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初露峥嵘的国君


小说:春秋大领主  作者:荣誉与忠诚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春秋大领主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8000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国君宣布将补足之前拖欠的财帛;弥补非正常纳赋时,各个贵族自己出动劳役的补偿;善待国中孤寡老人。
  更劲爆的还在后面。
  他宣布,没有过来的贵族,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一概需要考核“业绩”。
  这算是一种立威,手段却显得相对温和。
  只要那些贵族一直正常纳赋,封地肯定能保住。
  一旦有哪些贵族出现拒绝纳赋或携带军队不符合要求,肯定要被惩罚。
  这是有的放矢的立威行为。
  代表的是国君会给予众贵族利益,眼睛里却容不下沙子。
  亲自过来的贵族不会有什么意见。
  毕竟,他们已经来了,审核“业绩”的事情与他们就没有关系。
  说白了,又是一次新君即位的站队而已。
  得到通知又没来,是不是不承认这位新君啊?
  等于说,没来的贵族站错队了。
  而站错误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很是合情合理啊!
  “君上有德亦有威啊。”智朔来到吕武边上,小声哔哔了一句。
  现在已经没人敢小瞧那位只有十三岁的国君。
  还没有正式登基,一系列的行为极度有章法,先拉拢了可以拉拢的贵族,又干净利索地对那些不卖面子的贵族进行一刀切。
  偏偏来的贵族是大多数,没来的只是少部分。
  国君这是与大多数贵族形成一个阵营,对少数的处理会显得很是轻而易举。
  任何时候,只要拉拢了大多数,一定是正确的。
  再则,栾氏和郤氏倒下,有大片的土地等待被处理,再加上处理掉一批贵族,能分的肉会变得更多,谁会不开心呢?
  这样一来,巴望着能多吃点肉的贵族,他们不会去为难国君,甚至渴望能吃到肉,会不断进行巴结。
  “君上可有谈及封地如何处置?”智朔问道。
  他这么问吕武,一点都不显得唐突。
  谁让吕武近期负责保护国君?
  再来就是,国君明显表现出对吕武的倚重,甚至是出现某种程度的依赖。
  对此,公族乐见其成。
  其余贵族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缺乏安全感的国君需要来自天下第一的保护,没什么好奇怪的地方。
  阴氏是新晋崛起的家族,会更好拉拢一些,也少了更多的恩怨纠葛。
  大家也认为国君是对吕武以往帮助的一种投桃报李。
  吕武摇头,低声说道:“君上从未谈及。”
  智朔有点怀疑,却无法进行质疑。
  栾氏和郤氏倒下,晋国的格局已经出现实质上的变化。
  光以数据来看,无疑是范氏最强,再来是荀氏、智氏和中行氏的联合,然后是阴氏和魏氏的联合。
  经过一场内战,暂时还难以进行正确的数据统计,大致上却能猜测出强者恒强的不变真理。
  本来就强大的范氏参与了南方和西边的平叛,作战过程有所消耗,得到得却是更多。
  智氏也是相同的情况。
  作为一路大军指挥官的吕武,怎么可能放过壮大阴氏的机会?
  智朔看向了会盟台边上的大军。
  这个满编军团来自多个家族。
  比例是,阴氏两个“师”,祁氏三个“旅”,羊舌氏和解氏分别两个“旅”,又有另外一些家族多则一个“旅”,少则三两个“卒”,给那么拼凑而成。
  阴氏有两个“师”不是关键。
  最为重要的是,包括祁氏、羊舌氏在内的等等家族,他们以前根本拿不出来那些兵力。
  而现在他们却是能拿的出来?
  只说明,他们在吕武麾下效力,得到了很大的利益分配!
  智朔不清楚阴氏壮大了多少,能从另外那些家族的获利得出一种判断,阴氏必然获利更多,才会喂饱那么多的家族。
  现在的情况是,公族要抱住吕武这支大腿,众多的家族也靠拢向阴氏。
  再加上国君明显倚重吕武?
  智朔要认清楚一点,对待吕武的态度需要改变,至少不能显得过于咄咄逼人。
  事实上,智罃已经做出方针,智氏需要拉拢阴氏来抗衡范氏。
  一旦阴氏站在智氏这边,等于魏氏也会亲善智氏,别提还有另外靠拢向阴氏的贵族。
  至于公族?
  他们这些家族对待公族历来只有一个态度,打压再打压。
  关于这点,智朔觉得自己需要提醒一下吕武,绝对不能坏了延续近百年打压公族的既定策略。
  目前的场合当然不适合去讲那些。
  他俩就站在一起,观看国君发表讲话。
  现场的站位其实是有讲究的。
  作为“卿”的中行偃、韩厥、智罃和士匄,他们站成一排,位于国君的右侧。
  公族的祁奚、羊舌职和另外一些人,站在了国君的左侧。
  现在并没有明定是左尊贵还是右,怎么站很无所谓,也就看不出国君是个什么意思。
  吕武、魏琦、智朔、士鲂……等等一些人,站在了那些“卿”的身后,成为第二梯队。
  更多的贵族只有站在会盟台下方的份。
  国君还在继续阐述自己的执政理念。
  除了之前提到的补足拖欠贵族的财帛、体恤民力和善待古老,加上了一个降低税赋。
  如果说前三条是对贵族有利,第四条则有点莫名其妙了。
  现在是春秋中叶,一国之君有权对税赋怎么制定提供意见,干这活的却是执政。
  另外,贵族怎么收税并不关国君的事情。
  毕竟,国君无权干涉贵族对自家封地的运营,是从律法到税收制定,还有很多种类,一律无权做主,顶多就是提个建议。
  纳赋倒是能干涉了,只是国君要通过元帅,不是自己去进行决定。
  智罃已经开始在频频皱眉。
  连带中行偃和士匄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倒是韩厥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表情。
  众“卿”的反应被国君看在眼里。
  他还有很多要讲的话,决定暂时先藏着,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公布。
  这里,他其实也是在弄险。
  没有正式登基。
  公布的事项也没跟众“卿”事先有过商议。
  要是有“卿”站出来反对,君权肯定是要遭受打击。
  然而,没有“卿”站出来反对,国君的弄险看似成功了。
  国君也是抱定自己刚回国,哪怕“卿”有意见也会暂时忍耐,才敢这么弄险。
  在“同”的盟誓,总得来说是成功的。
  光是有补足先君拖欠财货这一点,众贵族就感到十足的期待,一些有意见的地方也会选择先按耐住。
  怎么都要先把好处拿到手,是吧?
  智朔扫视了众贵族一圈,轻声说道:“君上深谙财货取舍之道。”
  这是嘲讽吧?
  姬周轻便地回国,手头上其实是没有什么财货的。
  他只有正式登基后,才能获得先君姬寿曼的遗产。
  而先君姬寿曼是一个疯狂敛财的国君,一再克扣贵族的财货,甚至大肆发展匠人事业。
  智朔有很多话没讲出来。
  比如,怀疑这一位年少的国君一直在关注国内动向,其中包括知道先君留下了很丰厚的遗产。
  吕武比较纳闷智朔怎么对国君会有敌意,不由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智朔。
  “我父有言,元戎非韩伯莫属。”智朔给出了答案。
  啊哈!
  一个出事只知道跑回封地当乌龟的“卿”会成为元戎???
  反倒是敢于任事的智罃,贪婪是贪婪了一些,只是明显贡献更大,却不受新君的待见?
  智罃总理国务期间,污点肯定是有,关键是从龙之功再加上评定国内的功劳,还是无法得到新君的承认?
  这个,姬周有点过分了啊!
  吕武没有半点假装地露出意外的表情,说道:“属实?”
  智朔看到吕武的反应,反问:“武不知?”
  为什么要知道?
  吕武是跟国君相处比较多,不代表国君什么话都会对吕武说。
  另外,韩厥在这一次动荡中的表现真的够差劲。
  这么一个出事了只想着自保的人,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国君看重的?
  只因为韩厥不贪婪?
  并不是。
  或许,国君觉得韩厥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并且跟公族的关系也比较近吧?
  跟公族的关系应该是国君最为看重的地方,要不真解释不了为什么新任元戎会是韩厥。
  智朔观察了一下,发现吕武是真的不知情,给他自己整懵了。
  而吕武满心思觉得国君很有意思。
  韩氏在卿位家族中的实力只能说一般般,拿什么来压服范氏和智氏?
  再看韩厥一贯的行事作为,没有半点亲近公族的迹象。
  如果国君想用提拔成为元戎的做法拉拢韩厥?
  吕武觉得国君的算盘绝对是打错了。
  当然,吕武才不会将自己的判断说出去。
  他现在比较在乎的是,接下来卿位会怎么进行安排。
  盟誓结束后,又是进行了三天的逗留,队伍才开拔踏上前往“新田”的道路。
  只是花了三天,他们来到“新田”的南边郊外。
  经过一场大乱的“新田”却比以往更加繁华。
  这是有太多的贵族聚拢到“新田”这边,给带来的一时繁荣。
  之前没有去“同”参加盟誓的贵族,他们以最谦卑的方式对国君进行迎接。
  国君却没有丝毫的客气,见都没有接见一个。
  他被众多的战利品给吸引了。
  那些战利品不是对外征战所得,是来自栾氏以及郤氏。
  吕武得知智罃和士匄也早早将战利品进行处理,吊着的那颗心给放了回去。
  相比起吕武的“公正”,智氏和范氏的操作有点过份了。
  有小道消息在传,智氏和范氏几乎搬空了自己的战区,是那种连人带物能带走就带走的干干净净,留下了满目的疮痍。
  最主要的是,智氏和范氏将好处都放进了自己的腰包,跟随他们作战的中小贵族只被意思意思。
  相对比较起来,吕武可是严格地对跟随自己作战的中小贵族,执行了应得的六成分利。
  当然了,吕武的“公正”是建立在,先拿自己所想要的那些,再进行分配。
  凡事就怕有个比较。
  比起智氏和范氏的贪婪,阴氏的吃相就显得好看太多了。
  国君象征意义地看了战利品的“礼单”,没有进行什么较真。
  这个是他必须做的一种妥协。
  毕竟,他没跟“卿”商量就制定并公布了一些行政决策,没有“卿”反对,其余贵族也没多说什么。
  再去计较很难扯得清的战利品分配?
  恶了几个“卿”不提,得到好处的中小贵族肯定也会产生意见,甚至公族都要不待见。
  到了“新田”之后,国君没有入驻宫城。
  同时,他否决了“卿”提议立刻举行登基仪式的建议。
  一副要给存在异议的贵族,有反对机会的作态。
  这很皿煮啊!
  却搞得所有人都觉得尴尬。
  吕武对国君住进自己家,没有半点觉得荣幸的地方,甚至有种被架起来烤的感觉。
  “中行偃对韩伯为元戎并无异议,中军佐当由中行偃或智伯出任?”国君像是在闲聊那样。
  吕武因为有保护国君的责任,人在家中也是全副武装。
  按照道理来说,中行偃之前是上军将,元戎栾书以及中军佐郤锜全死了,是该由中行偃出任元戎的。
  只是,中行偃有弑君嫌疑,明显不受到国君待见。
  这一点,从国君直接喊中行偃全称,提高韩厥和智罃却用敬称,能看得出来。
  吕武看到国君在等待回应,开口说道:“君上不召众‘卿’定议?”
  这还是国君第一次跟吕武谈类似的话题。
  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国君说道:“此处仅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吕武却不那么看。
  这位国君的城府太深,不缺少主见,肯定早就心中有决断。
  看似在闲聊,极可能是在试探。
  吕武沉默了一小会,说道:“君上早早登基罢。”
  现在就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局面。
  再来,晋国已经小半年没有国君,各个诸侯国无不侧目。
  晋国想要恢复正常,需要先有个国君来着。
  有什么决定,到时候才符合正式的流程。
  “我以为智伯可也。”国君自顾自继续往下说:“中行偃仍然为上军将,范匄为上军佐;士鲂可为下军佐;魏琦任新军将,祁奚为新军佐。”
  啥???
  公族出任卿位,范氏、智氏、韩氏和其余贵族,能同意?
  再来,什么时候晋国的卿位轮到国君全权做主啦???
  另外,好像少了对下军将的安排了吧?
  吕武看见国君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一颗心很不争气地加快了跳动的速度。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8000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