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361章 中华帝国辉煌15年和意大利的倒戈


小说:唯我独裁  作者:巡洋舰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唯我独裁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3025.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祝大象端午节快乐。
1910年财年,中华帝国国会上发布了全球各国的工业实力估测数据的白皮书,作为评估中华帝国的整体实力的参考标准,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工作制定比照对象。
白皮书主要参照欧美各国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中华帝国在特别渠道获得的情报作为辅助制定的。
美国,依然是全球工业生产总值最强大的国家。1909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为亿美元,德国为亿美元,中华帝国为亿美元,英国为亿美元,法国为亿美元,俄国为亿美元,意大利为亿美元,〖日〗本为9.86亿美元。
其中,中华帝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最快,从1900年开始,平均每年都以20%的速度猛增。这得益于中华帝国的国内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以及对高科技技术的大量实践应用所致,当然中华帝国发动对外殖民掠夺战争也是一剂强心剂,作用不可估量。
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原因是英国在中英战争和八国联军侵英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只有1905年的工业水平,倒退了五年。
另外发展迅速的就是〖日〗本。尽管〖日〗本遭到中华帝国的军事重创,其当时的经济已经崩溃。不过,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抗,导致美国大力扶植〖日〗本经济,使得〖日〗本在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极快。
不过,〖日〗本资源匮乏,又没有海外殖民地原材料来源和商品倾销市场,加上中华帝国的工业实力强劲增长,对〖日〗本工业的挤压力巨大,因此造成〖日〗本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总值并不高。当然,〖日〗本的9.86亿美元工业生产总值在中华帝国眼里算不得什么,但在〖日〗本人的眼里,这个成就是巨大的。
作为衡量一个工业固家工业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依然是钢铁和煤炭的年产量,中华帝国的白皮书中同样公布了1909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钢铁和煤炭产量。
另外,中华帝国连续两次在美国圈地卖石油,导致美国国内大量涌现石油开采公司,造成美国石油开采泛滥,原油的价格非常低。而中华帝国在美国保留了十二个大型油田的开采权没有出售,自行开采成本低,石油源源不断输往〖中〗国,所以国内没有必要开采本就不富裕的石油资源。当然,现在石油应用还不广泛,还没有达到取代煤炭的主导地位,因此就更没有必要了。
自1901年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登基后,中华帝国正式宣布成立。这个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统一的最后完成。统一后的〖中〗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原因是: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消除,统一〖中〗央集权,赶走了外国势力,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从俄国、〖日〗本、
英国攫取的几十亿战争赔款和从美国“抢劫”来的巨额石油资金所得,用于发展国内轻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国内六大工业基地的陆续建立完成,构成了重工业、轻工业的综合发展基地:国家铁路、公路网的打造完成,形成强大的工业运输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中华帝国的产业〖革〗命较晚,易于接受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华帝国在皇帝王辰浩的英明指导下以美国资源业模式和德国科技工业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中华帝国特色的工业发展模式取得巨大成功。
因此,19世纪最后五年,中华帝国快速完成产业〖革〗命后,到二十世纪前十年里中华帝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跳跃式地发展起来。1895‘
1910年间,钢产量由不到1万吨增加到2530万吨:煤产量由310万吨增加到5.4亿吨:铁路线由约100公里增到42万公里。冶金锻造业、机器制造业、造船业、电气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矿石开采业、纺织生产业都有迅速的发展。20世纪初,中华帝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了英国和法国,跃居世界第三位。
中华帝国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1906年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1895年,中华帝国有1个垄断集团(王辰浩的北洋重工集团),1900年增加到20个(王辰浩登基后为了笼络部下将一部分北洋集团产业分给心腹手下人经营),1905年约有1250。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表现出与德国不惜一战的态度,这促使德国上下对英国的恼怒达到了极点。德皇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候所说的“大多数德国人都反对英国人。”在这时看来已经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略显保守了。而英国也不在把德国仅仅当成是假想敌,而是真正的敌人来认真对付。1906
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军事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对德作战的合作可能,同时,德国总参谋部也在制定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计划。
可以说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已经都在准备应对双方爆发大战的可能,但是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一旦两大军事集团爆发大战,规模和时间都远超他们的想象。英国的军事家们认为欧洲重新洗牌所需的战争时间半年就够了,而德国的军事家们也对此赞同,也认为最多不会超过一年时间,德国就会把法国打趴下迫使法国再次割地赔款。
双方都认为同盟国和协约国这样军备竞赛下去,未来十年肯定得爆发大战,但是同样他们也没有预料到双方大战的时候已经临近了。
20世纪初,欧洲大陆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
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
偏偏中华帝国的皇帝王辰浩对这类事情乐此不疲到处煽风点火,给列强们之间制造矛盾。王辰浩不敢肯定一次世界失战还将凹旧年爆发,但他可以制造条件让一战爆发。因此王辰浩带领下的中华帝国政府分别在苏伊士运河、巴尔干半岛、北非摩洛哥地区给欧洲列强们埋下了炸弹,至于哪颗炸华先爆炸,王辰浩也不敢肯定但他会尽力去创造条件。
王辰浩很清楚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干预这场战争又成为必然。对战争的干预必将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王辰浩也就顺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上了导火线。
早在1907年,萨洛尼卡成为青年土耳其党人活动的中心,统一进步协会积极在马其顿各地建立支部特别注意在当地驻军的青年军官中发展组织,并着手在农村建立游击队。几天后,已转入地下活动的恩维尔帕夏得到中华帝国大批武器装备和经费的支持,亦宣布起义。
起义迅速席卷驻马其顿的第3军团和第2军团许多单位,不久统一进步协会就成了整个马其顿地区的真正主人。
7月20日摩拿斯提的穆斯林居民举行起义:23日起义军开进萨洛尼卡,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并通电苏丹,限期恢复宪法,否则将进军伊斯坦布尔。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感到大势已去被迫于24日宣布恢复宪法重开国会。
〖革〗命取得的初步胜利给人民带来了很大希望。但是,青年土耳其党人认为〖革〗命目的已经达到,满足于政府“监督者”的地位。苏丹及其政府安然无恙,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青年土耳其党人在〖革〗命后制定的纲领,只提出捍卫立宪政体、扩大议会权利、限制苏丹特权、全体奥斯曼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政治要求,以及发展商业、工业、农业的经济要求,对于〖革〗命面临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斗争任务提不出切实可行的纲领。
在1908年10月初,奥地利政府宣布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州,进一步动摇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威望。国内的封建宗教买办势力活动越加猖狂。萨巴赫丁的〖自〗由党和穆斯林同盟结成反对统一进步协会的政治联盟,导致1909年4月13日的反〖革〗命事件。
4月13日凌晨效忠于苏丹的首都第一军团的部分士兵发动叛乱。他们向议会所在地圣索非亚〖广〗场集中1沿途有不少宗教学者和学生加入。
叛乱者要求驱逐议长,取缔统一进步协会。
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满足叛乱者的要求撤换首相,并责令各省总督保护教法。
萨洛尼卡的统一进步协会立即向中华帝国求援。
20日,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海军陆战队以保护在土耳其境内的〖中〗国国民为由,出动一个陆战旅登陆土耳其本土,并同马赫穆德,塞夫凯特帕夏统率的部队组成“行动军”于4月23日抵达伊斯坦布尔。意大利支持俄国在波斯湾和黑海的势力,而俄国则支持意大利在北非的扩张。
英法俄三国协约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决定给意大利一些好处,让意大利攻击土耳其。因为土耳其跟德国走的很近,协约国希望双方内斗,以断了土耳其加入同盟国的念头。同时,给意大利好处,也是希望意大利能够加入协约国一方,至少也可以在两大军事集团作战时保持中立。
于是英法俄三国政府照会意大利,表达了他们的态度。意大利人向来是有奶便是娘,为了眼前的利益,于是跟英法俄达成了《马赛秘密协议》,首次承诺如果同盟国非正义侵略协约国一方,则意大利不会参战。
英法俄对此大为高兴,这表明他们的离间计划成功了。有了意大利的这个承诺之后,协约国的力量虽然没有增加,但是同盟国的力量却是被削弱了。
北非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是一片荒漠,经济价值有限,但战略地位重要。它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
旧1年在瓜分奥斯曼帝国波尔泰政府占有北非领地的过程中,阿尔及利亚(法国于1830年开始侵略逐步使之沦为殖民地)和突尼斯(1881年)成为法国的保护领地,因此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名义上的属地也归西方殖民者所有,法国准备以此为由兼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这一企图遭到欧洲列强,特别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对。为此意大利积极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与各列强达成协议和默契(于德奥两国结成三国同盟),承认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为了作好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的准备,意大利在1880年至1909年期间,不断向两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购买土地,积极扩充势力:派海军军官换上渔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沿海捕捞海棉为名,进行海岸测量: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传教为名,深入内地收集情报。
意大利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亚惨败的教训,不断窥测选择时机。
1909年9月,意大利利用动荡的国际局势和土耳其的严重困难,决定向的黎波里塔尼亚派遣海军舰队,并对土提出领土要求()。遭拒绝后于28日以当地意大利人受到伤害为由发出最后通牒,29日对土宣战,从海上炮击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地,战争爆发。
驻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土军仅有1个师约7000人,意大利则动员军队9万人,并以海军对土实施封锁,阻止其增调援军。29--30
日,意海军炮击土耳其伊庇鲁斯地区海岸城市普雷韦扎(今属希腊),并击沉土鱼雷艇数艘。三天后海军登陆部队炮击并占领的黎波里和图卜鲁格。
11日,意军人,72门火炮,由c卡内瓦指挥)进驻的黎波里,并在胡姆斯、德尔纳和班加西登陆,至月底占领利比亚重要滨海城市,但遭到阿拉伯部落军队和来自埃及、突尼斯等地阿拉伯志愿军有力抵抗,向腹地的进攻进展迟缓。
1910年5月,意军(10万人,飞机35架、飞艇9艘)发动大规模进攻,海军占领佐泽卡尼索斯群岛。
10月,土耳其国内政局不稳,加之巴尔干战争爆发,被迫求和。
18日,双方签订《洛桑条约》,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土耳其放弃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主权,恢复两地的旧称利比亚,并承认意大利继续占有佐泽卡尼索斯群岛。
由于当年意大利加入同盟国的原因便是跟法国在的黎波里殖民地冲突,如今意大利真正实现了占领该地区,法国也表示支持,双方的矛盾顿时消除。英国也很大方,表示不会追究意大利参与八国联军侵英战争一事,并愿意将意属索马里归还给意大利。这样一来,意大利跟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便烟消云散。反过来,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根本挡不住英国海军和法国海军的威胁,指望德国海军和奥匈帝国海军是不可能的,于是意大利政府就此开始倒向协约国一方。!。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唯我独裁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3025.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