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二度劝进


小说: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作者:a去年今日此门中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404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二次的劝进活动。
  在各级官员的公开支持之下。
  搞得轰轰烈烈。
  甚至牵头的最高官员已经换成了中郎将刘牢。
  刘牢作为欧阳凯旧部。
  本来就不是李佑最信任的人之一。
  再加上刘婉婷之死。
  让刘牢心生恐惧。
  所以遇到劝进这种在政治上表态,在政治上寻求进步的事情。
  刘牢当然是趋之若鹜。
  十分积极。
  他在手下参军的建议之下。
  连续与各州县的官员串连。
  于是炮制了一份十万军民百姓签名和一百多名官员联名的《劝进表》。
  开头就是:否泰之运,古今迭有。
  然后中间部分基本上都是抄袭曹丕,司马睿时各种劝进表的精华。
  都不用看,就是论证李佑活该当皇帝,什么天命所归,天下万民都指着李佑早日登基。
  最后一段就是用“天命”来劝李佑当皇帝,不当的话,会被老天爷反对的。
  会让老天爷生气的。
  百姓也会不满的。
  只有当皇帝才能风调雨顺,万民归心。
  李佑看后只能说这些人真不要脸。
  然而法不责众。
  也是一番拍自己马屁的行为。
  没有犯选择上的错误。
  终究是没有办法禁绝。
  最后李佑也只是轻飘飘下了命令让百姓各回各家。
  这道《劝进表》也留中不发,被李佑拿来垫桌角。
  李佑也从这次劝进明白了,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做点什么。
  这皇帝不当也得当了。
  下次可是最后一幕戏了。
  再加上随着李世民败退洛阳。
  李佑政权不是旦夕之间可以灭亡的。
  唐朝的官员开始有意识的投机钻营。
  所以李佑控制区扩大了。
  朗州,江州,洪州,衡州等几个州望风而降。
  地盘大了。
  再用什么元帅头衔,显然是不太合适。
  现在的地盘。
  已经算是个割据政权了,接近两个省的面积。
  比五代十国的小政权还广大。
  所以这才是众多官员与百姓争相劝进的原因。
  都想封侯拜想当官。
  在这个年代。
  官员的俸禄极高。
  就是一个从九品从一年的俸禄为三十石,还能分二顷职田,俸钱15.6两。
  更不用说逢年过节,乡绅和其他人送的礼金和礼物。很多官员的年收入至少是俸钱的三到五倍。
  如果能够封侯拜相,这辈子就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个时候,李佑自己倒是没什么。
  毕竟他有最高权力。
  拥有武装的先知都胜利了,没有武装的先知都灭亡了。
  称号什么都无所谓。
  反正他生活在新时代,本身就对“家天下”这一套制度非常反感。
  但是也得考虑手下的要求。
  要真认识人民本质的人,需要站在君主的位置上,而真正认识君主本质的人,要站在人民的位置上。
  权力的来源就是手下跟着自己造反的这些人。
  要是自己不能更近一步,那么这些人也不能升官发财。
  何况自己还许下过诺言的。
  不过李佑没准备当皇帝。
  君乃天下害。
  虽然也见不得后世制度在开疆扩土,尊王攘夷的道路强于君主制。
  然而总体而言。
  那是强于君主政体的。
  在专制君主统治的国家里。
  天下被当成了个人的产业。
  而官员也就成为了皇帝的宦官和宫妾。
  世人不再认为是为天下而设官职。
  反倒认为官职是皇帝授予他们的——皇帝把自己的产业分一部分给他们经营。
  因而官员们都感恩戴德、俯身叩首。
  他们的工作只在服从皇帝,讨得皇帝的欢心,而不管万民的死活。
  这在李佑看来是荒谬。
  就算李佑造反成功,灭了李世民,再开疆拓土,一路打到匈牙利又能如何?
  只要依旧走上当皇帝的道路。
  那就最后一定是失败。
  所谓人亡政息。
  到最后子孙必然会出几个王八蛋,这是不以李佑意志而转移的,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
  就算开国君主再英明神武也没啥用。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最后被项羽火烧秦宫。
  刘邦崛起于毫末之间,最后却还是被一个老嫂子败了国。
  刘秀凭借天助恢复大汉,然而最后桓灵二帝还是把四百年江山败的一干二净。
  曹魏连出三位英主,却还是免不了司马懿。
  更别说刘裕这么厉害的人,也能产生刘子业这样的后代。
  明太祖本淮右布衣,一辈子爱民如子。可是明朝时各位番王那是争先恐后的鱼肉乡里。
  企业可以家族式。
  因为企业拥有的权力不是无限的。
  造成的破坏性没有那么大。
  但是君主就不行了。
  理论上权力就是无限的。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404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