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盛开一枝女儿花


小说:我还好微微笑  作者:笔落落梅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还好微微笑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9798.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且说刘佳慧还有一个妹妹,叫刘雨菲,也是一个美人,她喜欢李清照,李雨霏说,李清照的诗词,既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也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放达。
  她的一生,辗转飘零:父亲被贬,丈夫早逝,晚年孤苦……
  却挣破了时代和地位加于她的束缚,“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
  郑振铎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
  1084年二月初五,“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诞辰。
  938年后的今天,很想对她说一句:李清照,生辰快乐!
  婉约才女初长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山东章丘。
  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
  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令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享受美、驾驭美。
  从那些精致的文字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她天真的笑影,眉弯的浅愁,看那些曾经的优柔岁月随风飘逝。
  而她的那些怀念与倾诉,也终被每一个喜爱她人格与词作的人们所铭记于心。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锦瑟年华谁与度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
  一个人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
  18岁时,李清照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她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层楼。
  对爱情的热情执着,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相思、别愁之苦,尽在词中。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北宋历史以惊叹号悲情结束,南宋历史,在不安与纷乱中惨淡开始。
  自此,李清照的人生急转直下,平静如水的日子成过往。
  风雨乱世自飘零
  朝廷南迁后不久,即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
  之后,李清照写自己孤独寂寞生活的作品比较多,但是直接的悼亡诗词却很少。
  大概就像鲁迅先生所说,长歌当哭,势必在痛定之后。
  一个人若是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很难静下心来,将悲痛诉诸文字。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赵明诚去世一个月之后,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逃难。
  纵使尝尽生活苦楚,但有文字为伴,岁月凄凉,也从不绝望。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
  这本书著录赵明诚和李清照所见过的,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烟月无边人已去
  渐入暮年的李清照,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
  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
  她再婚又离婚,宁可坐牢下狱,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她吟出浓缩了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55年,李清照逝去,享年七十二岁。
  遗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至此,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永远高悬在了历史的星空。
  千古清雅照人间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她,本是一有兴趣才情、丰富含蕴的女子,不料时代弄人,遭逢国破家亡。
  她的感触,写出词来,就叫千载后人,为之无限追怀。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李清照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在她的心头不止是儿女情长,更有广阔的江河——这首诗,又何尝不是她人生的写照?
  能坐稳“千古第一才女”的位子,李清照不仅仅是有才,而在于她敢活色生香地活着;
  并把自己的情趣、韵味、品性都写进文章里,使得那些文字也获得了生机一般,有血有肉地昭示了其不凡的才情和不俗的气度。
  她从未因自己是女子,就甘于被庇护,被束缚,被定义。
  她的率真、敢爱敢恨和爱国主义情怀,让自己活成了大写的传奇。
  梁衡先生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还好微微笑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9798.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