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意外的人


小说:我的1995小农庄  作者:叶公好龙A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的1995小农庄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3394.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鱼会发光?”“哎哟,还真是,凌子你们快来看看,这几条小鱼儿还真在发光嘞,跟萤火虫一样。”陈凌闻言匆匆赶往前院。前院竹楼的客厅外边,老丈人带着两个小的,正用手扒着一口大石头水缸的边缘,掀着水面的荷叶,往里头瞧呢。同时王素素娘俩听到他们的喊叫,也放下择洗好的菜,走了过来。陈凌养的观赏鱼,除了鱼塘那些用来卖的普通鱼,也有自己养着玩的优等鱼。他专门弄了个青石掏的石头大水缸,放在竹楼客厅的门前。石缸内部,除了鱼儿,还有水草,和一些莲花。弄得跟生态鱼缸一样,漂亮得很。“姐夫,姐姐,你们快看,就是这里头的小鱼苗在发光。”看到大家都走过来,王真真顿时兴奋异常,直接站起来指着让他们看。只见水缸里面,在傍晚昏暗的夜色之下,有一条条散发荧光的小鱼苗在游来游去。“咦,这是刚长起来的那些珍珠鱼的鱼苗吧?前些日子看还没啥特别的呢?”陈凌看了看,有些意外。这是又出现变异了?一般来说能发光的鱼,很少有澹水鱼。深海及洞穴里多一些。生物磷光,有些是共生的其他生物,平常澹水罕见。毕竟澹水区域有日照,可见光很强,或者水浑,光穿透性很差,那点光即不能诱食,也不能吸引交配,对于生存繁衍意义不大。“这天上飞的东西能发光,咱们见过一些,这水里游的东西能发光,可还从来没见过呐……”老丈人和丈母娘啧啧称奇,满脸稀罕。王素素也是一脸新鲜:“是啊,从来没见过,我以前还说最稀罕的是阿凌捞的那两条红鳝鱼,没想到还有这能在夜里发光的鱼呢。”“诶对,素素你说到这红鳝鱼,那红鳝鱼那么值钱,这些鱼夜里能发亮光,是不是也挺值钱的?”王存业听到女儿的话,忽的眼睛一亮,看向陈凌。“呃,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明天我再去县城打电话问问吧。”陈凌仔细回忆了一下,发现这个时候还真没有什么有关荧光鱼的消息。更别说还是观赏鱼变异来的荧光鱼。“行,问问吧,咱们家可算是真正的养出来点稀罕东西了。”王存业心满意足的晃了晃脑袋,不然外人老叫女婿狗王,听着太不顺耳。鱼王也比这好听啊。“爸爸。”大人们说着话,这时踮着小脚丫,小手扒着水缸边缘的小家伙抬起脑袋,一手指着水缸里头的荧光鱼,眼巴巴的看向陈凌。“干嘛?想拿着个玩啊?”陈凌一看他那个渴望的小模样,就知道这臭小子想干啥了。“嗯。”小东西用力的点点头。“行,先吃饭,吃完饭,爸爸给你找个小瓶子,像装萤火虫那样给你装起来,挂在房间里,好不好?”小东西眼睛一亮:“好。”王真真连忙也跟着喊叫:“我也要,我也要养。”跟这会发光的小鱼儿来说,萤火虫有什么好玩的,养两天就死掉了。“行行行,你们都有份。”“阿凌你别老惯着他们瞎玩,这些鱼说不定真是值钱东西呢。”“就是说呢,哪能他们想要啥就给啥,万一这荧光鱼真跟那红鳝鱼一样值钱的很,一条几千块钱,让他们两个玩坏了,那多亏啊。你也说过,这样的观赏鱼娇贵。”“没事的,这个是鱼又不是别的,我配点药水就行了,再勤换水,养在瓶子里也没事。”这点小玩意儿,孩子想玩,让他们玩就是了,陈凌自然没啥舍不得的。晚上给他们每个玻璃瓶里装了四五条小鱼,放在屋里关上灯,立马发出莹莹亮光,非常漂亮。两个小娃娃喜欢坏了,玩闹到大半夜,实在困得不行了才舍得去睡。连知了猴也忘了去找。……次日早晨,天上的老鹰依然在附近盘旋寻找猎物,但并未发现有接近农庄的。于是陈凌就在吃过早饭后,骑上小青马前往县城。给市里的鱼店老板杜广河等人打了电话询问,也问了问余启安和马威几人。他们都说没见过这类鱼,也说不好值不值钱。毕竟传统的观赏鱼鉴赏也不靠这个发不发光来衡量价值。陈凌心想:既然这样,那就养着给孩子们玩吧。放下电话,陈凌在城南的小院子又种了一茬西瓜。这次是西瓜和冬瓜嫁接基础上,又嫁接了南瓜。这种南瓜是那种黑色的,能长到特别长、特别重的那种南瓜。村外每年坡上会滋生很多。开金黄色的花,结乌黑色的南瓜。最大的能长到一米多。也是特别重的那种。这次是借了南瓜的又大又甜。在洞天种出来效果挺好的。本来陈凌以为在外界种也会不错。没想到,在外界种又出了新变化,直接成了黄色的瓜瓤。无奈之下,他只好准备再放一放。这西瓜培育起来真是太不听话了。完全不按他的想法来。倒是桃子弄一个成功一个。和樱桃嫁接成的红色果肉的‘血桃’。还有一个和李子嫁接出来的,也不错,他还没来得及命名。“失败就失败,明年先搞桃子。我还不信在洞天多养两年,搞不出一个新品种西瓜来。”破开的黄色瓜瓤西瓜喂了小青马,瓜蔓刨掉,把‘血桃’的桃核种在这里,不日就会长出几棵小树苗来。这些桃子啊,杏子啊,是长得很快的。吃了之后要是不注意丢在院外,隔上一段时间就会长出小树苗来,十分常见。要是不管,丢下桃核的第二年就能长到一人高。除了这些桃核,他还把几条产下荧光小鱼的优等观赏鱼扔进院内水池里几条。让它们都在这里野生野长吧。小院子除了自己平时没什么人过来,看看它们自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从小院出来,陈凌本来是准备买两块豆腐就回家的,结果走半路又返回来去了一趟邮电局。差点忘了要寄信。除了信件,他还订阅了一年的杂志。这类杂志上有些类似于聊斋类型的小故事。是曾经流传于当地的各种奇闻轶事整理改编的。既有警示意义,听起来还十分有意思。比如什么狼巴子、驴头狼的传说。人家给陈凌编的顺口熘说他是‘秦岭山中他称王’,这句话就来自驴头狼。这个怪物是驴头狼身子,十分的凶残可怕,号称‘秦岭北坡它称王’。这些古老传说只能在陈三桂和四爷爷陈赶年这一类的老人嘴里听到,但也有疏漏,不如这杂志上说的全乎。陈凌上次看到乡邮员的邮袋内放着几本,拿过来翻了翻,就被吸引住了。这次二话不说直接订阅。“咦,采药碰到山人给的野果,吃了之后,十年不用吃东西也不饿……这好像在哪儿听过啊。”陈凌翻了翻杂志的目录,找了一篇标题醒目的,翻到那一页粗略的浏览了一遍,露出笑容:“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用洞天培育出这样的神奇果子来。……呵呵,想来是千难万难的,现在连西瓜都没搞定。”“富贵叔?”正出神的想着,听到旁边有人喊他,转身一看,是个挺漂亮高挑的年轻姑娘。只是紧皱着眉头,好像有什么心事,哪怕是看到他有些惊讶,脸色也还是有点忧愁和凝重。“是三妮儿啊,你也来寄信?”原来是王立献家的是三妮儿,最近连续大半年时间,由于小绵羊的表现十分良好,三妮儿也找机会认错了。王立献一家也慢慢的重新接受这个女儿。上次给大棚里上粪,她和小绵羊还一起回家帮忙来着。换做以前。这心高气傲的姑娘,哪里肯干这种又脏又累的活。村里许多嘴碎的婆子还恶意的揣测,立献家这姑娘以前眉眼那么高,那么看不起这穷山沟、穷家的,他找那男人回来跟着富贵干这个干那个,也又脏又累,能受得了?恐怕还是冲人家城里那有钱的爹娘,不然早不肯跟那姓方的小子了。又笨又老实,脾气还软,能制得住三妮儿才怪。冲着小绵羊的老实上进,村里很多村民倒是十分认可这小子。却对三妮儿仍有很大偏见。陈凌小两口以前也听高秀兰滴咕过,但是见了面,作为长辈,只要小辈的肯打招呼说话,他们心里是没什么偏见的,依然热情得很。“嗯,我来寄两封信,我一走到这边来就看到这大马了,一看果然是你。”“哈哈哈,是吧,都说我这马比我还好认呢。”陈凌笑笑:“小方出车回来没?”“还没有,这次晚了两天,打电话问孙老板也没说什么,只告诉我还在市里等货。”三妮儿摇摇头,脸上似乎更添几分愁色。“出车在外,难免的,喏,我给你留个西瓜吃吧,现在天热得很,在家没事吃两块西瓜解暑。”陈凌见她脸色不对劲,也没多问,只是从马背一侧的网兜掏出来一个不算很重的黑皮大西瓜,给她放下来。三妮儿连忙说不要。陈凌却笑着挥挥手,翻身上马离开了。这西瓜还是上次的那些西瓜,就是西瓜和冬瓜嫁接出来的那个品种。上次放在洞天没往外拿。只在风雷镇打开一个,当时开着拖拉机赶了远路,中午就拿出来一个和两个舅子尝了尝。他们两个都说还行,就是瓜皮太厚,不过也不浪费,吃完可以炒菜用,也不错。今天正好拿回去几个试一试。看看做成炝瓜白好不好吃。他琢磨着吃和玩呢,小绵羊和三妮儿这对就惨了。原来小绵羊这次出车晚归,不是为了不跑空车在等货,而是被他爸妈给找了过来,他怕他爸妈找王立献一家的麻烦,死活不肯带他爸妈过来。不过这小子到底还太嫩了点,今天终于扛不住他爸妈的软硬夹击和威逼利诱。开着运输车带着他爸妈来村里了。当时陈凌在赵玉宝两家这里的坡上放鸽子玩,试验他那些鸽哨,同时让二秃子在天上驱赶鸽子,训练鸽子的胆子和应变技巧。正和两个老头子玩得兴起,六妮儿跟着王真真跑过来找他,急得满头大汗,又跳又叫的,说他姐夫的爹娘打上门了,让他赶紧去看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的1995小农庄最新章节 https://www.qiuxiaoshuo.org/read/193394.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