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均衡之道


小说:奋斗在五代末  作者:有点混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奋斗在五代末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72236.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我想让你担任衙内指挥使,执掌我麾下二百牙军,兵力虽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也算是我的私人亲卫,轻易不会上战阵,你就跟在我身边好好学习战阵知识,顺带用这两百牙军小试牛刀。”
  李重进对三子的安排不可谓不周到,他不想让三子遭遇风险,又要让三子有可以历练的地方,这新组建的牙军正是最佳去处。
  为了给三子构筑一个良好的历练环境,李重进是煞费苦心,这两百牙军里有不少是当初护送李延庆南下滁州的老熟人。
  对于父亲的提议,李延庆并不意外。
  李延庆是正儿八经的文官,想投笔从戎可没那么容易。
  摆在李延庆面前的有两条路,其一就是大大方方地向朝廷提交文转武的申请,争取朝廷的批准许可。
  其二就是绕过朝廷,直接加入节度使的私兵,也就是牙军。
  第二条路是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也是最安全的。
  “阿爹的安排很是妥当,孩儿并无异议。”
  话虽如此,李延庆心中还是略微有些小遗憾,他知道自己此行大抵是难上前线了。
  男儿大多有一个战场梦,李延庆也不例外。
  但李延庆背负的太多,他的身份不允许他以身涉险。
  事情谈妥,李重进脸上浮现笑容:“好了,先吃饭,一会还要接着赶路。”
  ......
  显德四年的春天注定是一场多事之春。
  同一天中午,当朝首相范质正在政事堂的耳房里用餐。
  陪同用餐的,是当朝侍御史知杂事张湜。
  这半年来,靠着范质的扶持,张湜在御史台办成了重要几桩案子,渐渐站稳了脚跟,与范质的关系也是愈来愈紧密。
  张湜是个很有想法的官员,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进入政事堂,一展他心中抱负。
  顺带,还能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执之位。
  嗯,当宰执只是顺带的,绝非主要目的。
  张湜这当小姐还要立牌坊的性子,范质是一清二楚;张湜相当宰执的野心,范质心里也是门儿清。
  但范质无所谓,最起码张湜能干事,还听话,是条听使唤的乖乖犬。
  至于张湜以后能否实现他的野望,范质既不在意也不会施以援手,全看张湜自己的造化。
  张湜今日陪同范质用餐,顺带汇报最近的工作状况。
  “翰林院今日已经完成了对刑统的审核,下一步,便是交由国子监雕版印刷,并在全国施行。”
  张湜这几个月最上心的,便是刑统一事。
  刑统由前大理寺卿剧可久编写草稿,再由张湜润色,最终交由范质批阅。
  至于翰林院的审核,那只是最后一步的表面工程。
  若是这大周刑统真能在全国施行,那他张湜头上就能多上一笔大大的功绩,对他日后高升极有益处。
  在张湜多次催促下,翰林院在今日终于是完成了最后一步的审核。
  张湜已经迫不及待准备收割功绩了。
  范质慢条斯理吃了两口饭菜,放下筷子:“翰林院这次不算慢,国子监那边只要招呼一声就好了,但现在问题并不在这两处地方。”
  经历过贪墨贩书款一案后,国子监如今是唯御史台马首是瞻。
  张湜冷不丁被范质浇了一盆冷水,连忙问道:“莫非,是圣上?”
  范质轻轻颔首:“不错,圣上醉心于南征,这刑统一事恐怕只能暂且搁置了。”
  作为新编刑统的发起者,范质当然也想尽快见到新刑统的面世。
  只是如今的郭荣满脑子想的都是南下收复淮南。
  在郭荣看来,刑统固然重要,但却有碍亲征,毕竟新刑统损害了部分武将勋贵的特权。
  “那这得拖到什么时候去了。”张湜有些焦躁不安,他害怕新刑统会就此搁置。
  “不必着急,静待时机便是。”
  范质老神在在,丝毫不慌,他对周朝的军政详情,以及郭荣的那点心思算盘都了如指掌。
  郭荣所惧怕的,无非是新刑统会引起武将勋贵的反对,进而阻碍郭荣的亲征计划。
  不过周朝今年的秋税十分有限,郭荣的亲征势必不能长久。
  南下之后,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秋税至多只能支持半年。
  无论郭荣接下来的亲征是否顺利,半年之后郭荣都必须要归京。
  届时,郭荣要再度仰仗文官集团协助他收税,那也是范质再度提议新订刑统的绝佳时机。
  为了实现胸中抱负,郭荣离不开文武双方的力量。
  让马儿跑的前提,是让马儿吃饱。
  郭荣要想得到支持,就必须满足文武双方的需求。
  武将们所需要的,无非是官爵驻地,以及各种特权;
  而文官呢,不外乎就是功名利禄。
  但文武官员中也有一些特别的人,他们不但需要名利,还需要实现心中理想。
  譬如李重进,又譬如范质。
  这些特别之人的需求当然也很特别。
  李重进需要能发挥他领兵才能的岗位,嗯,他渴望有价值的人生,也渴望有价值的对手。
  而范质呢,他想要实现文官治国的梦想。
  毫无疑问,这些人的需求是非常难以满足的。
  偏偏这些人又拥有出众的才华,郭荣为了实现抱负不得不重用这些特别的人才。
  但若要满足这些人的特别需求,郭荣就必须要得罪另一批人。
  譬如李重进,他的存在挤占了不少青年武将的晋升之路,郭荣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借势压人,才名正言顺收回了李重进的兵权。
  范质想要颁布的新刑统,则极有可能得罪勋贵阶层。
  郭荣身为皇帝,作为均衡朝堂的天秤,他的职责,就是平衡文武百官的需求以及矛盾,从中寻找到一条治国的“中庸之道”,并让文武百官能够尽可能为他所用。
  范质提出的新刑统固然会得罪不少勋贵,却对国家有益。
  郭荣该做的,便是在满足范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新刑统带来的负面影响。
  亲征南唐,便是一箭三雕的好棋。
  收复淮南是郭荣的抱负,而战争又是武将勋贵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淮南来上一场大战,让武将勋贵们“吃饱喝足”,郭荣推行新刑统所遇到的阻力便会降到最小。
  借力打力、以势压人、转移矛盾,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统治者的必备技能。
  郭荣虽然道行还不是太深,但经过两年的修炼也算是上了道,用起来像模像样。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奋斗在五代末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72236.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