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蜀汉就是个大染缸!


小说: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作者:牛奶糖糖糖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0621.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众所周知。“隆中对”是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诸葛亮的草庐中,那一夜,这一对未来的“君臣”颇有开创性、前瞻性的对话。看书喇也就是这番“隆中对”,让诸葛亮向刘备划定出三分天下的格局。如此前瞻、预判,不可谓不精彩纷呈。而鲜为人知的是,其实,除了诸葛亮外,还有两个版本的“隆中对”!其一,是沮授的“隆中对”。那是初平二年,天子还在董卓手里,袁绍刚刚吓走了胆小如鼠的韩馥,占据冀州,正在与公孙瓒争夺北方。是时的袁绍,还远不是北方的霸主。那个时候,沮授向袁绍提出了,属于他沮授版本的“隆中对”。先是是以富饶的冀州为根基,剿灭黄巾军、黑山贼、公孙瓒等势力,占据冀、并、青、幽北方四州。然后则是:——“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前期,袁绍的确是按照沮授的“隆中对”去走。定四州,一统北境。只不过…沮授那版本的隆中对中,“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袁绍的野心相悖。袁绍要做的绝不是一个公,他们老袁家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正是沮授这番“隆中对”,袁绍没有执行下去,硬生生的把天子让给了曹操,导致北方霸主的更替。此为三国时期,第一个流产,且最为可惜的“隆中对”!第二个,便是鲁肃。值得一提的是,鲁肃提出“隆中对”的时间,是在诸葛亮与刘备见面,提出隆中对之前的十年!那还是他第一次与孙权见面。孙权那时问他,“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鲁肃的回答是。——“汉朝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是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是有同汉高祖建立的大业啊!”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如果说,诸葛亮那“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占据荆州,进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势,待天下之变!那么鲁肃这“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就是——雄踞江东,进取荆州,待天下之变。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孙、刘之间,在战略规划上,在诸葛亮版的“隆中对”十年之前,就已经注定,荆州…是双方永远绕不开的一环!而此后,无论江东的大都督是谁。孙权始终奉行的便是鲁肃提出这一番“战略规划”!如今黄祖已灭,刘表不再…下一步的计划,没有别的,唯独一条——取荆州!至于借荆州给刘备,那是权宜之计。就好像他孙权不借,刘备就会给他孙权一般!鲁肃不过是让双方,让孙刘联盟彼此留下个体面罢了!而鲁肃,是老实人不假。可…他更清楚…荆州,东吴早晚还是要谋的,这是永远绕不开的一环。偏偏,现在…孙权要将他鲁肃提出的“隆中对”战略,做出一番修改…鲁肃能够理解。这是时势所迫…是逍遥津一败的战略后果,是湘水划界没有履行,是长沙、桂阳、江夏三郡依旧掌握在关羽手中,所带来的必须转变。如今的东吴太需要交州,作为战略纵伸和拓展!如今的东吴,也太需要交州的资源。何况,交州与荆南相连,现如今的局势,长沙郡被死死的握在关羽的手里,若取荆州,就不止是一个江陵的问题了。东吴必须能拓展出第二战场,第二战线,第二个大后方!呼…心念于此,鲁肃拱手道:“臣知主公,正如主公知臣…如今局势于我东吴不利,合肥一城,只要魏将张辽尚在,江东兵勇是决计踏不过去!”“而江东能破局之处,依旧唯有荆州!唯有那关羽关云长!荆州不得不取,然,曹贼势大,孙刘联盟却不能破灭,承蒙主公缪赞,提及臣的‘隆中对’,臣知主公绝不会放弃那‘隆中对’之战略,主公命陆逊取交州也是为了‘隆中对’中取荆州一隅,主公大志,骗不过臣!”言及此处…鲁肃按照孙权“隆中对”修改版中全新的思路,开始部署。“主公欲取交州,当先稳固曹、刘二人,北境张辽,暂不得取,当派重兵屯驻濡须口,此濡须口为水战,我军纵不得合肥,魏军也过不了濡须。”“至于荆州,诸葛孔明屡次向其兄长提及‘过继’一子,子瑜也屡屡告知主公,不妨趁此机会送他个顺水人情,如此这般,至少陆逊取交州,荆州不会给予交州助力!凭我江东之勇武,一年之内当定交州,之后…再图江陵、长沙不迟!”东吴的战略已经变了。现在的荆州已经不是一个“江陵”的问题,长沙是绕不过去的一环。——欲取长沙,必取交州!鲁肃版的“隆中对”战略没变,只是…在取荆州的问题上,做出了些许调整。而听到这儿…孙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知我者,子敬也!”鲁肃拱手,“当务之急,是让诸葛子瑜将一子过继给诸葛孔明,如此…南征交州,主公无忧矣!”而随着鲁肃的话音落下,孙权那碧绿色的眼眸凝起,他张口道:“这还不够!”“主公是想?”“孤闻云长有一女,名嫣小字银屏,年方二八,尚未婚配!孤长子登虽尚未及冠,却亦无婚配!孤欲派人向云长之女银屏提亲?荆州,权且当做吾子的聘礼,如何?”说话时,孙权的眼眸中释放出一眸奇怪的光芒。和煦中透着深深的寒意。就好像,这“联姻”远没有说的那般简单。鲁肃“吧唧”着嘴巴,他的眼睛先是连连转动,最终,他的眼珠子定了下来。——“主公此举名为联姻,却意在‘刘、关’二人那微妙的关系,此计甚妙!”闻言,孙权展颜一笑。捋着他那一小撮紫色的胡须,过了片刻。“哈哈…”“哈哈哈…”原本阴云密布的孙权,总算是会心的笑出声来。……关羽的手都在微微的颤动,他无奈的望着关麟的第一封答卷。他感到了莫大的焦躁和失望。而此时的关麟已经答完了第二封竹简。——“益州各郡,氏族囤积居奇,物价暴涨!当如何解?”这一道题,关麟答得又飞快。也就二十息的时间。他便将竹简阖上,照例推到最前。还是那意思…——我答完了,你们随便看。这次,张飞也不敢去看了,生怕又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答案…况且,上一道题的答案,尤自在张飞的脑门中,历历在目啊!哪有这样回答的。面对孔明提出的那“曹贼南下在即,凑不出抗曹之军资”的问题,哪有回答——“凑不出就凑不出”的道理?这是好好答题的样子么?这分明是胡闹么?有那么一瞬间,张飞琢磨着。——『孔明倒是想考这小子,可这小子未必好好答呀,孔明欲收这小子当弟子,这次怕是想多了!』反观关羽,他看到关麟打开第三封竹简时,提醒道。“云旗,此乃军师对你的考教,整个荆州、益州,多少人想成为他的关门弟子,却苦于无门,你能不能认真点儿!”关羽的语气有些冷冽,有些严肃。只不过。这话传出,关麟也不答第三个问题了,他直面关羽那冷然的目光,“父亲哪只眼睛看到,孩儿没好好答了?”这…关麟就是有一种魔力,他只要寥寥片语,就能刹那间点燃关羽心中的火焰。“这就是你的答卷么?”关羽将竹简砸在关麟的面前,“什么叫‘凑不出就凑不出?’你这是在好好的回答么?”俨然,关羽已经有些动怒了。诸葛孔明是他为数不多佩服的人。如今…儿子能得孔明的青睐,这是何等幸运,何等荣幸的一件事儿,乃至于这于关麟的成长,未来的前程亦是至关重要!可偏偏…云旗他!关羽的拳头已经握紧。只是,关麟丝毫不惧怕,他直接回答:“这便是我的答案,父亲若觉得不好,那大可不进行这次的考教?有杵在这儿的功夫,孩儿回去睡大觉,岂不更美?”“你…”关羽忍不住扬手。关银屏与张星彩吓了一跳…张飞眼疾手快,连忙拦住了关羽,“二哥,你跟云旗这小子叫什么劲哪?”关羽的胸口处不断的起伏,他怒气不减:“这‘逆子’是要气死我!”气氛一下子变得冷冽。此时的马良连忙给杨仪使着眼色,杨仪会意,当即起身拱手朝向关羽。“关公…”“杨尚书有话直言。”关羽伸手示意让杨仪说。杨仪这才张口道:“按理说,关公责骂四公子,下官本不该管!”“可…既是诸葛军师出的题目,用以考核云旗公子,如今又在考教之中,那无论云旗公子如何回答?关公都不该加以阻挠…或许,云旗公子的想法跳跃,下官与关公只是理解不到呢?关公总应该相信诸葛军师才是!”“说的是啊…”杨仪的话刚刚脱口,张飞就补充道:“二哥你消消气,不过就是个考核,云旗答得也不无道理嘛,凑不出就凑不出…那曹贼这不还没南下呢?这屁到门前,难道还能把活人给憋死咯?你们说,是不是啊?”张飞这话…话糙理不糙。马良最是通透,单单孔明出的这第一个问题…他就意识到,哪里是寻常的考教啊!这问题,怕是孔明自己也没有正确答案,云旗如何能回答的出来呢?而凭着云旗的性子,既知这题出的难,出的偏,没人能答上来,闹闹情绪,胡乱回答一番也是有可能的。这个…马良无奈的摇头。——『可惜了孔明如此部署,如此青睐…云旗的态度,怕是要错过这么一个好机会呀!』一时间,众人该劝的劝,该想的想。反倒是关麟,他依旧迎上关羽那冷凝的目光。“父亲还让孩儿答么?不让的话,孩儿就不答了,回了!”关麟作势要走。——『你这逆子,如此得寸进尺么?』关羽一言不发,只不过他的面颊再度变化,变得愈发难看。杨仪连忙劝道:“答呀,怎么能不答呢?”他一边说话,一边捡起那落在地上的答卷,笑着说道。“这已经答过两题了,只剩下最后一道了…”听到这儿,关麟朝老爹关羽一摊手,做出一副无辜状。当然,这在关羽看来,更像是示威!此时关麟…已经再度跪坐到竹席上,开始答最后一条题。而这第三个问题就有意思了。是益州初定,一干功勋、当地氏族向刘备请功,请求将所得的田亩、府邸都分给他们。那么问题来了,田亩是有限的,可请功的人很多,有刘备的“元老派”,有西征的“荆州派”,还有作为内应的“东州派”…这田怎么分?府邸怎么分?当然,诸葛亮的题目写的是十分含蓄的,可关麟太清楚这中间的弯弯道道,这中间的派系纷争了。历史上的蜀汉,之所以歇菜。抛开一个矿打九个矿这一条。单单内部的派系,就错综复杂。以关羽、张飞为首的元老派;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以法正、李严、孟达为首的东州派;还有类似于马超这种降将派,以及益州本地的自成一派。说起来,三国纷争才不过是魏、蜀、吴三家…可刘备手下,那何止三家?五家都有了!不夸张的说,蜀汉就是个大染缸啊!而事实证明,刘备也就是“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有一套,真要论及对各股派系的制衡,“孙十万”如果是‘最强王者’,那刘备最多是“倔强青铜”!别看孙十万统兵不行,可制衡东吴各股派系,玩的贼溜…这点,三个刘玄德绑在一块儿也没有孙十万这本领。最后的结果表明,刘备的“制衡”是彻底崩了的,崩盘的那种…乃至于,牵扯到历史上——吕蒙白衣渡江后,蜀汉一系列官员,一系列迷幻的操作!呼…轻轻的呼出口气。关麟收敛心神。那么,这道题该怎么答呢?关麟揣着下巴,竟陷入了沉思。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关麟“一番常态”竟然在思考,在深思!其实这个问题只是“蜀汉派系”这个大问题下的一个小小的分支。但,说到底…刘备能入主成都。个股派系都有功劳。可大家伙儿,跟着你刘备打天下,不就是为了田亩,为了宅府么,为了地位,再俗点儿,为了财富与资源嘛!于是,这分配…看似是个小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各股派系彰显地位的重要行动!这是一个蜀汉初期绕不开的问题啊!呼…关麟足足思考了有一刻钟,他方才下笔。关羽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捋着胡须,心里嘀咕着。——『总归,我这当爹的话,他听进去了一些!』张星彩则探着脑袋往关麟身前那竹简上去看,只是太远了,什么也看不见,她口中喃喃。“这道题很难么?”关银屏摇了摇头,“四弟答题哪会在乎难不难的?只看他有没有兴趣罢了…比如,当年合肥之战的考题,他就写了整整一首诗…”“什么诗?”“——虎啸龙吟震千里,江东碧眼尤梦惊……”随着关银屏的话,张星彩眨巴了下眼睛,她好奇的接着问:“银屏姐,这诗?什么意思啊?”这边厢,关银屏与张星彩在窃窃私语着什么。那边厢,关麟则在奋笔疾书。而随着杨仪捡起来那第一封竹简,他也委实看清楚了上面的答案。还真如关公说的那样。——“凑不出就凑不出呗!”——“根本没必要凑!”杨仪“吧唧”着嘴巴,他心里琢磨着。——『这位关麟公子,还真是语出惊人哪!』等等…杨仪好像想到了什么。他用极轻极细的声音,自言自语道。“没必要凑么?”紧接着,他想到了一种可能。如果…如果曹操离开汉中了,那“抗击曹贼”一事,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若是如此…那关麟这答案“根本没必要凑”…就没有问题了。可…曹操会离开汉中么?曹操会在什么情况下离开?想到这里,杨仪想到的只有两个字——襄樊!没错,合肥局势稳定的前提下,只有后方或襄樊出事儿了,那曹操才有可能离开汉中。可…曹魏的后方出事儿,如今并没有任何风声!那么…襄樊出事儿。仔细算算…襄樊还真的出了一些事儿,碧如那五千虎豹骑覆灭。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远远不够。襄樊战场,真正的主心骨是曹仁!是曹魏的那“天人将军!”只要他在…那襄樊就会稳如泰山,曹操就不会离开汉中,投身这边的战场。嘶…杨仪突然猛吸了一口凉气。他心头暗道。——『该不会是关云旗小子算到,那曹仁会有什么不测吧?』这个想法只是出现了一瞬间。杨仪就剧烈的摇了摇头。这太奇幻了!这怎么可能算到?恰恰,就在杨仪思虑的时候,远远北方那荆江之畔,暗夜如磐的襄阳城下。一个人影赫然出现在这里。他蓬头垢面;他浑身虚弱;他疲惫不堪;可他的眼瞳,却宛若被仇恨浇筑,始终泛着嗜血的寒芒。他以剑撑地,他仰面朝向襄阳城的城楼,他用尽最后一份力气,嘶吼着。——“速开城门!”——“本将军回来了!”……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230621.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