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抓鬼


小说:我的1995小农庄  作者:叶公好龙A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的1995小农庄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3394.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陈凌回到县城。
  先把烧鸡热上,就张罗着大伙清洗螃蟹。
  大螃蟹好吃,但是清理起来特别麻烦。
  要先放进清水当中漂洗,然后用刷子挨个清理背盖、腹部、钳子、螃蟹腿。
  这过程跟刷皮鞋没啥两样,边边角角都不能落下。
  而且还得必须小心,河里的野生大螃蟹多凶啊,稍不留神就会被夹到。
  不过陈凌带来这些大肥螃蟹那都老实得很。
  所以全家人都能抓在手上清洗。
  连睿睿也敢抓在手上摆弄着玩。
  这也没什么值得称奇的原因。
  就是陈凌从小水塔搞了点冰水的原故。
  冰水一冻,这些螃蟹就都老实了。
  仔仔细细的清洗过几遍,再换上温水,将螃蟹翻过肚子,放进水里继续清洗,主要是得把螃蟹腹部盖内的脏东西得清洗干净。
  当然了,这温水也不能太烫。
  太烫的话,螃蟹脚会掉。
  接连清洗好几遍,挑出来那些特别肥的螃蟹就上锅蒸。
  这蒸螃蟹呢,也不能瞎蒸。
  不是丢进蒸屉,锅里加水开火煮上就行的。
  得先调个汤底。
  清蒸河蟹呢,黄酒必不可少。
  可以说黄酒越好,蒸出来的螃蟹越好。
  切几片姜。
  加点小药材啥的,去腥提香。
  这时候可以加点当归。
  陈凌一般炖鸽子汤的时候喜欢用这个。
  蒸螃蟹也能用。
  而且增香还不是增一点两点的香。
  跟不放完全不是一个味道。
  调好了汤底。
  把大肥螃蟹往蒸屉放的时候,那也得注意啊。
  这时候得把螃蟹全部翻过来,肚子朝上,背壳朝下。
  不然的话,锅开了之后,蟹黄容易流出来,顺着蒸屉的孔隙流到锅底。
  这样不仅吃不到好螃蟹,汤底的味道也就变了。
  当然这鲜螃蟹没死的话,有的还需要用草茎打个捆啥的,避免它在蒸屉乱爬。
  陈凌弄的这些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冰水已经冰过一遍。
  刷完之后还以温水洗过泡过。
  现在还上锅蒸,螃蟹还没缓过神儿呢,就翘辫子了。
  这就是水生甲壳类生物的弱点了。
  冰过,再急剧升温,就会死掉。
  大锅灶蒸的一锅肥螃蟹。
  剩下稍小的螃蟹,就剁块油炸、红烧。
  油炸裹上鸡蛋面粉。
  红烧呢就不止螃蟹了,弄点猪肉、豆腐、丸子啥的,炖上一锅。
  整一个,一蟹三吃。
  反正这季节的螃蟹,就算是外表看上去不那么肥那么大,蟹黄也贼多。
  但要说出锅快。
  那肯定还是油炸的快。
  用老饕的话来说,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肉越少越香。
  螃蟹这东西看起来没多少肉。
  裹上面粉鸡蛋,过油一炸,金黄酥脆,满院子都是香味。
  吃起来更是香香脆脆,越吃越香,令人爱不释手。
  不过螃蟹这东西不能多吃。
  虽说杜鹃在这儿呢,但只是多一个人,多吃不了多少。
  陈凌就把油炸螃蟹留了一半,剩下的让王真真去给秦秋梅和钟晓芸两家送去。
  今天螃蟹贼多。
  陈凌抓的这些估计得快有二十斤了。
  他们一家人可吃不完这么多。
  在厨房守着锅灶,烧鸡热好了,陈凌又趁势烙了几张大饼。
  待会儿用螃蟹汤汁一泡,香得很。
  “爸爸,给。”
  睿睿见他忙活着,就抓着一大块油炸螃蟹小跑进来,给他吃。
  “诶,好,睿睿真乖。”
  陈凌接过一边吃,一边又走到一旁添柴火。
  臭小子得到夸奖,高兴的拿着螃蟹摇头晃脑,蹦蹦跳跳的。
  也跟着他在厨房,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小手捧着螃蟹细细啃着,咂摸着滋味。
  睿睿是自从能吃饭起,就特别爱吃小鱼小虾,怎么也没个够。
  尤其爱吃鱼。
  吃起鱼来,从来没被鱼刺扎到过,陈凌这个当爹的都自愧不如。
  螃蟹他倒是吃得少。
  不过今天一吃到嘴里,明显也是很喜欢的。
  就是嘛。
  啃得满嘴油,还吃不干净,光把外边炸的金黄的面粉吃完了,吃了两根螃蟹腿,剩下的就想去喂黑娃小金呢。
  “嘿,没吃干净呢,这里边还有黄。”
  陈凌拦住他,蹲下来拿着自己手上那一块,交给他怎么吃。
  看两条大狗也馋的够呛。
  就挑出来两个大块的炸螃蟹丢给它们,让它们去一旁啃去吧。
  柴火灶很快。
  不一会儿蒸螃蟹和红烧螃蟹锅就都好了。
  调好蒸螃蟹的蘸汁,便一齐端上桌。
  正好王真真也送螃蟹回来了,一家子围着桌子开开心心的吃起来。
  “素素吃烧鸡,就着大饼吃,你现在不能吃螃蟹。”
  “啊,我知道不能吃,可是闻起来好香。”
  “那这样,你用饼泡着吃,再吃点里面的肉跟豆腐丸子得了。”
  “……来,我来吧,你这笨手笨脚的。”
  陈凌瞧着媳妇挺费劲,就抢过她手里的碗筷,给她夹菜、泡饼。
  “看富贵你说的,素素笨手笨脚,还不是为了给你们老陈家多生几个娃娃嘛。”
  杜鹃瞥他一眼。
  “就是,之前还说要生八九个娃,以后好好伺候我,不然我可不给你生那么多。”
  王素素噘着嘴巴哼了声,然后埋头吃肉。
  他们小两口这自然是开玩笑的话了。
  高秀兰却当真了。
  只笑眯眯的说道:“多生几个好,多生几个好啊,娃生多了,总有出息的。”
  老太太也四个儿女呢。
  在她看来,多几个也就那么照顾过来了。
  没啥难的。
  “娘你这话说的,生娃哪能跟买彩票似的?”
  “彩票?啥是彩票?”
  “……”
  一家人边吃边聊。
  只是睿睿还不太老实,骑着小板凳在院子里一边吃,一边驾驾驾的来回跑。
  不过他吃的倒不少。
  螃蟹吃了,鸡肉吃了,牛肉吃了,大饼也吃了。
  反正每样都来点。
  本来就这么吃着,吃完中午就休息会儿。
  不料吃到一半,韩闯一家三口来了。
  他家孩子如今也快四个月了,最近喝奶老是吐,晚上也老是哭闹,就来医院瞧瞧。
  来到这边后,想起来陈凌一家,知道王素素可能知道小孩子这是咋回事,就上门来问。
  顺便韩闯也找陈凌谈点事。
  他们两口子这一来呢。
  原来还剩不少的螃蟹,一下子给干掉了一大半。
  一顿午饭吃两个多小时。
  江晓庆让王素素给他们家娃看了看咋回事。
  这也是小问题。
  在王素素看来根本就不用去医院。
  韩闯则是拉着陈凌说起最近的鱼罐头生意。
  夏天一过,凉菜类的罐头就有些过季了。
  销量都少了一半。
  好在他们这鱼罐头口味独特,且丰富多样,倒是没下滑,在一个不高不低的销量上稳住了。
  他原本想着等下次分钱的时候问问陈凌下一步咋办呢。
  正好今天过来了,就拿这件事商量起来。
  陈凌问他敢不敢赌,韩闯说敢。
  陈凌都带着他们家赚了这么些钱了,罐头厂都起死回生了,他能不信么。
  陈凌就又说起香港回归的事。
  准备在罐头瓶上做文章。
  其实有的时候,生意好坏就差在很小的细节上。
  瓶盖设计好一点。
  罐头瓶上再加个把手啥的。
  能买罐头的同时,还能白得一个水杯。
  今年再弄一个庆祝香港回归的字样,还能收藏纪念。
  这个主意陈凌之前就说过。
  但这个没到年底那个节骨眼上,不能马上见到钱。
  主意好也没用。
  现在倒是可以了,铆足劲去干了。
  这件事对韩闯他们来说也不难,制作罐头瓶的厂子也都认识好几个。
  都是老熟人了。
  之后陈凌又说起山里野果的事。
  像是山楂、梨子之类的,做罐头也很好。
  韩闯满口答应,陈凌说啥就是啥。
  生意上的事,没啥可说的。
  这种小打小闹的,不费什么力气,陈凌不觉得麻烦。
  谈完知道韩闯兄弟俩认识不少玻璃厂。
  就说起鱼缸的事情。
  鱼缸造景太容易上瘾,以后就算不在缸里养鱼呢,弄点小景致摆在室内室外的那也好看。
  就是这些玻璃厂大多都在东边别的县,离得稍微有点远。
  估计得等王素素生产之后再去了。
  饭后,韩闯一家子走了。
  陈凌就回屋陪着王素素小睡一会儿。
  等王素素睡醒后,他就贴上去又是揉肩膀又是按腿的,孕妇就是各种不方便,活动少了,身子就这里酸了那里不好受了。
  有时候挠痒痒都费劲。
  “这还是有点家底了好啊,事事方便,不然等到快生的时候再从村里往医院赶,得多遭罪呐。”
  陈凌揉着媳妇的小腿肚子说道,“你看现在,在这边有一处院子,往医院走多方便。”
  “你说的也是,按说以前的人也没这么娇气吧,村里都说谁谁家的,以前在田间地头忙活着就把娃生了。
  哪里还用去医院。”
  王素素捧着肚子,靠在床头的枕头上。
  “是有这事儿,但以前村里接生婆也多啊。”
  陈凌微笑道:“现在还行吗?接生婆也就长乐乡西边的山里多,咱们这边离县城近,谁还找接生婆子,都是往医院跑……你愿意找接生婆在村里生娃吗?”
  王素素急忙摇头:“我不愿意。”
  “是吧,都是为了孩子能好好生下来,要不是乡卫生院不正经,那边也没人找接生婆。”
  陈凌说道:“这次去市里,在越民哥家吃饭,他说红玉阿姨过阵子就回来了,以后过年也不回京了,彻底就住在咱们这边了。”
  “这很好啊,秋梅姐姐也说呢,红玉阿姨家的牛现在都快成他们家的了。”
  “哈哈哈,以后杀牛的时候一人分一半肉不就行了。”
  “唉,就是我过了八月十五就得去医院了,红玉阿姨他们回来,咱们两家也没法一块吃饭,人都不全了。”
  “……你啊,知道红玉阿姨咋说么?他们现在都开始给没出生的小娃准备衣服了,我说你肚子大,他们直接准备了三套,按着一胎三宝来的,哈哈哈……”
  “什么一胎三宝,满嘴怪话。”
  王素素嘴上嗔怪,但也是满脸笑意,“说起来,红玉阿姨一家真跟咱们是一家亲人似的,赵老师他们总说认你做干儿子。
  要是红玉阿姨老两口这么说,我肯定支持你认一个干娘。”
  “得了吧,这就挺好的了,认干娘那多别扭。”
  陈凌赶紧摇头。
  然后给王素素换了一条腿捏揉,又说:“今年咱们家进项不少,攒了不少钱,眼下没啥地方急需用钱的。
  我就想着在京城那边买两套房子,越民哥和红玉阿姨他们都挺赞成。
  就是还得问问你的意见。”
  “啊?怎么又要买房?县里有市里有就够了吧,还要往京城买,那么远咱们住的着吗?”
  王素素明显脑子还没转过来,第一个想法就是房子多了住不过来。
  “也不都要买房住,主要是买商铺……”
  陈凌就跟她解释,北亰是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后再怎么折腾,房价也只有涨没有跌的时候。
  尤其是商铺,不住人,出租出去,又是躺着就能赚钱的。
  根本就不用人操心的。
  现在北亰的房价还没到疯涨的时候,陈凌攒下的大几十万,入手两套商铺还是可以的。
  孙艳红他们让他买龙鱼。
  他都不舍得。
  就是知道这边稳赚不赔。
  以后家里娃再多,心里也不慌着赚钱,能继续过他的小日子,干他想干的事。
  “赚钱是其次的,万一咱们睿睿长大了出息,能留在北亰呢,得有住的地方啊。”
  “哼,你就会哄我,我看你以后每个地方都买套房子院子,娃去哪儿都有地方住。”
  子女的事情上,王素素没被他忽悠住,但也知道丈夫的眼光肯定是没问题的。
  “花那么多钱买商铺不是小钱,等红玉阿姨来了,当面再说吧,托他们给你找找人出出主意。”
  王素素是担心陈凌到了北亰人生地不熟被人坑骗。
  那这努力赚的这么多钱就打水漂了。
  陈凌也知道她的心意,就点头说好,这一点梁越民也说过,就算不找梁红玉他们,也得找其他专业人士,保证购房合同没问题。
  农历八月十五之前,日头还算长,天黑的晚。
  王真真他们学校也是午休还让休到下午三点钟呢,走的时候,陈凌让她带了点螃蟹给老师同学吃。
  自己又回村把捞的弄了一大锅,给老丈人还有赵玉宝两家吃。
  不然老丈人一个人在家怪寂寞的,还得是把这两家都叫过来吃吃喝喝,那才叫热闹。
  捞鱼,做螃蟹,陈凌兴致很足。
  回到县城天色已经泛黑。
  原本要告诉家里,今晚后半夜自己还得回村看青去。
  这些日子下来,已经轮到七队了,七队都出了好几家了。
  陈泽跟陈玉强故意等着他从市里回来呢,说今年还愿意他们几人一起搭伙守夜。
  陈宝栓堂兄弟俩也等着呢,都期期艾艾的找了他好几次。
  陈凌自然不能让他们老等着自己,一个村里的事,不是个人的事,该出力还是得出力。
  但没成想,刚回家屁股没坐热呢。
  家里就狗叫牛吼马嘶鸣的,外边河岸的方向还有阵阵哭声传过来。
  那叫一个热闹啊。
  “我出去看看去,你们在家先别出去。”
  陈凌安抚好家里的狗和牛,让它们看家,自己牵着马出去看是咋回事。
  结果河岸上又是点火把,又是打手电的,明晃晃、热闹闹的在喊着什么。
  走近了,才从嘈杂声中听出怎么回事来。
  “老子打死你个狗娘养的,让你装鬼吓唬人。”
  “打死她,都把俺家娃吓成啥样了,姑娘家家的,干啥不好,大晚上装鬼吓人,不怕遭报应嘛。”
  “……”
  陈凌心头一动,赶紧下马,没想到还真有女鬼,真真她们没看错,就是这女鬼竟然是人假扮的。
  ————
  PS:最后一天了,求月票,差不到二百张满两千张,哥哥姐姐们投一投啦。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的1995小农庄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3394.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