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穷途末路


小说:明血1641  作者:种十八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血1641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84177.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朱慈烺正在有些焦急的来回踱步。
  他等待着寝宫的消息。
  脚步声传来,庄御医在一个小黄门引领下走来。
  朱慈烺端详了一下庄御医的脸色,心中立即平静一些。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太子妃这是喜脉。”
  庄御医笑的眼睛都快没了,脸上都是褶子。
  ‘多谢庄御医,有劳了,’
  朱慈烺回礼道。
  他心中安稳下来。
  他就怕一个,穿越过程中那啥,别是有些能力失去了吧。
  现在看,一切良好嘛。
  朱慈烺示意李德荣给了庄御医赏钱。
  他自己进入了卧室中。
  刘薇含羞带怯的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笑着坐在她身边,伸出臂膀搂着她,
  “这次要辛苦你了,好生休养。”
  一旁两个女官含笑走出卧室,给夫妻两个留下独处的时间。
  在她们看来,太子太子妃两个感情好的很,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
  刘薇侧头依偎着朱慈烺,
  “臣妾也松了口气,殿下不知道,母后每月都是问此事,臣妾这两月都是怕了,每次去坤宁宫请安心里怯生生的。”
  朱慈烺哈哈一笑。
  唉,这个心理很多儿媳妇都有过的。
  也是华夏难念的经之一了。
  “这次不用怕了,好生将养就是了,”
  “那也说不得,阿爹说了,尽早生下一个男孩的。”
  刘薇皱着脸,很愁苦的模样。
  过了一关还有一关,生了女儿呢,不是嫡长子,怕很多人也不高兴的。
  刘薇当然感觉压力山大。
  朱慈烺无语,不过是十八岁的女孩,这也太压抑了吧。
  只是,这还真是这个时代的常态了,重男轻女,甭说皇室,就是普通人家也是如此。
  男孩可以入族谱,女孩算了,不能继承家业的。
  “放心,是个女孩,我也喜欢,都是我的娃儿,我会好好疼爱。”
  朱慈烺安慰道。
  这是他心里话。
  儿子又如何,都是不省心的货。
  还不如女儿孝顺呢。
  “殿下就是这么说,心里还是要个男娃儿的。”
  刘薇淡淡笑着。
  虽然朱慈烺这话让她心里好受些,不过她是不信的。
  朱慈烺伸手揉了揉刘薇的秀发,
  ‘真的,日后自知,有了女儿...’
  “这话不能乱说,”
  刘薇伸手捂住朱慈烺的嘴唇,
  “臣妾会生一个男娃的。”
  刘薇的表情很庄重,好像在发狠。
  朱慈烺...
  好吧,这事还是不讨论了,执念太深。
  两人在一起低声说了会儿话。
  外间响起了李德荣的声音,
  “殿下,军机处转来了蓟镇急报。”
  朱慈烺问询走出接过。
  刘之虞的报禀。
  清军已经于昨日从龙井关出了长城,进入了朵颜地界。
  也就是说,这次清军入寇结束了。
  朱慈烺松了口气。
  不容易啊。
  熬过去了。
  这次历时四个月的劫难终于结束。
  此前各处报来的损失就是伤亡了二十万余万人。
  被抢掠焚毁村镇两百多处。
  从蓟镇、京畿到山东西部一片狼藉。
  当然了,这次入寇的损失远远不及前几次。
  在辽东做的佯攻,还是起到了作用。
  否则就是过十万清军入寇,而不是这数万骑军了。
  而骑军也无力攻下城池,因此损失远远小于上两次入寇。
  但是,朱慈烺还是感到屈辱。
  几年来他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无法阻止清军将北京畿当做跑马场。
  不能不说辱没了穿越者的名头。
  他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建奴入寇,日后是大明主动征伐辽东的时候。
  辽东是必取之地,否则大明不会完整。
  ...
  过了几日,明军的损失报来。
  京营伤亡了七百余人,战马驮马五百余匹。
  蓟镇、辽镇、宣府等地边军伤亡五千余人,被攻破墩堡关口十余处。
  不过这些损失比起上几次入寇已经十分轻微了。
  崇祯在乾清宫接受了百官的道贺。
  君臣很欢喜。
  经历了上一次炼狱的经历,这次的损失算是不值一提了。
  “恭喜殿下,此番没有调兵北上,现在看来是明智之举,想来不会再有人风言风语了。”
  方孔炤拱手笑道。
  朱慈烺颔首。
  他的压力也很大。
  只要就在坚持不发出勤王令上。
  今天看来是无比正确了。
  否则又是一个杯具。
  “同喜,方卿家,此番过后,攻守易势了。”
  朱慈烺信心满满。
  以骑破骑,说明了野战骑军大明也是不惧,那就没什么可怕的。
  梦魇以去。
  周延儒等众臣也是向朱慈烺道贺。
  此时就是一直主张发出勤王令的谢升也得承认,这位殿下的坚持是太对了。
  幸亏没有调孙传庭北上。
  否则剿匪必遭重创。
  崇祯下令京中沐休三日庆贺,给京城附近难民发下米粮,一同庆贺这次大捷。
  朱慈烺把方以智招来,商议了大明京师周报报道这次战事。
  “我军大捷,京营边军合力击杀过万蛮狄。”
  “写几个我军将士奋勇杀敌的故事,嗯,可以连载嘛。”
  “要鼓舞我大明的军心士气。”
  ...
  朱慈烺提点道。
  以往朱慈烺也厌恶这种事,但是他现在身在太子位置上,就不那么想了。
  宣传战是必要的。
  是鼓舞军心士气的好办法。
  这时候不能放弃报纸这个媒介。
  “殿下放心,要相信我等的笔法。”
  方以智嘿然一笑。
  朱慈烺当然知道什么笔法,春秋笔法嘛,不过也随他们去了,他也没法事必躬亲。
  三日后他看到油墨香气未散的周报时候,喷出几口茶来。
  首先,明军是主动出击,给建奴迎头痛击。
  其次,击杀了建奴和蒙人五万余。
  好吧,轻松打滚翻倍。
  最后写的几个明将杀敌的小故事,朱慈烺看到的是大明版三国演义,其中章镇赫被写成了如同常山赵子龙般的人物,可以在建奴大军中杀个三进三出。
  这个春秋笔法可是震了朱慈烺。
  什么年代了,排枪打过去,赵子龙也得挂了。
  他希望略略吹嘘,这特么是狂吹不已了。
  咱不讲玄幻行不行。
  但是朱慈烺想了想,没有管他,而是下令刊印发表。
  现阶段能鼓舞举国上下的士气,提振军心民心,唉,说不得玄幻一下吧。
  朱慈烺下令京营、辽镇、宣府、保定等军折返京师休整。
  他会亲自入营探望。
  三月二十一日,大军折返京师。
  建奴第五次入寇被粉碎。
  双方都知道,大战在后面,必有一方会倒下。
  ...
  看着桌案前摆放的女人襦裙,淡黄色的褙子,玉钗,木屐。
  孙传庭哈哈一笑。
  真是小儿手法了。
  看到进攻官军大营的危险,李自成所部骂战。
  在营前粗口不断,甚至羞辱孙传庭的家中女眷。
  现在又送来女人的衣装,希望激怒孙传庭,让京营官军走出大营,主动迎战。
  孙传庭有些好笑,
  ‘李贼黔驴技穷矣。’
  ‘此贼病重乱求医,只有狂吠了,孙相根本不为所动。’
  陈明遇笑道。
  “不过是一些胡言乱语,指望这点手段就让本相失去理智,倾巢出动决战,简直可笑,我京营军卒不是这么糟蹋的。”
  孙传庭起身冷笑。
  ‘孙相,就怕李贼狗急跳墙,此贼逃跑可是一绝。’
  陈明遇提醒道。
  “嗯,命佟瀚邦的辽镇围住西南两处,不可让其走脱。”
  孙传庭立即道。
  北面三万余秦军已经迫近成都府,陕西总兵官尤世禄亲自统军。
  如果李自成退往成都府,孙传庭是求之不得,只要在后面追踪,和尤世禄南北夹击,流贼必然大溃。
  “下官遵命,孙相,先前朝中传来捷报,清军已经北返,我大军再无后顾之忧,现下李贼有难了。”
  陈明遇笑道。
  孙传庭捻须而笑,清军被击退,北京畿无恙,他再无后顾之忧,而流贼也没了最可能的臂助,李自成那就等着授首吧。
  ...
  “通晓贺珍,弃了资阳,全军和主力汇合,两日后一同攻击明军大营,此番只留下三日粮食,余者都焚毁了,本王要破釜沉舟。”
  说完,李自成猛地将酒碗摔在地上。
  “属下遵命。”
  李自成一身酒气,喝的双眼发红,眼神凶历,让人不敢直视。
  牛金星忙道。
  如今的老牛一脸的晦气,到了今日他再次体会什么叫穷途末路。
  全军只有半月粮食。
  要么击破官军,要么都特麽饿死。
  而现在军中开始士气低落,如果再有几日拖宕,可能出现营啸。
  毕竟谁也不想最后没了米粮,越是临近那个时候,这些陈年老匪们越是暴躁,哗变随时可能发生。
  因此他也赞同破釜沉舟,奋力一击。
  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
  “吴彪,你还敢来此吗,你个叛逆。”
  李定国狠狠盯着下首的一个男子。
  “将军,小的忠心无二啊,小的受创被官军俘获,差点没发热死在云阳,将军您看。”
  吴彪撕开大腿上的布料,露出一块狰狞的伤口。
  李定国看了看,这是火铳撕裂的伤口,却是难熬。
  方才吴彪进来,略略坡脚,看来落下了残疾,确是伤得不轻。
  李定国脸色缓和一些,吴彪是他十年的老兄弟,一向是他嫡系,虽然降了官军,他要斩杀却也于心不忍。
  ‘当时小的一心求死,只为抱了将军救命之恩,只是京营官军的幕僚官陈明遇探望小的,言称将军和李贼不同,未曾杀人盈野,军纪一向严整,因此孙相很是看重,有招安之意,因此让小的将养身体,’
  吴彪偷眼看看李定国,
  “现下义军困在资阳,粮秣不多,官军坚守不出,再有几日义军就要缺粮崩溃,因此那个陈明遇让小的回营告之将军,孙相有招安之意,小的不忍将军给李独眼陪葬,这才冒死潜回,往将军明鉴。”
  吴彪一再叩首,额头出血。
  李定国眼神一黯,什么是穷途末路,现下就是。
  十年来他对上官军从来不惧,胜多败少,这才有了张献忠麾下四大义子的名号。
  但是遇到了孙传庭,真是遇到了克星,从此再无一胜,接连败绩,野战不敌,守城被破,一路败退。
  他心里清楚,九成可能这次李自成要重蹈张献忠的覆辙。
  “将军,吴彪一向忠心,所言不无道理,您看。”
  嫡系手下赵禹忙道。
  李定国沉吟不语。
  赵禹忙给了吴彪一个眼色。
  吴彪急忙从怀中抽出一个信札递上,
  “将军,这是孙相给您的亲笔信。”
  李定国略略迟疑还是接了过来。
  他拆开看了几眼就信了是孙传庭的亲笔,无他,言辞大气,眼略开阔,非常人可比。
  “吴彪,我军降了官军,就怕事后痛下杀手,这等龌龊事朝廷可没少干。”
  赵禹替李定国说出了心里话。
  ‘陈大人言及,昔日闯塌天、张献忠等人都是巨寇,但是朝廷一一招安,闯塌天刘国能更是为国战死,而张献忠是自己反叛,朝廷从不曾亏待招安的义军,只是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野心太大,一再反叛,理亏者绝非朝廷。’
  吴彪这话倒是让李定国和赵禹无法反驳。
  别说刘国能等人投靠后真是独领一军,被赋予重任,没收到排挤。
  袁时中率军招安,如今是蓟镇总兵,麾下大军过万。
  就是张献忠在谷城时候也是如同土皇帝,甚至政务都是张家军自己处置。
  李定国经历过那个时候,不得不说当时朝廷颇为优容。
  张献忠自己野心勃勃,趁着建奴入寇再次反叛,和朝廷没什么干系。
  李定国起身踱步,他心里很乱。
  如果现在张献忠还在,各个老兄弟也在此,他不介意同生共死,问题是李自成一向提防他,他和部下就是李自成的炮灰。
  为这样的人赴死,太尼玛不值了。
  “陈大人言称,如果将军愿意留在国内,可以戍边,等同袁时中总兵官,如果将军不愿,可以南下出海,随同舰队讨伐南洋,可以和罗汝才将军协同作战,由将军自行决断。”
  吴彪继续讲道。
  “这是什么说辞,为何是南洋。”
  李定国终于发声。
  袁时中那是最好的例子,统领部下十多万招安,结果朝廷并未嫌弃,而是给予了蓟镇总兵官的要职,那里是抵抗建奴的第一线。
  李定国也曾羡慕过。
  吴彪提及袁时中,李定国就信了。
  这个例子太真实了。
  “陈大人,言称,吕宋的西夷人三年前杀戮我下南洋明人数万,当今已经下令讨伐,已经招安的罗将军将会统兵出海,将来攻取吕宋,允许其带领旧部在当地屯田,将军如有意,也可效仿罗将军。”
  吴彪看着有门忙道。
  李定国心中一动,他还是怕招安后被针对,因为以往的优容是因为还有大股义军在。
  而这次,李自成倾覆,再无大股义军肆虐。
  朝廷没了后顾之忧,谁知道有什么手段。
  这个南洋倒是一个去处,最起码不用在大明官场上受气,
  “你且好生讲讲。”
  李定国终于意动。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明血1641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84177.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