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求月票,求订阅】


小说: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  作者:三色杯奶茶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3070.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聊天群。
  【管理员】方寒:“欢迎明太祖入群,另外的三位小伙伴还有些害羞啊,都没见到出声!”
  看到朱元璋瞬间秒怂,方寒呵呵一笑,倒也没有计较。
  朱元璋:“咱还是有些好奇,刚刚始皇帝所说,咱的身后事...”
  奉天殿里,朱元璋绕到龙椅上坐了下来,满脸都是疑问。
  莫说是皇帝,哪怕是普通人,对于后世发生的事都会感觉到奇怪吧。
  他更是好奇。
  当然,他所想的与普通人又不一样。
  若是能够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岂不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大明帝国岂不是可以发展得更好?
  天下百姓岂不是可以过得更好?
  若非嬴政提起,朱元璋也没想到这一茬。
  【管理员】大秦始皇帝:“嘿,现在知道认清现实了?朕还偏就不告诉你!”
  朱元璋:“始皇帝说的哪里的话,咱们同为皇帝,应当多亲近亲近才对!”
  杨广:“朕算是发现了,你这家伙真是不要脸皮啊!”
  朱元璋:“老杨你这话说的就有些见外了,能在聊天群中相遇,千古难寻的缘份啊!”
  【管理员】大秦始皇帝:“反正朕是不会告诉你的,你慢慢琢磨去吧!”
  怼了一阵新来的刺头之后,嬴政只觉得神清气爽,而后就再度陷入了闭关之中。
  杨广:“朕记得,有几位老群员是来自明朝吧,老朱你不如问问他们?”
  朱元璋:“哦?竟然有来自我大明的群员?是哪几位啊?”
  【管理员】方寒:“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好像曹正淳、岳不群都是来自明中期吧!”
  朱元璋:“曹正淳...岳不群...明中期?看来咱大明起码不是短命王朝,还有个前中后期!这样一想,咱就舒坦多了!”
  杨广:“喂,老朱你到底会不会说话,这不是打朕的脸么?”
  朱元璋:“哦,抱歉,忘记杨广你这位二世而亡天下的隋炀帝也在聊天群里了!”
  杨广:“哼,朕不与你计较,我大隋天下早已延绵万年,后世皇帝都已历经二百多代,早就不是历史上那短命的大隋了!”
  朱元璋:“哦?上万年的王朝?真的假的?你可莫要见咱是新人就诓咱!”
  杨广:“哼,井底之蛙!人祖创建聊天群至今已有近两万年,朕入群虽晚一些,但也有一万余年,早就成了不朽不灭的金仙!真是少见多怪!”
  朱元璋:“嘶,不朽不灭的金仙????”
  杨广:“朕是不想奋斗,只想着混吃等死罢了!这不算什么,你瞧瞧始皇帝,他是第一批进群的元老,现在比朕还要高上一个阶位,即将证道永恒大罗金仙了!”
  朱元璋:“果然是井底之蛙,咱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刚刚多有得罪,二位还请见谅!”
  听到杨广的话,朱元璋当即大惊失色。
  好家伙,这聊天群果然是神奇。
  竟然改变了两个短命王朝的命运。
  杨广的大隋都延续了上万年,嬴政的大秦自是不必多说了。
  朱元璋相信,这些都是聊天群带给他们的改变。
  见此,他瞬间就斗志昂扬。
  你二人不过是比咱早入群罢了,要是同时入群,还指不定谁胜谁负呢。
  现在啊,咱先低个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不过,这个场子咱早晚要找回来。
  杨广:“算了,朕不与你计较,你想知道关于大明王朝的事,找曹正淳和岳不群吧!”
  朱元璋:“哦?老杨,多谢了!”
  杨广:“群里难得来一个皇帝,朕才愿意与你多说几句!@曹正淳,@岳不群,你们俩就不打算吱个声?”
  朱元璋:“这样么?老杨,你真是好人!”
  杨广:“滚犊子吧!行了,朕下了,你慢慢玩吧!”
  朱元璋:“哈哈,有劳了!”
  曹正淳:“大明曹正淳见过太祖皇帝,关于后世之事,咱来与太祖皇帝说说吧!”
  见到杨广艾特自己,曹正淳不太情愿冒了出来。
  他可是知道,太祖皇帝可不太好惹,杀性极重。
  当初,太孙朱雄英早逊,再加上马皇后驾崩,没过多久太子朱标又薨。
  老婆儿子接二连三的死去,惹得老朱大杀特杀,开国元老们几乎被血洗。
  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
  空印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十五年。
  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事,因路途遥远,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以备急用。
  此事习以为常,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大怒,怀疑其中有弊,责令严查空印案。
  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官员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处以杖一百并戍边。
  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郭桓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
  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或、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通同舞弊,吞盗官粮。
  明太祖令审刑司拷讯,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发现除侵吞宝钞金银外,仅贪污税粮及鱼盐等即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
  于是,赵瑁等皆弃市,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者数万人。
  此案令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间。
  胡惟庸,定远人,早年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洪武六至十三年间任丞相,其间权倾朝野,专权结党。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胡惟庸等人死罪;
  十九年与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杀其余党,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
  蓝玉,定远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勇敢善战,功绩显赫。
  洪武二十年任大将军,二十年封凉国公。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其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当然,曹正淳曾经执掌东厂和锦衣卫,后面还曾担任过正德帝朱厚照的太师,了解过明初时的内幕。
  说来说去,太祖之所以要大杀特杀,也是无奈之举。
  当初太孙朱雄英八岁时逊世,太子朱标三十七岁时驾崩,以至于令太祖朱元璋伤心欲绝。
  没办法,他只能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让他继承皇位。
  但朱允炆是朱标的侧妃吴氏所生,并非太子妃常氏所生。
  虽然后来太祖朱元璋下旨,将侧妃吴氏扶正为太子妃,但毕竟常氏,也就是常遇春的女儿还有另外一个儿子朱允熥。
  如果太子朱标不死的话,太祖朱元璋绝不会动手对付蓝玉。
  虽然说蓝玉的性格比较张扬,很难被控制,但是蓝玉对太子朱标却是非常的忠心。
  包括蓝玉在内,这些开国勋贵们,都是太祖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家底之一。
  由于太子朱标的正室常氏是蓝玉的外甥女,也是常遇春的女儿,所以蓝玉算是牢牢的绑在了太子朱标的战车上面。
  但是随着太子的英年早逝,这种亲戚关系,也为蓝玉、为开国勋贵们带去了灾难。
  皇太孙朱允炆的生母吴氏与开国勋贵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太祖朱元璋觉得年幼的皇太孙掌控不了这些开国勋贵们。
  为了稳固朱允炆的皇太孙地位,以及为他更好的扫平登基之路,太祖朱元璋只好忍痛下杀手。
  此时,见到太祖朱元璋入了群,曹正淳不免回想起了这些事情。
  虽然,曹正淳已经今非昔比,早就如杨广一般,证得不朽不灭金仙之境。
  但面对前老板朱厚照的老祖宗,难免有些感慨万千。
  朱元璋:“哦,曹正淳,你给咱家讲讲,咱的身后事!”
  看到这个名叫曹正淳的家伙冒了出来,朱元璋倒是十分好奇。
  大明,后面发展成了什么样呢?
  已知,不可怕;
  未知,才可怕。
  既然这聊天群如此神奇,就连嬴政、杨广两个短命王朝的皇帝都能长生不死,开创万年不倒之皇朝。
  朱元璋觉得,自己应该积极融入进去,以获得相应的利益。
  他明白,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脑袋中的聊天群,对他而言,将会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那因为对手尽诛,帝国初立而刚刚冷下来的热血,也再度沸腾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又找回了几年前,与陈友谅生死决战时的激情。
  曹正淳:“三言两语也讲不清楚,咱还是将之前人祖的那份文件上传给太祖皇帝吧!”
  本来想好好跟太祖皇帝讲一讲,但他不知道对方现在处于哪个时间段,也不好直接询问对方。
  回忆了一下,曹正淳这才想起,之前人祖曾经上传过一份关于华夏历史的文件,名为《华夏上下五千年》。
  想到这里,曹正淳稍稍回忆并整理了一下,将那份文件提取出来,上传到群文件之中。
  “叮!群成员曹正淳上传了群文件《华夏上下五千年》,点击可下载!”
  直接上传文件多省事,靠嘴巴说,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朱元璋:“哦?行,咱先看看!”
  看着弹出来的提示,朱元璋瞬间明白,这就是对方所说的文件了。
  说完,他无师自通的点击了聊天群提示上面的链接。
  “叮!群员朱元璋下载了群文件《华夏上下五千年》!”
  “叮!群员何雨柱下载了群文件...”
  “叮!群员王磊下载...”
  “叮!群员刘海柱...”
  就在朱元璋下载了文件之后,另外三名新群员虽然没有出声,但动作都不慢。
  别的不说,看名字,华夏上下五千年,就来了兴趣。
  他们三人虽然不知道这聊天群的真伪,看群员们聊天都说的煞有其事的样子。
  现在,三人都保持着怀疑的状态。
  对于群中的一切,他们都极为好奇。
  暂且不说他们三人,且说朱元璋。
  就在朱元璋点击了下载之后,蓦然一股磅礴的信息涌入他的脑海中,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哼!”
  朱元璋闷哼一声,以手扶额,以缓解那膨胀得难受的脑袋。
  过了一会儿,痛疼渐消,他开始查看那些突如其来的信息。
  略过前面的历史不提,直接开始查看明本纪一卷。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即位,建国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
  以南京为应天府京师,开封为BJ。
  同年八月初二,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覆亡。
  洪武三年,杀中书左丞杨宪。
  洪武四年七月十一,傅友德攻克成都,平定四川。
  洪武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廖永忠率明军平定广西。
  洪武五年六月初三,傅友德大败元军,明朝平定甘肃。
  洪武六年,鉴于开国元勋多倚功犯法,虐暴乡闾,太祖特命工部制造铁榜,铸上申戒公侯的条令。
  洪武七年,太子太孙朱雄英出世,系太祖之嫡长孙,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外孙,太子朱标嫡长子,母孝康皇后常氏,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
  洪武八年,德庆侯廖永忠因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
  洪武十二年,贬右丞相汪广洋于广南,旋赐死。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左丞相胡惟庸被诛,太祖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直接归皇帝掌管。
  洪武十五年,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统治。
  同年一月六日,明军在云南昆明附近大败元朝军队,元梁王自杀。
  同年四月七日,蓝玉、沐英攻克大理,段氏投降,平定云南。
  同年五月初一,八岁的太子太孙朱雄英逊世,葬于紫金山。
  同年八月,马皇后因病而驾崩,享年五十一岁,葬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洪武十八年,郭桓案发,由于涉案人员甚多,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勾结,以‘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之罪,诛李善长全族。
  随后,太祖又下旨诛杀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名侯爵。
  一并株连被杀的功臣及其家属,共计达三万余人,浙东四先生,即刘基、宋濂、章溢、叶琛亦不能免,并颁布《昭示奸党录》。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于当年八月葬于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同年五月,太子朱标次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被太祖带至身边调教,以继皇位。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锦衣卫指挥蒋密告谋反,史称蓝玉案。
  此案牵连到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
  建国时的功臣们因此案几乎全亡。
  此后,太祖又颁布《逆臣录》,诏示一公、十三侯、二伯。
  洪武二十七年,太祖杀江夏侯周德兴以及颖国公傅友德,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功的定远侯王弼亦被赐死。
  洪武二十八年,开国六公爵最后一位仅存者,宋国公冯胜被杀。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太祖朱元璋崩逝于应天府皇宫内,享寿七十岁,在位三十一年。
  与已故的妻子马皇后两人一起,长眠于紫金山孝陵。
  同年同月,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于次年改元建文,其登基之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应天府,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同年同月,朱棣即皇帝位。
  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于北平府。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XZ实行****的政策。
  外交上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上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营建BJ紫禁城等。
  其在位二十二年,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BJ等行为,皆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永乐二十二年,其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
  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
  随后,太子朱高炽继位。
  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
  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检,思宗朱由检。
  大明一朝,自太祖朱元璋自应天府登基以来,初期建都应天府,成祖时迁都北平府。
  传十六帝,至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攻破北平府,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
  自此,大明正式灭亡,计二百七十六年国祚。
  随后,清军入关,闯王李自成兵败而死,汉人再无抵挡之力。
  自此,华夏进入了除蒙元之外,第二个由异族统治的时期。
  “混账东西!”
  看到这里,后面的事情虽然还没看,但朱元璋已经怒不可揭。
  猛然一脚踹开眼前的御案,胸膛起伏不定,气得都说不出话来。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3070.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