朝就是个例子,杨坚贤明,隋朝就强大;杨广昏聩,隋朝就灭亡。”“而对于吐蕃来说,其首领松赞干布乃雄才伟略之主,是其壮大强盛路上,极为重要的关节!”“若能将这松赞干布灭了,使得吐蕃没了领袖,那么其发展的进程,必将停滞!甚至是陷入内乱都有可能!”李世民神色一凛。“你倒是考虑的长远啊!”他喃喃道,“那么你的意思是……”徐风雷沉默了片刻,问道:“楚怀王怎么死的,陛下应该清楚吧?”“若能……您懂吧?”他说得很隐晦,但在座的各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立马就懂了徐风雷的意思!楚怀王与秦昭襄王会盟,被秦国所扣,最终客死秦国!太师这是想让陛下学那秦王,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赚来大唐,将其困死!以此极大的削弱吐蕃的国力!不得不说,这的确是有点不地道,有点耍阴招用下三路手段的意思。秦国当年这么干,可是受尽了口诛笔伐的!难不成大唐,也得干这档子事儿?!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438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