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冬至大封群臣


小说:大明世祖  作者:飞天缆车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世祖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4307.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转眼间,就到了冬至。
  冬至大朝如期举行,让整个南京皇宫热闹非凡。
  天还没亮,无数辆轿子,马车就从一座座豪奢的宅院出发,马车上点着灯笼,使得道路明亮。
  当然,灯笼的作用也在于识别官阶,武官给文官让位,低品给高品让路,一切的习惯和装饰,都具有不可言传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传统和潜规则,让冬朝的道路很通畅,几乎没有堵塞的情况发生。
  临近皇城的区域,此时已经灯火通明,有如同繁星点点汇聚成火龙,游去宫城。
  及至午门,众文武这才停下,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开始步行。
  自奉天殿至午门外,陈设着大量的仪仗、护卫,显著威严。
  百官闻鼓声于左、右掖门入宫,仪礼司奏执事官行礼,礼仪开始。
  这场冬至大朝会,格外的引人注目。
  众所周知,随着北京的收复,北直隶、河南等北方各省也陆续回归,屡屡战功的武将们,也胸怀憧憬而归。
  从淮安之战到收复大同,再到北京的光复,短短的绍武元年,就经历了许多事情,其中的封赏,也该有个总结了。
  而冬至大朝,就是对绍武元年的总结。
  以楚王为首的宗室藩王们,浩浩荡荡,伴随着天下的统一,那些流离失所流浪民间的亲王郡王们,纷纷被送到南京,规模超过了百人。
  当然,肯定有许多人心有余悸,隐姓埋名不想再来当宗室的也不少,多为郡王以下的一系列将军、中尉等。
  在列王之后,则是勋贵阶级。
  朱猛人高马大,虽然身着朝服,魁梧至极,一看就是武夫。
  而李继祖昂首挺胸,位居朱猛之后,身着朝服,气宇轩昂,浑身散发的浓厚的喜悦之情。
  在他之后,则是李经武,陈永福、尤世威、刘廷杰、闫国超、惠登相、赵光远等大将。
  众人喜气洋洋,散发着得意。
  一旁的文官们,则羡慕中又带着些许的嫉妒,但同样又有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高傲。
  男人们在殿前,而女人们则在后宫中面见皇后,有品级的命妇们全聚在坤宁宫,笑着奉承着。
  两位刚会跑得公主,青奴、稚奴则脚步欢快,笑声犹如一串串的风铃,得到了命妇们的一众夸赞。
  至于才一岁多的嫡长子,则被皇后保护得好好的,生怕人气嘈杂,让其染病,所以就没见人。
  不过,几个公主则被几個有心人看在眼里。
  李继祖之妻曹氏,父亲是秀才,为人爽朗而又略通文采,在命妇中地位前列,瞅着模样俊俏的公主们,心生欢喜:
  这与我儿子正好配对。
  “两个公主天生丽质,娇俏可人,想必未来夫婿得争破头哟!”
  在座的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其言外之意,纷纷偷望皇后。
  孙雪娘微微一笑,轻抚女儿的小脑袋:“争不争的无所谓,只要日后幸福快活就成。”
  “再说,未来驸马,还得让她们父皇满意才成,皇帝可爱惜着!”
  这句话,倒是明示了。
  公主们的婚姻决定权还在于皇帝手中。
  一时间,所有人心思百转,还得是自己丈夫去跟皇帝说才行。
  对于勋贵来说,与皇室联姻是最靠谱的,长保富贵的关键。
  奉天殿外,朝会的百官超过了千人,台阶上站满了人。
  而第一次来的贾演,则落在勋贵队伍的后头,已经属于掉尾巴了,但他依旧压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长长的牛角吹起,响彻云霄,两旁站立着笔直的侍卫,塑造出一种隆重的氛围。
  文武百官上千人排成两条长龙,然后又左右汇聚于一点,相隔一尺左右,文武皆拿笏板,表情严肃。
  一旁的御史则四处张望,仿佛哨岗一般,查看有没有于交頭接耳之徒,時刻准备弹劾一番。
  贾演被这种肃穆的气氛震慑,心中的激动也平复下来,按照之前跟礼部学来的要点,亦步亦趋地跟着前方。
  淮安之战后,他提拔为把总,手底下有着五百来号人,随李继祖北上京城,虽然没打什么大仗,但到底参与了收复京师之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再加上其本就是陕西兵,又从汉中、湖广、南京等阵仗,资历极深,京营出身,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潜邸之臣。
  所以军法司统筹軍功,五军都督府核算,兵部和参谋司拟定,其被封为西和男,年禄五百石,赐田五百亩,府邸一座,荫其一子入国子监。
  虽然说是缩水版的爵位,但到底也是勋贵,福利待遇依旧羡煞旁人。
  “我还能见豫王了……”
  心中嘀咕着,贾演眼眸中散发着急切,迫切的想要寻找皇帝的身影,但听到一旁御史们的呵斥,到底是忍住了。
  皇帝坐在殿外,轻轻一眺望,就能够看到连绵不绝的两只队伍,如此的庞大。
  “山呼——”
  忽然,马鞭抽打声骤起,响彻殿内外。
  奉礼官立马指挥起来。
  “陛下万岁——”重复声不绝于耳。
  拱手,叩首,不断地喊叫声,述说着忠诚。
  忙活了大半天,冬至朝会才算结束,不过圣旨的宣布倒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约莫十来个宦官,接替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朱猛尽心牢记,特晋封为宣国公,年禄五千石……”
  “李继祖晋为安国公……”
  “陈永福为复国公……”
  “尤世威爲义国公……”
  “刘廷杰为诚国公……”
  “闫国超为勇国公……”
  “赵舒为酇国公……”
  如果加上李经武的毅国公,刚好形成八大国公的局面。
  而公爵的数量,就是之前侯爵的数量。
  至于侯爵,则更多了,如惠登相、王光恩、赵光远、白旺等辈,只要参与了淮安之战的将领,基本上都会得到晋升。
  其人数,有二十四人之多。
  伯爵三十七人,子爵六十四人,男爵八十九人。
  这是继登基大典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的晋封,甚至比其规模还要大些。
  宣旨的宦官喊的喉咙都快冒烟了,小半个时辰才弄完。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4307.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