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凌空一炮,楚狂是谁


小说:全职艺术家  作者:我最白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全职艺术家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79243.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作为第一部以古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天朝小说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流传最广的一百二十回为例:
  故事前七十回以流畅笔法逐一引出各个英雄,起承转合仿佛浑然一体,每个英雄人物的出场并不以刻意的时间或者地点介绍做引,在叙述故事对同时,作者还能不留痕迹地无缝对接。
  直到小说第七十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前文的所有线索汇聚成一条线,百川归海,宏大的故事线由此向前推进。
  而此刻的蓝星。
  当前赴后继仿佛无穷尽也的读者们相继买到《水浒传》并打开阅读,很多人脑海中泛起的第一个念头是:
  这本书和《西游记》很像!
  当然不是剧情亦或者题材上的相似。
  主要是因为《水浒传》和西游一样都是古体文叙事。
  不过《西游记》当初是分了两个版本,读者也可以看现代版。
  不像《水浒传》只有古体文叙事的版本,只是一些生涩拗口冷门的用句被系统给替换成了大家都能看懂的方式。
  再多读一些,读者这种感觉更加深刻:
  这本书和西游,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确有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
  比如开头提到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同样的概念楚狂在《西游记》中就准确提到过:
  猪八戒的变化是三十六天罡,孙悟空七十二变就属于地煞。
  映照《水浒传》开局一百零八位魔君转世的说法,很难不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乃至遐想。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楚狂对这本书的野心,是复制西游的奇迹?
  意识到这一点,很多读者的阅读心态变了,从单纯的精神享受,到有了边看书边认真探究的心思。
  在这样的探究之下,故事内容也没让读者们失望。
  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故事走向被引出的同时,也带动了读者的热血!
  渐渐的有人体悟到楚狂老贼的用意:
  开篇洪太尉放走一百零八颗魔君妖星,应该就是全书的最大伏笔了吧?
  漫天的魔君和妖星,鲁提辖又是对应的哪一颗?
  那个因蹴鞠而平步青云的高俅高太尉又将扮演如何角色?
  这些答案尚未可知,剧情却仍在读者们津津有味的阅读中继续,那些天朝人民耳熟能详的故事也在这個世界弥散出文字的香气。
  大闹五台山!
  大闹桃花村!
  火烧瓦罐寺!
  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一路潇洒自如无法无天,看的人热血沸腾畅快不已!
  与此同时。
  林冲也在这酒肉和尚的故事线中被引出。
  误入白虎堂,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不敌纨绔简单的陷害栽赃。
  高太尉是何许人也?
  窥一斑而见全豹,见一叶而知深秋。
  故事的起承转合毫无痕迹,剧情上一气呵成,人物串联在一起推进,每个角色的命运发展都在不知不觉中扣住了读者的心神。
  好书!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们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成为废寝忘食的阅读者。
  而最快的阅读者,已经看到“林冲雪夜上梁山”。
  ……
  百万字的书,一两天不敢说消化内容,起码读完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本书的真正起飞还在第二天。
  星空网上。
  大批已经读完全文的读者高唱赞歌!
  楚狂老贼又一次在赞歌中成了楚狂老师!
  “恭喜楚狂老师,终于创作出一部可以比肩《西游记》的作品,同样的古体文叙事又同样的回味悠长,两部都是神作!”
  “楚狂老师威武霸气!”
  “书确实是少见的好书,但书中那些被称为好汉的人却未必是好汉,我觉得这是楚狂对于古代社会现实残酷到鲜血淋漓的刻画。”
  “只有我觉得这书三观不正嘛?”
  “那要看你以什么角度读这本书了。”
  “我觉得是根据读者心理年龄来的,心理年龄比较小的最幸福,他们会看到一个武侠的梁山;成年人大概能读出一个厚黑的梁山,太多的波诡云谲;我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看水浒就是一个地狱,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变成鬼,没有轮回没有解脱且永远出不去的地狱,所以我常常感恩可以活在当下的时代,但不能忘记那些时代啊,需要楚狂用这种方式提醒大家,历史都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我觉得不仅仅是前车之鉴。”
  “哪怕在当下,我们的世界,也有水浒的影子,人只有变得聪明变得强悍,才能活得更好,这道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成立,因为楚狂的某本书里提到这么一个概念,我深以为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此乃奇书!”
  “看天罡地煞纷折于方腊之战,不免心伤;至吴用花荣自缢,不觉泪湿;至徽宗无道,放任奸邪,不由嗟叹,又是一个经典的楚狂式结局。”
  “几乎团灭。”
  “杀人放火受诏安。”
  “这个故事的隐喻有点深啊。”
  “奇怪的是没人闹腾,大家好像习惯了老贼这种处理方法,老贼现在算是对我们读者们pua成功了。”
  还真是。
  结局这么楚狂都没人喷,反而引发读者们纷纷夸赞,真是奇了怪了。
  同样是对于这个结局。
  最引发大家感慨的人物其实主要集中在两个人身上。
  一个宋江;
  一个鲁智深。
  前者是坑了弟兄的带头大哥。
  后者是被读者们广泛认为最有资格称“好汉”的人物。
  “钱塘江上潮信起,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句话出自《水浒传》的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前的一句偈语,全文是: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生死交汇之际。
  鲁智深大彻大悟。
  不知道读者悟了几分,只知道很多人读到此处,都忍不住呢喃: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第三天。
  多家媒体都发布了关于《水浒传》的书评,且很有默契的避开彼此,讨论的内容竟全然不同。
  有人在聊宋江杀阎婆惜的事儿;
  有人在叹杨志卖刀的迫于生计;
  还有七星聚义的故事;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宋江遇戴宗潜龙入海;李逵斗张顺不打不相识。
  像是武松打虎的片段,自然更是焦点讨论话题。
  诸多书评中不乏大学教授文学专家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先看见一个英雄,但他的小动作让你怀疑他是贼盗,退后一步突然看见他身后有更高大贼盗,这时镜头拉远,是漫漫草莽的无边青天。
  这本书有俗气的真实、也有粗陋的通达。
  唯独不见卖弄自诩,明明楚狂的文笔可以更华丽。
  可最通俗的文字他也能把疥癞之疾写成皮肤之花,把野草写成香山植物园。
  市井之事简洁生动至极,草蛇灰线命运感丝毫不缺,凡是最惨烈之处,一定不铺排,一切之后是上梁山。
  梁山之后呢?
  这个世界越来越疯狂了,李逵都可以做判官了,直到最后两页,楚狂才为读者们给出一个宣泄的出口与上升的空间:
  钱塘潮信来,我竟是我了。
  在荒谬人世面前,杀人放火也不易啊,鲁智深大彻大悟的时候,不知道其他一百零七位是否也活明白了,或者死明白了。”
  毕竟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这本书接地气到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喜好趣味。
  通俗文学通俗文学,这本书在文学性和通俗性上都做到了某种极致。
  还有人另辟蹊径,以特别的角度来解析这本书。
  最离谱的是一个书评人竟然做起了水浒世界的人口普查:
  “全书人物在六百个以上。总共写了七十六个妇女形象,其中略为提及不作具体描写的有二十九人,在具体描写的其他四十七个形象中,包括四名英雄人物,十八名正面人物,二十二名反面形象,三名仙女形象。还写了十三个具有道术神法的人物和四十多名级各类官僚形象。一百单八条好汉中,有近五十种职业出身。有七十七种姓氏;籍贯涉及现今的十四个省市;有三十六人因种种原因屈打官司,受冤狱之苦;有史进、林冲等十六名梁山好汉在出场时报了岁数,这十六人的平均年龄二十八岁……”
  书评不会写,就玩这个?
  不过这个统计调查倒是证明了银蓝书库的宣传没问题。
  这本书确实是史上最夸张的群像。
  至于之前宣传说《水浒传》是一部全景军事文学,这人也做了统计:
  全书写了六十四次战斗战役,前七十一回有三十二次,最大的战役双方出动人马有二三十万。
  写了梁山义军,朝廷官兵,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六个作战帅部。
  写了九场法师斗法的情景,二十六场间谍战。
  还写了包括冷兵器和火器在内的三十多种兵器。
  梁山泊进行了六次排座次。
  水浒不仅反映了一个从间世界,也反映了一个与人有密切关系的动物世界。
  写到虎、马、龙、蛇等四十四种动物,具体描述的有十一种。在梁山好汉的一百单八个绰号中,就有三十四个绰号用了十七种动物名称?
  这得统计多久?
  这哥们是书评人还是会计?
  ……
  就在这本书热度爆棚之际,林渊忽然接到了董事长的电话。
  对方一上来就开门见山:“我看水浒这剧情很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嘛!”
  董事长的嗅觉总是这么灵敏。
  林渊自无不可,不需要对方说他也有这个打算,《水浒传》是非常适合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
  而林渊并不知道的是。
  就在《水浒传》火遍全球之际,关于楚狂的某些讨论,逐渐变了味道。
  最初的节奏起源于极客部落。
  当年的部落太子爷凌空忽然发了这样一条长文:
  “最近看了《水浒传》,忽然有些感慨,楚狂真是高产似母猪,于是忍不住问一个打字速度极为离谱的朋友,如果让他也写小说的话,是否可以达到楚狂的写作速度呢?
  这个朋友笑着说:
  如果单纯的打字,他勉强可以做到,但如果考虑到构思等环节,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有人提前写好了内容让他抄。
  那么问题来了,楚狂的创作不需要构思吗?
  同样的疑问我想每个人都产生过,只是那些作品成绩的优秀,掩盖了很多早就应该拿出来好好讨论的细节。
  同时我知道——
  看到这里要有人喷我了。
  比如说我是眼红嫉妒报复之类。
  毕竟大家都知道我和楚狂有点恩怨,这波明显是故意抹黑。
  先别急着喷,把这段话看完。
  作为作家,楚狂的创作速度太不合理,他写书仿佛不需要构思,好像内容都是别人写好的,他只需要抄袭一样——
  这是我朋友的原话。
  朋友这句话点醒了我。
  我当然并不怀疑这些作品是楚狂从哪抄的,事实上我的想法更加大胆:
  比起楚狂抄袭这种言论,我更倾向于另一个可怕的猜测,其实所谓的楚狂老贼并不存在,他很可能是由某个团队打造出来的虚拟人物!
  为什么他写书那么快?
  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团队,且这个团队里有不止一位优秀作家在创作,最后他们的作品全部放到楚狂一个人名下,这样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创作速度这么快了?
  楚狂的粉丝肯定会说我胡扯。
  那我再问一句,如果我是胡扯,你们又如何解释,楚狂的小说,风格为什么总是差异那么大?
  因为他是天才吗?
  既然是天才那你又要如何解释,楚狂这个人物既然存在,他为什么从来不公开露面,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吧?
  因为楚狂不存在。
  所以楚狂不露面。
  这是我唯一可以想到的解释,毕竟楚狂不存在,所以与其造出一个假楚狂倒不如给他安排一个神秘人设。
  呵呵。
  这个灵感应该来自于真正不爱露脸的影子吧?
  不过也是难为羡鱼和影子了,要配合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表演。
  什么三基友啊。
  都是营销手段罢了。
  真正真实存在的羡鱼和影子,一直在为楚狂这个虚拟人物打掩护,所以才从没有人敢这么怀疑。
  毕竟谁又愿意相信:
  羡鱼和影子这两位神一般的存在,竟然会配合并不存在的楚狂,撒出这么一个弥天大谎呢?”
  楚!狂!是!假!的!
  疯狂的猜想,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偏偏开炮的是凌空,极客部落的大人物,这个博文短期内阅读数爆表!
  很快就有人转发到了博客上面!
  短短一时间,业内震动,全网震动,全国震动,楚狂老贼是集一个团队之力,打造出来的虚拟人物?
  这个说法听起来太可笑——
  偏偏凌空给出的论据,又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
  ————————
  ps:这段的灵感来自于很多年前的方舟子韩寒事件。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全职艺术家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79243.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