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这一颗心放在哪都是热的!【求订阅】


小说: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作者:夜星猫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0551.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七点半!婋
  鼓曲社开场!
  后台演员们纷纷准备今天晚上的曲目。
  老先生不少,今天除了本来已经请假的李树声,还有两位上了六十五岁的。
  而其余岁数也不会差到哪去,四十到五十之间,这就是现在鼓曲社的情况,几乎靠着先生们撑场。
  虽然他们德芸有鼓曲演员以及能唱曲儿的年轻人,蓝蓝也每周过来,但主体表演还是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齐云成经常跑来这边,年轻一辈太少了。
  所以德芸鼓曲学员班肉眼可见的重要,如果他们学了出来,鼓曲社的演出时间会相对变长,由一周两三天,变到一周五六天。婋
  没别的,为的是锻炼他们。
  有一点鼓曲青年队的味道,虽然知道增加的几天演出里面会赔钱,但赔钱也要做这个事情。
  谁不是一步步走来。
  一想到之后的情况,齐云成觉得弄一个场子够难的,不管是精力还是经营上,不过老先生们都如此卖力,他这个当年轻人肯定不会松懈。
  于是安下心全程在侧幕跟着师父、师娘听着这些位演员的唱。
  前面一两位年纪稍微轻一点,唱了乐亭大鼓和铁片大鼓,到了第三场便是师娘登场,她一唱完,后面的的确确是上了岁数的老先生。婋
  其中有一位叫做马希英的老太太,老太太今年六十八,个头不算太高,但能把她请来实在不容易。
  她老人家作为侯月秋的弟子,八十年代也可以说是红极一时,属于津门曲荟的常客。
  可伴随鼓曲观众的流逝,能表演的地方越来越少,无奈各处周转直到退休。
  现在十分渴望舞台。
  上是上了,结果岁月不饶人,腿脚越来越不方便,一瘸一拐,需要主持人杨鹤同扶着走上台。
  看着都心疼。
  即便这样只要弦乐一响。婋
  上了年纪的她瞬间满血复活,有了精气神,好好地为观众唱了一段刘派的!
  这一段唱完。
  台下天津老少爷们用着自己的口音喊着好,十分亲切,并且极力请求先生再返一个。
  这是鼓曲社常事,几乎老先生就没有不返场的时候。
  奈何一段下来,的确是为难到了。
  齐云成连忙让杨鹤同帮忙送一些水上去,他自己上去怕引起观众注意,打乱先生的节奏。
  而看见茶水,老太太没有拒绝。婋
  全权当歇一口气。
  喝完了再一瘸一拐地回到话筒后!
  马希英扶了一下话筒,
  不断地听见声音,老太太点点头,肯定要唱的。婋
  于是弦乐再一次响了起来,一响,齐云成观察得很仔细,发现她老人家在打鼓的时候,偷偷做了几次深呼吸。
  显然是累着。
  即便这样,仍然坚持着唱一段,这一段返场十来分钟,唱完台下掌声滚动。
  老太太鞠躬下台,再接着一瘸一拐的回来侧幕,她过来齐云成一直扶着,并让她到后台去休息。
  然后换来又一位老先生表演。
  这位先生是张雅琴,非常熟悉,只是瞧见她郭得刚冷不丁想到什么,问了一下一直关注鼓曲社的孩子,
  婋
  齐云成一说,郭得刚明白了,心里有些怅然,一后台的老先生演出鼓曲,实在考验体力,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累着。
  毕竟平均六十多,接近七十岁的人。
  所以一时间,当师父的看着孩子认真望着舞台的样子,心里挺感慨。
  举办它是应该的,且非常有必要,不然多个几年无缘瞧见这些位老先生了。
  到时候会是太多的遗憾。
  不过即便看着累,他最近还收到一些先生也想来鼓曲社试试的想法,可见先生们多么渴望舞台。
  至于累不累,没有一个在乎的。婋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
  张雅琴老太太唱完一个再返场给完东西,也终于在掌声中下台休息了。
  最后一个节目报幕,杨鹤同望着齐云成开口。
  鼓曲社这边,杨鹤同也在帮忙弄,平时当个主持人以及给老先生在后台帮个忙什么的。婋
  全靠齐云成不可能全部做了,更别说他自己也有事情忙。
  于是上台开口。
  呱唧呱唧呱唧!
  听见名字,剧场掌声忍不住往大了去,可大归大,依旧有理解不了的。
  婋
  观众不可能不诧异,今儿来的大半都是为的李树声老爷子。
  攒底变人,在过去场子能直接让人撂了。
  不过因为熟悉场子和演员,倒没有人会那样,更别说齐云成出场也是他们希望瞧见的。
  来到舞台之上。
  齐云成先鞠躬,紧接着做出手势让老少爷们安静一些,好听自己慢慢解释。
  沉下一口气。
  没耽搁,弦乐老师们弹奏。
  齐云成则熟练地拿起鼓毽子和板儿,开始打鼓套子。
  一套东西行云流水,他有着自己的风格,而且论气场还有对业务的熟练,哪怕身为年轻人,也不会看起来比老先生差到哪去。婋
  尤其表演风范,很稳,动作都看着那么舒服。
  鼓套子打完。
  一声脆亮的声音出现。
  ……
  ……
  齐云成此刻唱的京韵大鼓是一段不太常见的曲目,相比的耳熟能详,算不上经典,甚至老一辈艺术家演唱的
  也较少有人听过。
  但喜欢的也有,今天为了白派李树声唱这个的观众不在少数。
  因此他有点压力,怎么能比老先生,只能卖力气的来唱。
  可这让王蕙在侧幕看着就那么喜欢,
  当师娘的不断去夸,却夸的不夸张,云成打小学,天赋在鼓曲方面能数一数二。
  外加开办鼓曲社以来的演出,让他在这方面有了大成的味道。
  这种状态去教鼓曲学生们没有一点问题。
  郭得刚在旁略微点头,不过并不在意孩子的唱,他唱的怎么样还能不知道,在意的是鼓曲社开办以来云成变化很多。
  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会自己第一时间揽在身上,然后再去解决。
  有一点领导的感觉。婋
  要不说是个经理呢,锻炼了一些东西出来。
  关键孩子二十来岁,能接得住七十来岁李树声先生的场子,让观众默默去听,非常了不起。
  所以挺欣慰。
  而不一会儿,演员唱完,下面给出极高的喝彩动静。
  听见天津老少爷们的方言,齐云成忍不住乐,
  话音落下齐云成看向弦乐老师。
  弦乐再一响,踏踏实实给出力气和本事让观众喜欢。
  谁叫临时换人是他们对不住观众,哪怕现在退票,都得干。婋
  人家有正当理由。
  只是哪有人离开,虽然看不见李树声先生,齐云成他们同样爱得不行。
  一片一片的喝彩喊好。
  为此今天晚上,齐云成连唱了三个。
  三个不停歇的唱下来,年轻人也够呛,唱不是说,每一个字没一个词不光需要用力气发出来,唱腔以及声调也极其的讲究。
  所以过程当中师娘王蕙都亲自上来端水给孩子喝,喝完才进行最后的谢幕环节。
  谢幕一完。婋
  齐云成终于能够休息,待在后台缓一会儿。
  不卖力不行,万一真退票了,今儿一场可损失不少。
  再好的场子,也需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不然一直补贴钱,哪怕德芸这么大的基业也够呛。
  王蕙坐在孩子身边的椅子上,轻声开口,有点心疼的感觉。
  到底干曲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齐云成转头看一眼师娘,深深喘出一口气,婋
  看着孩子,王蕙下意识点点头,同时回想起刚才舞台上的表演后,更觉得没有他这么好的演员了。
  这么多年的学习,妥妥向着老艺术家的方向走去。
  而且没有一点弯路。
  也得亏郭得刚捧他的时候,没有替他接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然就没有现在的齐云成了。
  让他真正做到了有能耐,且去哪都是待见的。
  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齐云成肯定不会在外面过夜,连忙开口。婋
  说着就走。
  齐云成起身离开,王蕙则赶紧叫了一位助理开车送他。
  而孩子火急火燎的离开。
  王蕙站在鼓曲社的大门口看着走远的车子楞了好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管是对事业还是对家庭,他妥妥的一个好孩子。婋
  那一份心,放在哪都是热的。
  也是察觉到自己妻子的想法,郭得刚好笑一声,
  婋
  对于云成怎么来的德芸社,郭得刚向王蕙说过,但王蕙只是听说,郭得刚则是亲自把这孩子带进的剧场大门。
  2000年他们相声大会已经搬进小剧场有几年,可说是搬进小剧场,也是要什么没什么。
  好在那时候他能接活,外加身处燕京曲艺团,和于迁两个人时不时的能被派去郊区演出。
  演出完了第二天便来小剧场等观众,可惜天公不作美下雨了,一个没来,一群演员只能灰溜溜散场回家。
  郭得刚算走得快的,第一个离开。
  不过刚离开还没两三分钟,就瞧见了在屋檐下躲雨的齐云成。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附近的小孩儿,没多管。婋
  可这孩子要疯,瓢泼大雨的情况下,竟然直接从屋檐下向自己跑来,他虽然不认识,但不可能无动于衷,赶紧用自己的伞接去。
  接着转头回去剧场。
  这一回去,孩子几乎湿透了,张闻顺看见吓一跳,不管孩子是谁家的,连忙去后台拿毛巾好好给擦擦。
  擦完了一问,便有了后来一大堆的事情。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00551.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