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第一块实验田


小说:大明世祖  作者:飞天缆车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世祖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4307.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说到市舶司,就不得不提到隆庆开关。
  明朝的海贸,尤其是朝贡贸易,在永乐时期达到顶点。
  明成祖甚至任命晋江籍侨领许柴佬总督吕宋国事,不过自朱棣去世后,朝贡贸易的萎缩,以及海禁令逐渐废弛,民间贸易兴起。
  于是,嘉靖年间的倭寇,就盛行于世。
  当然,倭寇是九假一真,大部分都是民间的走私贩。
  在穆宗,也就是神宗的父亲时期,对于倭寇进行釜底抽薪,决意开关,允许民间贸易往来。
  但是,地点却仅在漳州的月港。
  即使这个小小的窗口,别让大明最后的几十年,赚取了世界上亿两的白银。
  如此一来,限制就多了。
  比如,沿海所有对外贸易的商船,都必须到月港办理繁琐的手续,并从这里装货出港、入港验货。
  所有船只都必须申领“船由”、“商引”,才能出海。
  发展到后来,甚至对出海船只的建造和运营实行总量控制,“东西二洋各限船四十四只”,严禁彼此间越境贩贸,出海后逾期未归者,即使证件齐全,“仍坐以通倭罪”。
  所以,偷税漏税盛行,小商贩们只能看,不能吃。
  而如果浦口开关,市舶司设立,立马就能让江南货物进行直销。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赚大发了。
  “陛下,您有意开浦口关?”
  阎崇信咽了口唾沫,不可置信。
  “怎么不行?”
  朱谊汐冷笑道:“因为月港之故,郑芝龙大起,横行于海上,可谓是海中之王,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今日,以浦口港为出口,将整个江南的丝绸瓷器等,都销往海外,而不必千里迢迢去往月港。”
  “这样的地位,谁不动心?”
  阎崇信大喜道:“如果浦口开关,那对于江南,对于朝廷来说,可谓是一件大好事,一举两得。”
  关税,坐税,光想一想,就足以让人心动。
  “市舶司只是个引子。”
  皇帝倒是很冷静。
  经历了新世纪,他深刻的明白,政策这玩意儿就是一开始具有引流效果,如果不能将人留下,就也无用了。
  多少的开发区成了荒地,野狼遍地。
  “就像我跟你说的那样,刷新吏治!”
  皇帝目光如炬,盯着其眼眸,说道:“我要你挑选精兵强将,廉洁如水的人物,去往浦口经营。”
  “如果非要做个比喻的话,那些官吏,就得是青楼中伺候客人的龟公那样,殷勤,认真,绝不会瞎琢磨。”
  “微臣明白!”咬着牙,阎崇信重重地点下头。
  “不,你不明白!”
  皇帝摇头,认真道:“浦口港就是尝试的新政地区,我要这里成为朝廷的钱袋子,源源不断的贡献金银。”
  就像是满清的洋务运动,以封建的思想来打理企业,怎么了可能有结果?
  所以,按照他的设想,既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新政,那就在小范围内施展。
  建立所谓的廉洁、高效的衙门。
  而且,市舶司的建立,能够拉拢一把士绅们,更加稳固他的皇位。
  思虑了良久,阎崇信这才道:“陛下放心,那群小子别的没见过,龟公们倒是熟悉,我肯定让他们学得好好的。”
  听到这,朱谊汐一时间突然地想笑。
  在前世,他的一位好友曾说过,其姑姑在人社局,有天没事,把全县的干部资料都看了一遍,结果发现,八成人身上背着警告。
  而令人喷饭的是,都是因嫖被抓。
  换句话来说,只要不嫖,升官妥妥的。
  “那就好!”拍了拍其肩膀,朱谊汐勉励道:“赋税之事,至关重要,任重道远啊!”
  阎崇信好久没经历这等亲昵之举,一时间脸色涨红,激动不已:“请陛下放心,微臣绝不让您失望!”
  “毕竟是新设,难免磕磕碰碰,有问题直接提出来,莫要怕了。”
  作为自己的实验田,朱谊汐也颇有几分激动。
  想着那个老人花了几个圈,塑造了一个世界顶级城市,而自己这个举措,能给大明带来什么呢?
  后世中,又会如何记载?
  越想,朱谊汐越觉得有趣。
  在这个时间紧张的时候,实验区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这般一想,他瞬间浮想联翩。
  等到阎崇信离开后,皇帝依旧陷入沉思中,不时的发笑,让宦官们极为惊诧,差点就叫了御医了。
  到了晚膳时,浦口将开关,成立市舶司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南京。
  人们议论纷纷,官吏们则垂头丧气,纷纷直言不可,最多的理由,则是败坏南京的朴实风气和风水。
  皇帝都快被气笑了。
  索性直接留中不发,省得恶心。
  内阁也晓得皇帝的意思,接下来递交的奏疏,倒是颇具实事。
  比如,福州的唐王,已经取消了监国称号,正在赶来南京的路上。
  而同时,郑氏也表现屈服,派遣第嫡长子郑森前来觐见,献上贡品。
  “按照既定章程去办!”
  皇帝批复着:“着户部拨下钱粮,为唐王修建王府。”
  而接下来的,则是江南地区的赋税事。
  之前提过,江南士绅,历来就有欠税的传统,除了三饷外,粮税上也是欠税者众多。
  欠税,不是逃税,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比如,缴税万石,但实际上却只有五千石,甚至三千,找着各种理由拖欠,过两年再还。
  地方官甚至为虎作伥,也一起欺瞒朝廷。
  而这些士绅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欠税,拖税,就是因为在等——天下大赦。
  历来只要有喜事,皇帝都会大发慈悲,进行大赦,而到时候士绅们就会趁机免除了拖欠的赋税。
  通过大赦逃避税收,涉及到整个江南地区绝大部分士绅集体的利益。
  他们甚至主动制造大赦的理由,比如制造祥瑞出现,虚报地方灾情,勾结土匪制造战乱等等。
  有灾害有战乱,老百姓受了损失,朝廷一般都会减免地方上的税收以恢复生产,而实际上获利最大的就是有钱的士绅群体。
  如今,绍武皇帝登基,必然大赦天下,士绅们的好机会有来了。
  7017k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4307.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