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


小说:唯我独裁  作者:巡洋舰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唯我独裁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3025.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这两天的北京城人心惶惶。求小说网 qiuxiaoshuo.com这光绪扭不开孝道二字,强大的社会舆论不允许他废掉慈禧,尽管兵谏政变,光绪依然无法置慈禧于死地,顶多也像慈禧囚禁他一样把慈禧囚禁起来。
慈禧被关进了颐和园,光绪令她专心礼佛不得离开佛香阁半步,从此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被关了起来,她的后半生只能在佛香阁里度过了。
政变之后,光绪重获新生,还可以继续当他的皇帝。光绪终于扳倒了慈禧,但是却没有拿回应该属于他的权利。令光绪悲催的是,他不但没有得到更多的权利,反而连政变前他所拥有的皇权也都没有了。
造成这种结果,是光绪所意想不到的。扳倒慈禧没有给光绪带来任何喜悦反而让王辰浩成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中〗国实际的统治者。
王辰浩奉光绪的密诏勤王,光绪本想着不承认密诏,多次推脱成立内阁之事他不希望王辰浩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然而,王辰浩早有准备,他早就料到光绪会不认账,因此在政变时便通电全国将光绪的密诏公布于天下人,连各国驻华公使和领事们也一一通告,全世界都知道光绪为求不被废掉答应王辰浩让来组阁。
各国列强对于维新改革是持支持态度的,虽然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但是眼下清帝国绝大多数地区依然实行的是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列强们的商品根本无法在华销售。以前英法等国认为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就可以打破〖中〗国的封建经济,打开〖中〗国市场但是他们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后便意识到,武力是不可能的,〖中〗国反列强的力量庞大无比。而随着两次清日战争、清俄战争和清西战争后〖中〗力膨胀列强们不得不调整对华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列强期盼〖中〗国进行变法维新,只有通过清政府的变法维新,才可以打破原有的封建经济。责任内阁还是对皇帝负责,光绪试图想通过责任内闹来控制政权,这是王辰浩决计不允许的。
由于王辰浩掌握了京畿直隶军政大权,康有为等人也无法左右王辰浩的决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光绪成为名符其实的无权皇帝了。
王辰浩同手下人商议过后,决定在〖中〗国历代三省六部制基础上,参照美国三权分立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相关国家宪法,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并具备现代意义的国家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王辰浩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大体上都是根据〖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演化而来,因此没必要照搬西方政治制度。但是西方政治制度中很大一部分是先进的,符合当前〖中〗国的政治需要因此这部分制度予以引进。整体上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构想来打造〖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王辰浩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提出五省九部制,五省九部,意为九五之尊,象征国家最高权利。五省分别为立法省、司法省、行政省、
监察省和廉政省。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提名选举产生的帝国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理大臣: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的下级法院。监察权属于帝国合法公民,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帝国五省实施监督,防止权力腐化。廉政省以帝国廉政公署作为主要权利机关对帝国官员实施监督、反腐、倡廉,是对监察省的权利补充和牵制,防止监察省自身权利腐化。周复出任司法部大臣,伍廷芳副之。李鸿章出任外交部大臣,唐绍仪为次大臣。教育部大臣为蔡元培,商贸部大臣张赛,内务部大臣张枫,财政部大臣宋汉章,交通部大臣詹天估,国防部大臣王士珍,内阁秘书长阮忠枢,副秘书长杨士壤等,但凡国家要害部门的人士任命,都是王辰浩的嫡系人员担任,原来清政府〖中〗央的官员不是被提前退休,就是安排到偏远部门。
〖中〗央的人士任命激起了相当一部分清廷旧官员们的抗议,但他们也就只能抗议一番,在王辰浩的巨舰大炮面前,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出格的动作。王辰浩特意委任庆亲王奕kuang为内阁次大臣,给足了奕kuang的面子,让旗人子弟无话可说。奕kuang碌碌无为次大臣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但王辰浩给奕kuang以重金贿略,利用奕kuang在宗室和朝廷的地位,拿奕kuang去搪塞来自京城各方的旗人子弟。对于奕kuang来说,有奶便是娘明知道王辰浩拿他当枪使,他也不在乎,反而心甘情愿的为王辰浩做事,在奕kuang的弹压下,京中旗人子弟也闹不起来了,帮王辰浩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在王辰浩的武力控制下,经过十几天的整顿,王辰浩在北京确立了帝国〖中〗央集权和各部门的行政职权划分,帝国内阁组建完成后,标志着清帝国〖中〗央完成了变法改革。
王辰浩在北京城的一系列动作,各省督抚们都看在眼里,他们摄手王辰浩的武力,不敢对王辰浩的〖中〗央改革法案提出异议,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省督抚们已经准备好阳奉阴违了。
王辰浩太了解这些清末官吏们的心态了,他并不急于一时。如果现在就在各地推行新政的话,效果不会好到哪去,反而会激起地方督抚们的反制。王辰浩手中的武力可以灭掉任何一省的反抗,但是一旦爆发武力冲突,其结果是很难预料的。王辰浩不敢保证各省督抚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王辰浩不希望〖中〗国的国力因此而消耗。
在王士珍、阮忠枢、杨士壤、周复、张枫等人的建议下,王辰浩选择暂时安抚各省督抚官员们,然后分化他们,采取各个击破战术。
接着,王辰浩开始进行第二项计划。他以整编全队的名义,将各省地方上的新军、八旗、绿营、练军、民团等部队全部收编,然后开赴其他省份进行重新整编。
例如,湖北新军奉命调往山东,在山东济南府就地整编,主要职务皆由北洋陆军出身的军官担任,原来的军官则被送往北洋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深造,接受洗脑,直到绝对服从王辰浩的命令后才会准许毕业,再视能力和忠诚度分配给部队。
湖北新军调走后,前来换防便是山东的北洋陆军第九镇。第九镇进入湖北,迅速控制湖北各个战略要地,就地裁汰和整编湖北八旗、
鼻营、练军和地方民团。八旗兵战力最弱,直接被裁汰。绿营和团练的战斗力稍好,改编为地方治安〖警〗察部队、警备区执勤部队,或者改编为国〖民〗警卫队,亦或者改编为建设兵团,从事军队后勤工程建设,帮助地方政府修桥、盖楼、开路、筑坝等军民两用工程项目。
至于地方民团,王辰浩坚决取缔,并宣布禁止民间自行组织武装部队,剿匪的工作交给地方上的国〖民〗警卫队和〖警〗察部队执行。
就这样,王辰浩通过调换防务之机,将北洋陆军换防过去,不到三个月时间便控制了各省的军务。
王辰浩完成了第二步计划后,成功了避免了爆发内战的危机,兵不血刃的控制了各省。而各省官员们直到这时才明白王辰浩的真正目的,他们被王辰浩分化瓦解,被各个击破,结果再想联合起来已经不可能了,只能乖乖的听从王辰浩的命令。
好在王辰浩并不急于收掉他们手里的权利,各省官员们都还有利用价值,王辰浩希望通过他们间接的控制住各省,等到改革深入民间,形成一定的基础之后,那时王辰浩才会考虑这些官员们的去留问题。!。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唯我独裁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3025.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