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南宋“盛世。”【求追读,求各种票!】


小说: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作者:与东流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9754.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为了剧情的连贯性,本章是二合一章节,共计4200字,兄弟们不要说东流没有加更哦~】
  李饮冰脸上,此刻挂满了愤怒的表情!
  他和汪广洋重新走到一起,并不稀奇。
  东南的老牌世家,就那么几个,这些年来谁也奈何不了谁,甚至还互相通婚,形成了血缘关系。
  海贸一事,虽然触及了东南士族的根本,但争斗过后,李饮冰和汪广洋背后的大族,还是要继续合作,争取利益,哪怕只是虚与委蛇。
  这是阶级使然。
  不过看李饮冰这架势,摆明是动了真火!
  “我等世家都已经在明朝下注!”
  “海贸一事,就算你汪家被踢出局,那也是各凭本事,怨不得旁人!”
  “你怎么敢将大军的情报,私下递交给元廷?”
  “元廷若是南下,还有我等的容身之地吗?”
  李饮冰气得浑身发抖,第一次表现出真正的“忧国忧民。”
  还有忧自己。
  明军若败,元廷绝不会给东南士族继续当墙头草的机会,而是会将他们连根拔起,从东南的政治生态位中彻底清除!
  至于没了这群人,元廷该如何治理东南。
  这一点,更不需要担心。
  权力不会出现真空,只会不断转移。
  没了李家,汪家。
  自然会有赵家,王家,甚至是朱家,接过他们的位置。
  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无非就是换了一个剥削他们的对象,甚至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这些变化。
  无论李饮冰再怎么贪婪,他也不得不承认。
  从大明建立的那一刻起,东南士族就已经和大明,绑到了一条船上。
  而现在,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制造驶往新船的“小船。”
  甚至将来明军赢得天下,若今日之事泄露出去,哪怕是在大明,东南士族也将再无容身之地!
  朱元璋麾下那群开国勋贵,能活活手撕了他们!
  一想到这,李饮冰眼前一黑,踉踉跄跄,好悬翻倒在地。
  竖子误我!
  “这只不过是些许小事。”
  “李兄何至于如此动怒?”
  面对李饮冰的质问,汪广洋显得非常从容。
  不慌不忙的啜饮了几口茶,汪广洋捧着茶杯,慢条斯理道。
  “相关的情报,我都是派族中死士送去的。”
  “并且没有假借他人之手,而是通过元廷那边的关系,直接送到了王保保手里。”
  “就算要查,将来也查不到你我身上。”
  “放心吧,李兄!”
  “若你来找我,只是为了这等小事。”
  “那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汪广洋这副满不在乎,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作派,彻底激怒了李饮冰!
  “小事?”
  “你可知...”
  不等李饮冰说完,汪广洋便看向李饮冰,非常认真的强调道。
  “没错,这就是一件小事。”
  李饮冰怒极反笑,冷声道。
  “那在你眼中,什么才叫大事?”
  闻言,汪广洋终于放下茶杯,目光中第一次有了寒芒。
  “被人发现了,才叫大事。”
  “相信李兄是不会出卖我的吧?”
  “不过看李兄现在这副做派,就算告到了圣上那...”
  “你猜猜圣上是信我的多,还是信你的多?”
  闻言,李饮冰情不自禁的后退了几步,神情惊恐。
  汪广洋的语气很平淡,可李饮冰听在耳中,却是如蟒缠颈,倍感窒息。
  这个人...
  直到今天,李饮冰才感觉自己第一次真正认识了汪广洋。
  “李兄,海贸一事,木已成舟。”
  “再加上你们推波助澜,我也没有搅风搅雨的想法。”
  “但有些东西,祖祖辈辈都在你我这类人的掌控中。”
  “让我放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汪广洋闲庭信步,走到了瑟瑟发抖的李饮冰身边,轻声道。
  “当今圣上,以为什么都在他掌控中。”
  “还想扶持北方的士族,来和我们唱对台戏。”
  “北方的那群蛮子也配?”
  “我呸!”
  往地上吐了口口水,汪广洋像是要把这段时间被季秋算计的郁气,统统都发泄出去。
  “呼...呼...”
  很是慌张的喘息几声,李饮冰终于整理好了情绪,勉强道。
  “你这么做,除了凭白增加风险。”
  “对我等有何好处?”
  对,是好处。
  三十五万大军,十几代人的夙愿,几百年的耻辱。
  在李饮冰等人看来,俨然是一场可以利用的交易。
  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就算因为汪广洋泄露军机,多增添几万人的伤亡,甚至导致光复中原的梦想破灭,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当然有好处!”
  汪广洋的表情渐渐趋近于狂热,语气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市侩的商人。
  “李兄,你为什么老想着中原的事呢?”
  “或者说,就算真的统一了,对我等又有何益处呢?”
  “南宋时,我等大权在握,真正做到了与皇权共治天下!”
  “若是把北方的那群蛮子引进来,我等还能成就如此伟业吗?”
  “今日之态,何尝不是当年宋元之事的复现呢?”
  大口大口的咽了咽唾沫,李饮冰忽然感觉有些口渴。
  汪广洋,给他描绘了一副“宏伟”的蓝图。
  一副重现南宋“盛世”的蓝图!
  “只要大军能够僵持在淮水,甚至是黄河沿岸。”
  “我等在朝中,便要永受重用!”
  “元廷的德行,李兄你又不是不知道。”
  “等到将来元帝更迭,他们抢皇位都来不及,巴不得和我们握手言和!”
  “届时,军中的勋贵大都垂垂老矣,不复壮年。”
  “当然,当今圣上也是。”
  “要是不想司马之事,重现于今朝,圣上必定会对军中勋贵,进行一番清洗。”
  “李兄,你觉得到时候,该轮到谁,独掌朝中大权了呢?”
  汪广洋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李饮冰,大有运筹帷幄的气势。
  能说出这些话,不代表着汪广洋的心机,有多么深沉,智计有多么高明。
  仅仅是因为这套架空皇权,把持朝政,顺便再让怨种皇帝给他们背锅的操作,汪广洋和李饮冰身后的士族,已经玩过无数次了。
  甚至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只要条件充足,就能批量作业。
  家学渊博了属于是。
  “至于元军南下的事...”
  “李兄也不必担心。”
  “我已经联系了河洛的张家,齐鲁的王家。”
  “这两家在元廷当中,颇为势大,如今正在观望。”
  “只要时机合适,这两家人便会给元廷背后一击。”
  “无非就是要多花费一些时日罢了。
  看着明显心动的李饮冰,汪广洋不屑一笑,又端起了茶杯。
  为了维持自己“高深莫测”的形象,汪广洋还有一层目的,没有对李饮冰直说。
  那就是借元廷的手,除掉当今朝堂之上,最大的搅屎棍!
  对!正是季秋!
  一想到季秋,还有他那个贱兮兮的笑容。
  汪广洋恨不得把牙齿都要咬碎了!
  就是因为季秋,汪广洋想要找刘伯温兴师问罪,都找不到借口!
  在别人眼中,季秋那些事,都是刘伯温指使的,这不假。
  可是特么没有证据啊?
  刘伯温老眼一瞪,就说是朱元璋教的,汪广洋又能如何?
  而且汪广洋还听说,季秋如今还拜了李善长为师!
  一个刘伯温就已经让朝堂上鸡飞狗跳了!
  这再加上一个勋贵之首的李善长...
  这以后的日子,还能有好?
  听说季秋是东路大军的先锋?
  先锋好啊!
  汪广洋就不信了,元廷十几万大军,加上他的情报辅助。
  还整不死一个季秋?
  “我...回去考虑考虑...”
  李饮冰回过神来,打断了汪广洋的思绪。
  “那李兄,可要记得保密。”
  “不然李兄夜访我一事,将来怕是要说不清的。”
  一听这话,李饮冰身体顿时一僵,看着汪广洋得意的模样,冷哼一声,这才拂袖而去。
  汪广洋独坐堂中,手捧茶杯,自饮自酌,怡然自得。
  ......
  时间回到现在。
  “这件事,原样记录,告诉干爹即可。”
  “咱们还是考虑考虑,该怎么拿下襄阳城吧。”
  沐英率先开口,心照不宣的接过了话茬。
  元军增援,已成定局,在座三人都无力改变。
  索性交给后方的朱元璋去操心。
  更何况这些朝堂争斗,他们这些武人,虽然心中愤恨,但也不好涉及其中。
  闻言,邓愈也是深以为然。
  “确实如此。”
  季秋没有掺和两人的谈话,只是怔怔的打量着地图。
  半晌后,季秋忽然开口道。
  “邓伯。”
  “可知襄阳元军的统帅是谁?”
  没有任何迟疑,邓愈立刻不假思索的答道。
  “是王保保的弟弟。”
  “脱因帖木儿。”
  “这不是什么秘密,元廷那边半个月前就昭告天下了。”
  点了点头,季秋抱着手臂,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脱因帖木儿,这位正史中名声不显的统帅,跟他哥的表现差不多。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被徐达和常遇春揍得屁滚尿流,从河南一路被打回草原。
  王保保好歹还赢过一次徐达,而脱因帖木儿最大的战绩,就是砍了明朝过去招降他的使者...
  但能在大势尽去的情况下,依旧带兵,对抗明朝。
  这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而且脱因帖木儿初期的失败,也和元廷,或者说王保保,不重视新兴的明朝有关。
  但这一次,元廷中原方面的兵力,可谓是倾巢而出。
  再拿旧眼光来看待脱因帖木儿,那就着实有些看不起人了。
  好歹要给人家十五万大军一点尊重嘛!
  哪怕是十五万头猪,让季秋带着人抓,也得抓上十天半个月的不是?
  “秋弟。”
  “你随我先行一步,观察一下襄阳元军的阵仗。”
  “如何?”
  听着沐英突然的邀请,季秋果断的点了点头。
  军情有变,任何情报,都抵不过季秋和沐英亲眼看上几面,来的直观。
  邓愈身为主帅,不可轻离大军,沐英和季秋同去,刚好合适。
  见季秋答应的非常干脆,邓愈也不废话,严肃道。
  “速去速回,注意安全。”
  “嗯”了一声,季秋和沐英立刻行动,喊上崔兴和另外两名亲兵,便上马飞奔,朝着襄阳疾驰而去。
  襄阳城外,元军的军阵井然有度,遮天蔽日,笼罩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气势与森寒杀机!
  哪怕离着老远,季秋也依稀可闻战马的嘶鸣声!
  这就是横扫欧亚的大军,这就是曾经冠绝世界的大军!
  而季秋看到元军,居然在城外扎营之后,心立刻重重的沉了下去。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回去的路上,季秋一言不发,眉头紧锁。
  直到返回营中,见到邓愈,季秋才脸色阴沉的艰难道。
  “元军大部,都驻扎在襄阳城外!”
  此言一出,邓愈哪怕久经沙场,一时间也是颇为动容!
  身为名将,季秋能明白的事情,邓愈当然也明白!
  在城外驻扎,就意味着元军没想着一味防守!
  而是要和明军进行一场会战!
  季秋这一路大军的任务,是逆长江而上,一路北进,争取调动和徐达对峙的王保保,让他露出破绽。
  但同样的,元廷同样可沿江而下,经江夏,庐州等地,渡江直取金陵!
  元军唯一的阻碍,便是邓愈所率领的这十万大军!
  邓愈一旦战败,徐达势必要率军回援,不然金陵危矣!
  王保保又岂能坐视?
  邓愈看了看季秋和沐英,忽然语气莫名的开口道。
  “咱们这一路大军...”
  “看样子,貌似成了整场北伐的关键点?”
  “哈哈哈,副将军估计要憋屈死了!”
  被邓愈这么一打岔,帅帐内紧绷的氛围,顿时缓解不少。
  季秋也随之放松不少,还不忘对着邓愈打趣道。
  “邓伯,这下你不用操心襄阳城坚的事情了。”
  “啊?哈哈!”
  开了几句玩笑,邓愈这才有些唏嘘的开口道。
  “看样子,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季秋和沐英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抛开那种智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线的战争。
  冷兵器时代,双方大军在经过前期的调遣,试探后,最终只会朝着一个固定的结果,不断发展。
  这是双方主帅共同的选择,也是战争最直观,最真实的体现!
  那就是正面击溃敌军!
  再多的谋划,再多的算计,最终还是要为了这一步,进行服务!
  而现在,因为种种缘故,邓愈要做,并且能做的唯一件事,就是率领手中的十万大军,彻底击溃脱因帖木儿率领的十五万元军!
  放到一百年前,没人有勇气,敢说自己能够击败元军。
  成千上万的铁骑洪流,最终化作了横贯在欧亚大陆上的“上帝之鞭”,给整个世界带去了恐惧!
  如何才能击败这样的军队?
  一百多年后,季秋,邓愈,沐英,还有常遇春和徐达,乃至于大明朝千千万万的将士,向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用“魔法”,来打败“魔法!”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9754.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