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内阁改制


小说:堡宗别闹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堡宗别闹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3013.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何时秋风悲画扇
  其实钦天监的下沉,朱见济要求不高,只要钦天监地方分监能及时预测到暴雨和长久的旱情即可,毕竟受限于科技水平。
  不可能真的把天气预报搞出来。
  所以在确定了气象信息在县境内的传递方式后,便下旨给钦天监、户部和吏部,着手下沉事宜,同时又体恤的说了一句,钦天监地方分监,可酌情选择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递流程。
  群臣也没反对。
  不过有的人已经预感到,这很可能是陛下多项政治体制改革中,下沉机构中的一着庸手,最后效果寥寥,花费却很巨大。
  很可能得不偿失,这是后话。
  说了钦天监的事后,接下来就是今日大朝会的硬菜。
  朱见济扫视一眼群臣,道:“可还有卿家上奏?”
  意思就是说,没有上奏就退朝了。
  朕该下班了。
  奉天殿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民生政事等诸多事务都已经商讨议定,朝鲜的战事问题,那是小朝会上讨论的。
  有人便悄悄看向内阁首辅商辂。
  该你表演了。
  其实大家都很震惊,陛下才而立之年,正是一个帝王精力最充沛的年龄,也是最眷恋权力的时候,却要在这个时候重用内阁,把皇权分一丢丢给内阁,不合理啊。
  但如果此时商辂出列说点关于票拟的事情,那此事合不合理都不重要了。
  商辂却没动。
  朱见济看商辂没动,心里醒悟过来,商辂这是在等自己说票拟的事情――此事商辂作为内阁首辅,他不可能主动说。
  只有当天子的朱见济来提。
  于是道:“没政事了的话,朕来说一下,诸位卿家也知晓,如今上皇身体欠佳,诸多繁忙政事皆累于朕一身,然人力有穷尽之时,而国家的疆域又倍增,诸多政事齐递文华殿,朕就是披肝沥胆日夜不眠,也处理不了,内阁是太祖为懿文太子制定的部门,之后太宗完善,是为天子秘书机构,这些年来也多履其责,如今形势使然,朕以为,可在内阁增加票拟制度,即各地章折送递内阁之后,由内阁辅臣们商讨出可行的决策,注录于上,之后送递或司礼监内侍至文渊阁取章折送递文华殿,由朕批驻可否。同时,都察院设专员监督于文渊阁内阁行事。”
  众臣闻言精神振奋了起来。
  原来昨日就开始流传的陛下要重用内阁的事情是真的!
  这个票拟制度很新鲜。
  但仕途老油条们一眼就看到了这里面的机会,内阁的地位将会暴涨,甚至有可能超过七部,如果后续君王懒散了,内阁甚至有可能专权!
  不过本朝就不用想了。
  广安帝虽然很懒,大小朝会都不怎么参加,那是因为之前有上皇给他啃老,现在上皇身体欠佳,广安可一次也没缺席过大小朝会。
  勤奋的很!
  ….
  也正因为陛下进来勤奋,估计就吃不消了,所以才想重用内阁。
  所以……
  广安帝陛下还是很懒散的。
  但懒散并不影响广安帝陛下的卓越能力,虽然给内阁了票拟的权力,但肯定会有相关掣肘的制度出来,以牵制内阁,比如让司礼监和都察院介入就是手段之一。
  朱见济继续道:“天下诸多政事,皆牵扯到七部职能,而内阁辅臣们大多不曾在七部任职,所以七部也要增派专员到内阁,但有章折涉及本部之事,专员便要详说专业参谋,以供内阁辅臣权衡决策。”
  众臣听到这里,暗道有理。
  朱见济当然知道有理,这本来就是针对内阁一家独大想出来的制衡之策。
  又继续道:“内阁终究只是个秘书部门,行其参谋职责,立谋略决策之事,而无行事赴章程之权,且内阁辅臣,不可权兼七部诸责。”
  中晚期的内阁,为何会一家独大,凌驾于六部?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内阁辅臣大多也是六部尚书。
  那么立下规制,内阁就是内阁,七部就是七部,内阁和七部之间,是平行的部门,内阁成员不能在七部权兼,则可有效扼制权力和利益的交错。
  当内阁成员从他们的票拟中无法得到利益时,自然不会有太多想法。
  至于不在七部权兼不熟谙七部政事……
  没关系。
  七部还有专员给内阁成员辅佐。
  朱见济缓缓的道:“内阁此制度,朕亲制耳,自朕以下,不可更改。”
  摆明了,这是祖制。
  以后不管是谁当天子,都不能更改。
  群臣暗暗心惊,广安帝陛下果然是有眼光的,既要中用内阁,又不留下内阁独大的隐患,这一举措,几乎彻底断绝了内阁专权的可能。
  朱见济继续道:“内阁改制,大概如此罢,不过内阁今后将代行天子阅章折诸事,如今内阁首辅仅仅五品,如商首辅在内阁耕行多年,也只加了个大学士,人微言轻之下,内阁票拟之结果,易被揣测不正,是以朕拟提升内阁诸员品序,内阁首辅,可列从三品,内阁辅臣,则列四品,诸位卿家以为何?”
  这话一出,群臣还是振奋的!
  先不说内阁今后在政治权力上的比重,至少内阁和天子之间比较接近,而且品序升高,那就意味着从内阁出来的话,怎么的也该是个七部侍郎之类的高官了。
  内阁首辅如果从内阁出来,直接奔着七部尚书去了。
  而内阁成员众多。
  当下内阁便有六七人之多。
  而看陛下这操作,内阁成员很可能还要增加,这就是侍郎、尚书的摇篮啊,是走向仕途巅峰的又一条捷径――成为内阁辅臣可不是太难的事情。
  早些时候的内阁辅臣,一般都是科举中第后在翰林院呆一段时间。
  然后升个不痛不痒的官。
  然后就进内阁了。
  所以内阁首辅才五品。
  结果现在内阁首辅从三品,辅臣从四品,如果内阁还是以前的选拔制度,那就意味着有的人从出仕到从三品、从四品,只需要十年不到的时间。
  这不是捷径是什么。
  须知很多臣子,一辈子也就捞个四品左右的品序而已。
  .
  ...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堡宗别闹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3013.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